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 如下圖,已知大、小正方形邊長分別為20cm、16cm,大、小圓的半徑分別為8
cm、3
cm,求灰色部分面積為多少?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題組】它是歐洲文明與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發源地,農業不盛,但有曲折海岸,海上眾多的小島是廣大海洋上的中繼站,造就航海與貿易的興盛。它是(A)甲(B)乙(C)丙(D)丁
- ( )清領時期,移民來臺的漢人若要開墾「無主地」,應該如何合法取得土地? (A)向原住民承租 (B)只要確認是 無主地,即可自由開墾 (C)向政府申請墾照再從事開墾(D)自行開墾後再向政府申報。
- ( )「此時期臺灣多將稻米及蔗糖賣到中國大陸,以換取中國大陸的紡織品、藥材及生活日用品等,與中國大陸之間形成了經濟分工體系。」上述描繪的應該是哪個時期的經濟現象? (A)荷西統治時期 (B)鄭氏
- ( )小英在雜誌上看到「諸羅建城三百年」活動。請問:諸羅是指今日何地?(A)嘉義(B)北港(C)新港(D)頭份。
- 【題組】這場戰爭結束後,生活在清末的大殷,最可能遇見下列哪一件事情?(A)北京至出海口的砲臺全部不見(B)大殷的故鄉湖北成為法國殖民地(C)清廷減免百姓稅款,大殷的家計負擔因此減輕(D)看到一群
- 【題組】它是古羅馬帝國的中心,也是 14 到 16 世紀文藝復興的起源地,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築與藝術作品,盛產大理石,北部工業發達,是世界八大工業國之一。它是 (A)甲 (B)乙 (C)丙 (D
- ( )已知圓 O1 與圓 O2 的半徑分別是 9 公分和 5 公分,如果兩圓的連心線段長為 3 公分,則兩圓的位置關係可能是下列何者?(A) (B) (C) (D)
- ( )從鄭氏時期的國際貿易情形來看,臺灣自英國、日本輸入的貨品,反映何種時代背景? (A)鄭氏政權積極為長期經營臺灣而規畫 (B)鄭氏政權十分注重民生用品的供需 (C)鄭氏政權只重國防而忽略民生
- ( )臺灣古地圖上有所謂的「土牛界」的存在。請問:土牛界是清領時期用來劃分何者的依據? (A)漢人、臺人 (B)閩人、客人 (C)漢人、原住民 (D)生番、熟番。
- 【題組】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清廷與各國簽訂了什麼條約,使中國受到不平等條約更深一層的危害?(A)《北京條約》(B)《南京條約》(C)《辛丑和約》(D)《璦琿條約》。
內容推薦
- ( )清領前期,臺灣對中國大陸的貿易已相當興盛,而當時已有類似現今的同業公會組織。請問:這類型組織我們稱 之為何? (A)郊 (B)會 (C)行 (D)商會。
- ( )如上圖二,小翔從右圖的A點出發,沿ABCDEF路線行走。已知A點的坐標為(-2 ,-3),且 =10, =8, =6, =4, =2,則終點F坐標為何?(A)( 6 , 4) (B
- 〈二〉小維是民國8年北京某一大學中文系學生,當時校園裡開始流行閱讀白話文小說,老師上課要學生練習新式標點符號,強調我手寫我口,揮別過去「之、乎、者、也」的用法,改以白話文「的、了、呢、嗎」代替。整個校
- 附圖為某名牌手機的需求D與供給S曲線圖。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下列有關「價格與供給量的變化」之敘述,何者正確? (A)價格由P→P1,供給量減少 (B)價格由P→P2,供給量不變 (C)價格
- ( )根據史書記載,清朝政府曾在臺增設彰化縣,促使清朝作成這項決策的因素為何? (A)臺灣發生嚴重的風災(B)日本海盜大舉襲擊臺灣 (C)歐洲國家的軍隊入侵臺灣 (D)臺灣發生大規模的民間動亂。
- ( )在鄭氏時期的經營下,臺灣的商業繁盛,成為貿易的樞紐。有關鄭氏貿易的情形,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當時鄭氏與日本、南洋與英國都有貿易往來(B)與中國進行走私貿易(C)輸出以蔗糖、茶葉為主(D
- 【題組】(2)289的平方根是______________ 。
- 【題組】所謂批判傳統的聲音,主要是針對下列何者的批評?(A)科舉制度(B)軍閥統治(C)民主共和(D)儒家思想。
- ( )右圖為臺灣歷史上某時期的行政區劃圖。請問:此行政區劃的出現,與下列哪一歷史事件關係最為密切? (A)鄭成功打敗荷蘭人 (B)鄭克塽向清廷投降 (C)朱一貴事件的發生 (D)海盜侵擾臺灣沿海
- 一顆茶葉蛋10元、一輛腳踏車7,000元,一臺手機價值新臺幣25,000元。從上述的「10元」、「7,000元」、「25,000元」可以看出貨幣的何種功能? (A)交易媒介 (B)債務清償 (C
- ( )十八世紀以來,臺灣陸續興築一些大型水圳,對於哪一種農作物產量的增加最有助益? (A)稻米 (B)甘蔗(C)茶葉 (D)樟腦。
- 試問下列各二次函數圖形的開口,何者最大?(A)丁 (B)丙 (C)乙 (D)甲 【習作 P.3】甲:y=3x2 乙:y=- x2丙:y= x2丁:y=-2(x+2)2
- 真真在書中看到右圖的資料,若她想進一步瞭解這份資料,下列何者是她可以參考的內容? (A)這是日治時期才發展出來的一種地方組織,10 戶一甲,10 甲一保 (B)保正、甲長直接聽命於臺灣總督,具
- 比較利益法則的應用,有其應用的步驟,下列選項何者正確? (甲)機會成本的比較 (乙)列出各單位時間的生產量 (丙)列出每一單位產量各自的機會成本 (丁)進行分工 (A)乙→甲→丙→丁 (B)甲→
- (五)請參考右圖,並回答相關問題:【題組】請問:「甲」顯示出人民具有下列何項權利?(A)人身自由 (B)集會自由 (C)遷徙自由 (D)生存權。
- (八)請閱讀下列短文後,回答相關問題:【題組】下列關於阻卻違法事由和情境的配對,何者正確?(A)-【甲】 (B)-【乙】 (C)-【丙】 (D)-【丁】
- 小嵐平時喜歡自己做衣服,由於手藝不錯,常有鄰居太太要求量身訂做,她也因此賺了一筆外快。下列對於小嵐的行為,何者敘述正確? (A)衣服價格由小嵐決定 (B)小嵐幫鄰居訂做衣服屬於商品供給 (C)她
- Of all the subjects, math is ______.(A) more difficult (B) the most difficult (C) difficult (D) m
- 【題組】「現行對緊急性、偶發性集會遊行採許可制的條文違憲,應從 104 年 1 月 1 日失去效力。」請問:上述顯示出《憲法》的何項特性? (A)最高性 (B)固定性 (C)原則性 (D)安定性
- A: ______ will your father come back ? B: In a week.(A) How soon (B) How often (C) How much (D) H
- David is ______ happier than Bob.(A) so (B) very (C) much (D) more
- Do you see the pens on the desk? Can you bring _____ to me?(A) one (B) ones (C) it (D) them
- 【題組】承第 11 題,關於新加坡的「政黨型態」,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政府權力集中,政策連貫效率高 (B)人民選擇多,可以反映各階層的民意 (C)政治安定,責任分明 (D)責任不清,行政效
- Tom is ______ of the two boys.(A) the quietest (B) the quieter (C) quiet (D) quieter
- 【題組】「依新加坡規定,年滿 21 歲的公民都擁有投票權。」請問:上述符合下列哪一項選舉原則?(A)普通原則 (B)平等原則 (C)直接原則 (D)無記名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