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秦始皇、漢武帝並稱為「秦皇漢武」,請問他們兩人在政治的措施何者正確?
(A)秦始皇首建年號漢武帝首創皇帝稱號
(B)秦始皇採用封建制度漢武帝採用郡縣制度
(C)兩者均曾派兵討伐匈奴
(D)兩人都採用年號記年
(A)秦始皇首建年號漢武帝首創皇帝稱號
(B)秦始皇採用封建制度漢武帝採用郡縣制度
(C)兩者均曾派兵討伐匈奴
(D)兩人都採用年號記年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夏、商、周合稱三代,是青銅器盛行的時代,請問當時青銅器的作用為何?(A)祭祀與占卜 (B)禮器與食器 (C)兵器與食器 (D)禮器與兵器
- 電視台決定製作古裝連續劇,名為「東漢神醫華佗傳」,下列哪一句對白會出現主角口中?(A)我總算完成新的紙張製作方式,成本更低,以後要將醫書販售出去更加容易了(B)小小一本醫書不算什麼,大家稱我醫聖
- 比較東漢和西漢兩朝有何相似之處(A)開國君主都是將前朝君王殺害篡位而建國 (B)衰亡過程中外戚都扮演重要角色(C)對匈奴都採取和親方式維持和平 (D)皆有史書,並且均仿照孔子《春秋》編年體撰寫
- 神話傳說中,燧人氏教人鑽木取火,請問中國最早知道用火熟食是在何時?(A)黃帝時期(B)舊石器時代早期(C)舊石器時代晚期(D)新石器時代晚期
- 春秋戰國時期的經濟發展敘述,請問何者 錯誤 ?(A)商人地位因為國君為增加稅收而有所提升 (B)鐵製農具結合耕牛使得農產大增(C)國君推行軍功削弱貴族,土地開始能夠買賣 (D)因爭戰頻仍,水利設
- 禪讓,被認為是一種 傳賢不傳子,公天下的理想政治制度,哪一組君主是按照此種方式傳位?甲、堯--舜 乙、桀--湯 丙、獻帝--曹操 丁、舜--禹 戊、武王--周公(A)乙丁 (B)甲丙丁 (C)甲
- 下列何者敘述 並非 新石器時代的人類生活?(A)河姆渡文化的干欄屋聚落生活 (B)山頂洞人以骨針縫製獸皮為衣(C)仰韶文化使用磨製石器工具 (D)龍山文化的薄胎黑陶高足杯
- 漢朝商人經絲路最遠可抵達大秦,請問大秦指的是是當時西方哪一個國家?(A)波斯帝國 (B)匈牙利 (C)阿拉伯 (D)羅馬帝國
- 諾貝爾和平獎每年選出該年度「為促進民族國家團結友好、取消或裁減軍備以及為和平會議的組織和宣傳盡到最大努力或作出最大貢獻的人」,若將此項標準放到春秋戰國時期,誰可能獲獎?(A)孔子 (B)莊子 (C
- 2008年在山東發現了昌樂骨刻文,有考古學家認為比甲骨文的時代還要早一千多年,請問甲骨文的出土地點應該在何地?(A)河南殷墟 (B)洛陽遺址 (C)二里頭文化 (D)秦始皇陵
內容推薦
- 春秋五霸與戰國七雄是東周的前後期,關於兩方的比較,請問何者正確?(A)五霸採行道家思想,七雄強調法家治國 (B)五霸是各國先後爭霸,七雄是同時並立強國(C)五霸是東方各國對抗西方秦國,七雄是北方
- 「國家能否富強,關鍵在於國君掌握權力的程度,若能掌握權力,決定一切,就能擁有治國的威信,擁有威信,人民就相信他會賞善罰惡,努力爭取表現,不做奸邪之事。」請問以上敘述比較有可能是與誰同派的學者所說
- 秦始皇修築多條馳道縱貫全國,北至今日東北地區,南抵今日越南北部,請問馳道以何處為中心往外擴散?(A)咸陽 (B)洛陽 (C)長安 (D)安陽
- 魯國大夫私下在自己的祭祀中演出八佾舞,孔子聽後大怒,認爲他僭越了周朝的某種制度,請問這個制度是誰制定的什麼制度呢?(A)孔子-宗法制度 (B)周武王-封建制度 (C)周公-禮樂制度 (D)周文王
- 中國前幾年進行長城的調查,以科學、系統的方式測量歷代長城總長度,共計有21118公里,請問長城在中國歷史上有何重要功能?(A)經由絲路對外貿易的集散地 (B)周天子分封中原諸侯國們的疆界(
- 電視劇羋月傳中有一縱橫家張子,口若懸河,號稱有三寸不爛之舌,為秦王出謀略,以連橫之策分化東方六國的合縱抗秦聯盟,請問此張子應是何人?(A)張衡 (B)張儀 (C)張騫 (D)張機
- 漢代以後學術思想逐漸以某派為尊,這與漢武帝實施政策有密切關聯,請問 未 包含哪一項?(A)建立地方選舉制度 (B)設立太學 (C)實施專賣制度 (D)以儒家為學術正宗
- 從事考古工作的考古學家,是從遺址中的哪一種證據看出商朝農業發達?(A)半穴居住屋 (B)宮殿遺址 (C)釀酒工具 (D)服飾配件
- 漢代科技相當發達,在天文學上有何種貢獻呢?(A) 可根據天象推測地震 (B)製作渾天儀觀測天象(C) 能夠以天干地支記日 (D)知道一年有365又1/4天
- 甲、封建制度與宗法制度完備;乙、大一統帝國出現;丙、國家組織形成;丁、占卜風氣盛,尤重祖先崇拜;戊、貴族沒落平民崛起;上列各朝代特色,請依照順序排列(A)丙甲丁乙戊 (B)丙丁甲戊乙 (C)甲丁
- 二、進階題(每題2分,共10分) 《 史記 刺客列傳 》中記述荊軻是戰國末期衛國朝歌人,愛好讀書和擊劍,為人慷慨俠義。後遊歷到燕國,由田光推薦給燕國太子丹。秦滅趙後,兵鋒直指燕國,太子丹害
- 【題組】從燕國太子廣招有才之人聚集門下,而有田光推薦荊軻與他,可看出戰國時期何種風氣?(A)養士之風 (B)布衣卿相 (C)焚書坑儒 (D)富國強兵
- 【題組】秦王嬴政滅六國後實行何種措施,以加強對地方控制?(A)焚書坑儒 (B)修建長城 (C)統一度量衡 (D)郡縣制
- 【題組】嬴政統一天下後自稱為秦始皇,在死前原欲傳位於扶蘇,但李斯與趙高偽造遺詔讓其弟胡亥繼位,請問扶蘇原來應是要以什麼樣的地位接任帝位?(A)嫡長子 (B)長子 (C)諸侯 (D)太子
- 【題組】《史記》中,除精彩的刺客列傳外,還有許多史事可供閱讀,請問哪一史事無法在其中找到?(A)楚漢相爭 (B)王莽改革失敗 (C)周公東征平定管蔡之亂 (D)楚莊王問鼎於周
- 左下附圖為某名牌運動鞋的需求D與供給S曲線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有關「價格與供給量的變化」之敘述,何者正確? (A)價格由P→P1,供給量減少 (B)價格由P→P2,需求量增加 (C)
- ( )佐佐、佑佑利用暑假與家人到史前文化遺址參觀,發現遺址展出石板棺出土的精美陪葬品,包括的玉器,及石刀、石鐮、石杵等石器,陶器則有陶罐、陶蓋等。請問:此史前文化遺址最可能是哪一處文化遺址? (
- ( )「人類不再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同時農業與畜牧的經營讓人類得以定居,節省下更多的時間和精力。此時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生活得以改善,文明加速進步。」請問:上文的敘述最早可能是哪一階段的特色? (
- ( )小可利用暑假參加「臺灣史蹟研習營」,解說員在介紹一處遺址時說:「這個文化聚落主要位於河、湖邊和海岸附近,居民以捕魚、狩獵及種植穀物為生,許多生產工具和武器是用鐵製作的。」這處遺址最可能屬於
- ( )貝塚為該遺址最大的特色,它保存大量食用後的貝殼和獸骨、魚骨等。依貝塚所保存下來食物殘渣推測,當時人類已知飼養家畜,可以種植稻米等植物。這最可能是下列哪個史前文化? (A)圓山文化(B)卑南
- ( )臺灣流傳一首歌謠,歌詞內容提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請問:阿里山上的原住民族群應是下列哪一族? (A)達悟族 (B) 鄒族 (C)泰雅族 (D)卑南族
- ( )由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人獸型玉質耳飾、石板棺,及豐富的陪葬品,說明卑南文化可能具有何種特色? (A)卑南文化人普遍愛美 (B)與外地的商業發達 (C)已初具宗教觀念 (D)已會使用金屬器具。
- ( )來自台東母系社會部落的原住民歌手「阿妹」,其高亢的嗓音,受到許多歌迷的喜愛。請問:「阿妹」應是下列哪一族的原住民? (A)鄒族 (B)卑南族(C)賽夏族 (D)泰雅族。
- ( )臺灣史前文化遺址常常在工程建造的過程中意外被發現,考古學家為搶救古蹟,花費很多心力。請問:考古學家之所以要極力搶救古蹟,其主要目的為何? (A)可以向世人炫耀 (B)能發一筆觀光橫財(C)
- ( )老師請同學們發表臺灣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甲:「人們使用的石器主要是用敲擊製成。」乙:「已經有大型村落的出現,可推測當時已有初步的社會組織了。」丙:「人們開始農耕,使得生產量大為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