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承上題,老皮因為無照駕駛,車禍導致頭部受創而造成顱內出血,結果瞳孔反射以及呼吸、心跳皆喪失。請問他是圖中中樞神經的哪一部份功能受損?
(A)甲
(B)乙
(C)丙
(D)丁
(A)甲
(B)乙
(C)丙
(D)丁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各種方式,何者不會使生物體中的碳轉變為二氧化碳? (A)動物屍體經分解者分解 (B)藻類行光合作用 (C)細菌行呼吸作用 (D)燃燒花生米。
- 有甲、乙、丙三種酵素,酵素活性與 pH 值的關係,如圖(一)的曲線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pH 值<7為酸性,pH 值=為中性,pH 值>為鹼性) (A)三種酵素在相同pH值時,活性相
- 【題組】圖(一)中丙腔室所連接血管名稱為何,又它應該是圖(二)中哪一種血管?(A)主動脈,ㄅ (B)肺動脈,ㄅ (C)肺靜脈,ㄇ (D)主動脈,ㄇ。
- 有關同源染色體之敘述,何者正確?(A)均屬單套染色體 (B)配子中一定成對存在(C)所有體細胞都有 (D)通常成對且形狀相似 。
- 小美用顯微鏡觀察以亞甲藍液染色後的口腔皮膜細胞,下列關於此實驗的敘述何者正確?(A)可以觀察到只含有1個大型液胞 (B)被染色的部位以細胞膜的顏色較深 (C)其內含物與植物的葉肉細胞相同 (D)
- 下圖為某生物生殖母細胞的染色體示意圖,則該細胞經歷兩次細胞分裂、一次減數分裂後,共產生幾個子細胞?子細胞中有幾條染色體? (A)32個子細胞、3條染色體 (B)16個子細胞、3條染色體 (C)1
- 32 使用下列的 Ka值來判斷鹼性的相對強度。下列何者為正確?HOCl:Ka = 5 × 10–8;HF:Ka = 2 × 10–4;HCN:Ka = 2 × 10–10(A)CN–> O
- 庭宇欲估計高雄茂林區紫蝶幽谷中之「紫斑蝶」的數量,他先捉了100隻紫斑蝶在翅膀上做 標記(如圖模式)再進行野放;一個月後於此地再度捕捉,此次共捕捉60隻紫斑蝶,而其中 有12隻有標記。
- ( )池水中的眼蟲會往光源的方向移動,試問這種「趨光性」的表現屬於哪種生命現象? (A)代謝 (B)生長 (C)繁殖 (D)感應。
- 【題組】承16題,丁是何種物質? (A)二氧化碳 (B)水 (C)氧氣 (D)葡萄糖
內容推薦
- 下列製作「玻片標本」的方式,何者正確? (A)先滴水在蓋玻片上,再將觀察物以45度角輕輕放下,再放在載玻片上(B)如果有氣泡,要以鉛筆尖輕壓趕出(C)蓋上蓋玻片後,多餘的水分用拭鏡紙吸去(D)
- 【題組】關於圖(一)心臟舒張與收縮和血液流動方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心臟舒張,血液由丁→d,甲→a (B)心臟收縮,血液由甲→a,丁→d (C)心臟舒張,血液由 d→丁,a→甲 (D)心
- 33 亞硝酸 HNO2之 Ka = 0 × 10–4,則 0.500 M 亞硝酸水溶液的 pH 值為何?(A)69 (B) 40 (C) 98 (D)85
- 17關於「氮的循環途徑」,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土壤中的微生物可將含氮物質轉化為植物可利用的形式 (B)生物體中大部分的氮直接來自於大氣中的氮氣 (C)植物根部可以自行將土壤中的氮化物轉化成可利用的
- 【題組】右表為佳儒調查此區生物食性的記錄表,汙染牡蠣的重金屬在下列生物體內,何者所含的濃度可能最高? (A)水草 (B)蛙 (C)小魚 (D)白鷺鷥
- ( )古代歐洲皇室的人,其某些特徵或疾病常世代相傳,主要原因為何? (A)皇室中基因突變的機會大 (B)皇室中親屬互相聯婚 (C)皇室中的人缺少運動,患病機會大 (D)皇室中的營養太好,疾病較多
- <題組二>建華和小明在野外採集昆蟲,找到四隻形態各異的昆蟲,如圖(一)。兩人想要利用圖(二) 的昆蟲二分叉檢索表來鑑定這些昆蟲的名稱,請回答第36~37題:圖(一)圖(二)【題組】建華將甲、丁歸
- 有關植物呼吸作用之實驗,如附圖(六)所示,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本實驗是測試植物行光合作用會釋放出氧氣 (B)若換成未萌芽的綠豆,實驗結果也會相同 (C)石灰水的顏色由混濁變為澄清 (D)本
- ( )附圖為葉片橫切面的放大圖,則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 (A)甲、戊的細胞內均含有大量的葉綠體及粒線體 (B)光反應的反應物由丁進入植物體內 (C)乙為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場所 (D)植物的葉
- 阿智將豚鼠進行無性生殖實驗,取棕毛豚鼠體細胞的細胞核,植入黑毛豚鼠去核的卵細胞中。以此種方式產生之幼鼠的性狀為下列何者? (A)與黑毛豚鼠及棕毛豚鼠性狀皆不同 (B)保有黑毛豚鼠及棕毛豚鼠各一半
- 目前生物分類採用「五界分類系統」,有關生物分類及相關特徵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黏菌有細胞壁但缺乏葉綠體,屬於原生生物界 (B)病毒細胞核構造最原始,屬於原核生物界 (C)瘧原蟲無細胞壁、
- 下列四種生物:甲.藍菌;乙.細菌;丙.水黴菌;丁.酵母菌,海綺分類時將甲與其他三個分開,請問海綺使用的分類依據是什麼? (A)營養方式 (B)細胞壁的有無 (C)核膜的有無 (D)細胞數目的多寡
- 【題組】香吉士和敵人決鬥後氣喘如牛,則下列何種組合符合香吉士當時的生理反應?
-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目的是 (A)提供養分給動物 (B)製造更多的氧氣 (C)製造葡萄糖 (D)消耗更多的二氧化碳。
- 關於動物的消化構造選出正確的敘述 (A)水螅的攝食是依靠管狀的消化系統 (B)蚯蚓和人一樣有管狀消化系統 (C)獅子屬於肉食性動物,因此獅子的門齒較發達 (D)草履蟲用囊狀消化腔將食物分解。
- 下列有關科學研究方法之敘述,何者正確? (A)若實驗結果與假說不符合時,應修改實驗結果,使與假說相符 (B)用科學方法所成立的學說,也有可能被修正 (C)實驗組與對照組可同時進行兩項變因的測試 (
- 【題組】若將右表的生物繪成食物網,關於此食物網的敘述,何者錯誤? (A)小魚是二級也是三級消費者 (B)此食物網有六條食物鏈 (C)蛙和小魚是競爭的關係 (D)水蚤消失,蝦和昆蟲將面臨更大被掠食
- 圖(二)為葉橫切面的放大圖,請選出正確的敘述: (A)乙具有保護作用,可以減少水分散失 (B)丁是水進出之通道 (C)丙可運送水分及養分 (D)甲、戊可行光合作用。
- 動物將大分子食物分解成小分子養分的過程,稱為: (A)消化作用 (B)光合作用 (C)呼吸作用 (D)氧化作用
- 下表1為大雄做接尺實驗時,尺滑落的距離與反應時間的實驗紀錄;表2為大雄連續實驗五次所得的數據。試根據表中資料,回答第16~17題:【題組】計算實驗五次的平均結果,可知大雄的反應時間約為多少秒?(
- 下列哪些外來種生物對於臺灣的水域生態系會造成嚴重的危害?甲.布袋蓮;乙.美國螯蝦;丙.琵琶鼠;丁.黑面琵鷺;戊.巴西龜。(A)乙戊丁戊(B)甲乙丙戊 (C)甲乙丁戊 (D)甲乙丙丁戊。
- 【題組】建華根據圖(二)進行檢索,甲、乙、丙、丁四隻昆蟲的檢索結果依序為何?(A)○7○2○6○ (B)○7○1○6○(C)○7○1○5○ (D)○7○1○6○4。
- 圖(一)為雞蛋構造示意圖,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甲越大越不新鮮 (B)丙內有決定小雞性別的遺傳物質(C)戊可固定卵黃位置 (D)己有保護的功能。
- 已知某文章內容提到:「凍僵的蛇常在得到溫暖之後就活動了起來」,請問:關於蛇能夠活動起來的原因,最主要是體內的何種物質活化所造成的?(A)脂質的分解 (B)遺傳物質的更新 (C)醣類的增加 (D)
- ( )在生物細胞內,將小分子轉變成大分子的過程稱作什麼? (A)合成作用 (B)代謝作用 (C)分解作用 (D)消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