問題詳情
8. 右圖是50位學生英文成績的累積相對次數分配折線圖,則40~50分有多少人?
(A) 0人
(B) 5人
(C) 10人
(D) 25人
(A) 0人
(B) 5人
(C) 10人
(D) 25人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近年來我國政府採取務實外交政策,其主要理念與工作有哪些?(甲)積極參加國際組織(乙)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丙)用優越的軍事實力為後盾,要求中共與我國建立邦交(丁)派遣農業技術團赴友邦協助
- ( ) 如下圖,兩直線交於一點,所形成的四個角依次為∠∠∠∠4,若∠2=3x°,∠3=(4x+110)°,則∠1為多少度? (A) 130 (B) 140 (C) 150 (D) 1
- 【題組】文中第7行,這位新的掌權者是何人? (A)黎元洪 (B)段祺瑞 (C)袁世凱 (D)張勳。
- 化簡(x-y+1)-(-3x-5y+6)=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 )蔣經國總統時代,政府面對中共的和平統戰策略,採取「三不政策」,其內容為何?(A)不接觸、不通商、不妥協(B)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C)不交流、不談判、不妥協(D)不妥協、不通郵、不通商。
- 以下為臺灣40~80年代經濟發展重要歷程,請按照先後順序排列以下所實施的經濟策略?(甲)推動產業升級 (乙)進口替代策略(丙)出口導向策略(丁)推行十大建設(戊)經濟自由化、國際化時期 (A)
- ( )附表是關於臺灣自耕地與佃耕地的比例變化。導致此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何?(A)日本統治結束,土地歸還人民(B)「二二八事件」後的土地賠償(C)中華民國遷臺後的土地改革(D)經濟快速成長後,帶動農
- ★民國初年住在北京城的花媽,經歷了一場如夢似真的改朝換代戲碼,花媽形容當時的場景:某天清晨,警察忽然叫各戶懸掛龍旗,花媽沒辦法只好由紙糊旗子來應付警察的檢查。接著要大家換上過去清朝的袍掛裝扮,因為情況
- 有關沈葆楨、丁日昌與劉銘傳在臺期間的建設,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沈葆楨時台灣設省(B)丁日昌在臺架設電報線(C)劉銘傳最早開發臺灣東部(D)三人都修建砲臺,加強海防建設。
- (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中共提出「三通四流」、「一國兩制」的口號,從此兩岸關係的走向有何改變?(A)武力對峙→政治對峙(B)政治對峙→武力對峙(C)政治對峙→兩岸交流(D)兩岸交流→政治對峙。
內容推薦
- 【題組】(4) =_______________
- 下列敘述的哪些機構或條款是屬於對岸中共所成立或制訂的? (甲)海基會 (乙)海協會 (丙)大陸委員會 (丁)國台辦。 (A)甲丙 (B)甲丁 (C)乙丙 (D)乙丁。
- ( )民國 77 年,中華民國政府採用務實外交的政策。請問:下列何者屬於務實外交的具體作為?(A)拒絕與中共的邦交國往來 (B)提升與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 (C)堅持中華民國才是合法政府(D)爭
- 【題組】文中第9行,此後中國陷入南北分裂的局面,這段分裂的時間應該是何時? (A)民國 6年~12 年 (B)民國3 年~7 年 (C)民國 5 年~17年 (D)民國 6 年~17 年。
- 右表是花丸以某位總統的政績整理的表格,請根據右表,判讀下列那些敘述是正確?(A)是蔣經國總統的政績(B)開始推動高科技產業(C)推動全民健康保險(D)設立加工出口區。
- 阿豪若要從臺北直接到高雄,在交通上他可能會運用到十大建設中的哪兩項建設? (A)中正國際機場、北迴鐵路 (B)中山高速公路、北迴鐵路 (C)蘇澳港、中正國際機場 (D)鐵路電氣化、中山高速公路
- ( )解嚴後政府考慮人道精神,決定成立下列何者組織來跟大陸交流? (A)陸委會、海基會 (B)陸委會、國安局(C)國安局、海基會(D)海基會、國臺辦。
- 【題組】根據文章內容推測,花媽最有可能生活在下列哪一段時期? (A)武昌起義 (B)二次革命爆發 (C)洪憲帝制 (D)軍閥統治中國。
- 回顧台灣的紀錄片段有:甲段:「美援開始」。乙段:「麥當勞開始登陸台灣」。丙段:「新光紡織廠創立,開始推動內需的成衣」。若採史實發生的時間先後播映,依序是(A)甲乙丙(B)甲丙乙(C)乙甲丙(D
- 臺灣近年來積極加入國際組織,力求突破中共對我外交封鎖。臺灣主要以何優勢做為發展後盾? (A)農業改良術(B)環保理念 (C)軍事優勢 (D)經貿實力
- 0下表為 ~ 年「荷蘭人在臺財務收支表」。請問:當時外銷獲利的主要物產是什麼?(A)茶葉、樟腦 (B)鹿皮、橡膠 (C)絲帛、瓷器 (D)稻米、蔗糖。
- 二、題組: ★喜歡歷史的小安在圖書館內看到一份資料:「我本來執意不同洋人扯破臉的,中間一段時間,因洋人欺負太甚了,也不免有些動氣。雖沒攔阻他們,始終沒有叫他們十分儘意胡鬧……我若由他們儘意的鬧,難道一
- 下表為中共對臺政策歷史,依發展順序為何? (A)乙甲丙 (B)乙丙甲 (C)丙乙甲 (D)甲乙丙
- ★觀察下面中國與其周邊國家地圖,請依序回答36-40題。【題組】日俄戰爭的主要戰場,在圖中的哪一區? (A)甲 (B)丁 (C)辛 (D)癸。
- 試問下列解5- x>7-x的過程中,哪一個步驟開始出錯?(A) 兩邊同減5,故- x>2-x(B) 兩邊同加x,故- x>2(C) 兩邊同乘以 (- ),故x>-3(D) 圖示此不等式的解為
- 【題組】依據上文內容,下列何種寫作風格符合民國初年的文學潮流?(A)為賦新辭強說愁(B)話怎麼說,就怎麼寫(C)模仿古文,不用俗語(D)引經據典,講求排偶
- 清朝末年,西方列強對中國展開侵略,爆發多場戰爭,中國戰敗後,被迫簽定條約,喪失許多權益,請問:【題組】鴉片戰爭後,中國與英國簽約,開啟不平等條約的序幕,此條約所指為何?(A)天津條約(B)南京
- ( ) 一台研磨機,在運轉 20 秒後開始研磨咖啡豆,之後每運轉 10 秒可磨掉 50 公克的咖啡豆。以這樣的研磨速度,若要磨掉 x 公克的咖啡豆,則研磨機要運轉幾秒鐘? (課本 3~3 類似)
- 【題組】民國初年在新知識分子領導下,產生了「新文化運動」,請問:當時中國面臨的挑戰為何?(A)滿清勢力威脅(B)軍閥亂政割據(C)中共勢力崛起(D)列強瓜分中國
- 今臺南市赤崁樓前有放置乾隆時期的石碑,上面描述著當時征討某一民變的功績,此事件是指哪一時史事?(A)郭懷一事件 (B)林爽文事件 (C)朱一貴事件 (D)戴潮春事件。
- 【題組】「從此之後各國可在中國駐軍,北京門戶洞開,影響國防安全。」上述現象與哪一條約的簽定有關?(A)南京條約(B)辛丑和約(C)中英法天津條約(D)中英法北京條約
- 【題組】德國為何能在中國擁有勢力範圍享有特權?(A)甲午戰爭後,在列強瓜分風潮中奪得利益(B)因公使被殺而在《辛丑和約》中獲得補償(C)協助清廷平定太平天國之亂後,獲得特權(D)幫助清廷奪回遼
- 小豪家中有一老舊長方體水塔,其長為 6公尺、寬為 6公尺、高為 4公尺。現在想依照原有長寬高的比例擴建一新水塔。若新水塔的長比原來的長多 5公尺,則新水塔的寬增加多少公尺? (A)
- 阿和是生活在清領前期的貧寒子弟,如果他想要接受教育的話,最有可能到下列哪一個教育機構就讀? (A)縣學(B)書院 (C)義學 (D)社學。
- 【題組】中法戰爭後,中國喪失哪一藩屬國?(A)越南(B)台灣(C)朝鮮(D)琉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