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縈青缭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句中的「青」、「白」二字指:
(A)天、水
(B)雲、水
(C)天、雲
(D)山、雲。
(A)天、水
(B)雲、水
(C)天、雲
(D)山、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51724
統計:A(1),B(2),C(23),D(32),E(0)
內容推薦
- 「巨擘」意謂:(A)才能高出之人 (B)大大的手 (C)身材大的人 (D)年紀大的人。
- 下列各組文句中,「」內運用數字的表達方式,前後相同的是:(A)「三五」之夜/冠者「五六」人(B)添得黃鸝「四五」聲/吾「十有五」而志於學(C)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美人
- 選出下列書名與著者正確者: (A)論語:孟子 (B)莊子:莊周 (C)世說新語:孔子 (D)郁離子:老子。
- 下列短文缺空處,請就參考選項,依序填入正確者:「自民國六年胡適掀起文學革命的浪潮,白話文學便如春花斑斕,很快地開遍各個領域;譬如,散文方面有 _____的〈槳聲燈影裏的秦淮河〉,被譽為白話美文的
- 「拔了一個尖兒。」是說王小玉說書時,把聲音:(A)越唱越高 (B)越唱越快 (C)越唱越大 (D)越唱越小。
- 白香山詩云「大珠小珠落玉盤」可以盡其□處。□為:(A)佳 (B)嘉 (C)妙 (D)好。
- 關於唐宋古文八大家的敘述,下列選項何者正確:(A)中唐韓愈首倡古文運動,用散文代替駢文,力主文以載道(B)當時八大家為世人共同推舉而來,宋代領袖則為歐陽脩(C)唐宋八大家中,蘇洵為文古勁簡直,
- 余秋雨說:「文人之所以能在流放的苦難中顯現人性,創造文明,本源於他們內心的高貴,憑著這點高貴,人們可以在生死存亡線的邊緣吟詩作賦,可以用自己的一點溫暖去開化別人心頭的冰雪。」下列哪個作品創作的
- 閱讀下段文字之後,請結合文意與情境,選出最適合填入空格的答案: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 秦軍氾南。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 下列各組「 」內的字,讀音相異的選項是:(A)甘冒不「韙」/「誨」人不倦(B)文采「斐」然/「蜚」短流長(C) 檣傾「楫」摧/通「緝」在案(D) 胸中「砰」砰然/嚴厲「抨」擊(E) 東船西「舫
內容推薦
- 「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意謂: (A)天地生養萬物 (B)天地創造萬物 (C)天地依循萬物運行 (D)天地是萬物的旅社。
- 下列關於雜記類古文的敘述,何者正確:(A)漢、魏以前,雜記類作品很少,自唐以後,盛行於文壇(B)陶淵明於〈桃花源記〉中託言避秦,自闢一理想社會以寄其憧憬(C)柳宗元〈鈷鉧潭記〉為〈永州八記〉首
- 下列各選項□中用字,完全相同的是:(A)移風□俗/不□而飛/好□惡勞(B)抱□救火/米珠□桂/釜底抽□(C)□步自封/□態復萌/溫□知新(D)□鼓旌旗/享萬□祿/□鼎山林(E)如□似漆/□柱鼓
- 「舞幽壑之潛蛟,泣孤舟之犛婦。」乃:(A)寫秋楓之感物(B)狀簫聲之感人(C)喻波濤之洶湧(D)謂人之樂極。
- 以下各句「」內的語詞,若依時間從早到晚排列,正確的次序為何:甲、如今他二人每日「卯」正至此,午正方散乙、「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丙、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丁、「日近晡」,冉冉漫
- 「余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缾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余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余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
- 「蔚成一種風氣」「蔚」字意謂:(A)茂盛 (B)發展 (C)奇特 (D)幻想。
- 古人云:「形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闕之下。」神思之謂也。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吟咏之間,吐納珠玉之聲;眉睫之前,卷舒風雲之色,其思理之致乎!(劉勰《文心雕龍.神思》
- 古今詞語常因時代變遷而產生意義上的轉變,下列選項中的詞語,何者意義相同:(A)出乎爾者,反乎爾者也/他說話總是「出爾反爾」,令人無所適從(B)其言之旨,若「布帛菽粟」然/終身學習的時代,閱讀如
- 下列國學常識,何者錯誤:(A)六才子書是《莊子》、〈離騷〉、《史記》、〈杜詩〉、《水滸傳》、《西遊記》(B)三大抒情文是李密〈陳情表〉、諸葛亮〈出師表〉、韓愈〈祭十二郎文〉(C)四大譴責小說是
- 「全身浸滿了幸福」,句中作者以「浸」字將抽象的幸福給具體化,下列何者也使用相同的修辭技巧?(A)那蟬聲在晨光中似遠似近,又似遠似無 (B)當你在靜夜仰望星空,會感覺所有的星星都燦美如詩 (C)天
- 「非知之艱,行之為艱」意同:(A)知行合一 (B)知難行易 (C)知易行難 (D)不知不覺。
- 圖中圈出來的構造的名稱是: (A)防傾輪(B)導向輪(C)防撞輪(D)平衡輪
- 18 — 20 題為題組閱讀下段文字,回答 18 — 20 題:「太史公曰:詩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余讀孔氏書,想見其為人。適魯,觀仲尼廟堂車服禮器,諸生以時習禮其家,余
- 請判斷下列詩句所描述的季節,相同的選項是:(A)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B)梅子流酸濺齒牙,芭蕉分綠上窗紗。日長睡起無情思,閑看兒童捉柳花(C)千里鶯啼
- 文學作品使用典故,除直接引用外,還有轉用、化用的情形。如辛棄疾寫「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轉化自李白「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下列選項,何者脫胎自前人的文辭:(A)松柏後凋於歲寒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折中於夫子」是說自夫子之後即失傳(B)「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指臥遊寰宇之樂(C)「當時則榮,沒則已焉」意同於「人死留名,虎死留皮」(D)「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19-20 題為題組閱讀新詩,並回答下列問題: 關於修辭與字義,何者錯誤?(A)「爭執」有婉曲用法(B)刺痛了眼睛,意指刺痛了內心(C)「碑」蘊含雙關(D)「信物」是倒反修辭
- 在連貫的語句中,某些詞語依據上下文的條件互相補充,合在一起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如范仲淹〈岳陽樓記〉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本是「不以物喜,不以物悲;不以己悲,不以己喜」,以下選項句子的結構
- 請選出「」中成語使用正確的選項:(A) 他這次的犯規,實是「行不由徑」,你就別再責怪他了(B) 王老師總是「與人為善」,無怪乎他的課堂,座無虛席(C) 他因羨慕「牛刀割雞」的闊綽生活,每每隨意揮霍
- 下列有關中國文化常識,正確的選項為何:(A)古代人物的稱謂有以官職稱者,如杜工部、王右丞、王右軍;有以籍貫稱者,如韓昌黎、柳柳州、李青蓮(B)明、清時科舉考試分別稱為院試、鄉試、會試、殿試四級
- 有些複詞在文句中只偏重或僅存其中一個字的字義,這種複詞叫作「偏義複詞」。下列何者是偏義複詞?(A)戰爭時,將士們皆抱定「生死」無悔的決心 (B)這篇社論「臧否」人物部分,令人喝采 (C)「勝敗」
- 「飲水思源」意謂:(A)喻克勤克儉 (B)喻同心協力 (C)喻冷暖自知 (D)喻人之不忘本。
- 下列關於唐宋「古文運動」的敘述,何者正確?(A) 早在韓愈之前,已有陳子昂等人不滿當時流行韻文的看法(B) 「古文運動」的宗旨,是以儒家的「道」來充實魏晉以來浮華的文學(C) 古文家在形式上,反對
- 「轉品」是行文常用的修辭,如面對久違的朋友瘦身有成,說:「妳美到我了!」即是將「美」轉品為動詞。下列「」內的字詞皆為轉品之例,選項中何者分析正確?甲、「手」長鑱,為除不潔者乙、邑人奇之,稍稍「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