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以下四段資料為西方哲學歷史上不同時期的哲學思惟。
資料甲:「未成年狀態是無他人的指導即無法使用自己的知性的那種無能。如果未成年狀態的原因不在於缺乏知性,而在於缺乏不靠他人的指導去使用知性的決心和勇氣,這種未成年狀態便是自己招致的。勇於求知吧!因此,鼓起勇氣去使用你自己的知性吧!」
資料乙:「你是自由的,所以你選擇吧--一這就是說,去發明吧。沒有任何普遍的道德準則能指點你應當怎樣做:世界上沒有任何天降的標誌。」
資料丙:「在一個洞穴裡,有一群手被反綁的人,他們從來只面向洞壁,看到的只有呈現在洞壁的一些影子,他們習以為常。有一天,有一個人充滿好奇,便掙脫繩索,向後一看,原來洞外別有洞天,他之前所看到的居然只是影子,而洞壁上影子本尊,居然色彩繽紛,生氣盎然。他迫不及待地回去告訴同伴,想引導他們到美麗新世界,沒想到卻被指為妖言惑眾,甚至犧牲生命。」
資料丁:「人的命運就像一輛車,而人好比被拴在車上的一條狗。車一直往前走,狗可以選擇順著車的方向走,也可以選擇逆著車的方向走。但顯然,順著車可以走得輕鬆,而且愉快,不會感到脖頸上繩索的束縛;但逆著車,非但痛苦,並且走不遠,牠就會感受到繩索強大的拉力,勒住其脖頸,迫使牠改變向。」
試問這四段資料分別是指哪一時期?
(A) 甲為啟蒙時代,乙指1960年代,丙是希臘化時期,丁係古希臘時期
(B) 甲為古希臘時期,乙指1960年代,丙是啟蒙時代,丁係希臘化時期
(C) 甲為啟蒙時代,乙指1960年代,丙是古希臘時期,丁係希臘化時代
(D) 甲為啟蒙時代,乙指古希臘時期,丙是希臘化時代,丁係1960年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