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捲尺前端附有鋼鉤,用畢捲返時其前後移動距離是多少?
(A)2㎜
(B)5㎜
(C)視鋼鉤厚度而定
(D)不一定。
(A)2㎜
(B)5㎜
(C)視鋼鉤厚度而定
(D)不一定。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888889
統計:A(0),B(0),C(8),D(1),E(0)
內容推薦
- 1160㎜2之 OPGW,其 160㎜2係指 OPGW 之(A)截面積(B)直徑(C)長度(D)股數。
- 1 某一電阻器其電阻值為 2 kΩ,額定功率為 2 瓦特,則其可承受的最大電流約為多少毫安培?(A)30 (B)45 (C)60 (D)90
- 中華民國國家標準所採用之度量衡單位是 (A)台制(B)公制(C)美制(D)英制。
- 1一般而言輸送電壓愈低線路損失(A)愈大(B)不一定(C)無影響(D)愈小。
- 1由於輸電延架線時會產生靜電感應,因此導線延放時(A)加裝電感器(B)加裝間隔器(C)不可接地(D)須接地。
- 1有高低差絕緣之兩回線鐵塔,低絕緣側絕緣間距所裝置的弧角間隙(A)較長(B)較短(C)不一定(D)一樣長。
- 1礙子因污染所產生的洩漏電流對礙子之鐵器部份(A)形成保護效果(B)加速其腐蝕(C)無影響(D)增加其機械強度。
- 1為避免感電事故,放線機、拉線機之接地電阻應(A)最高在 50 歐姆以下(B)不可接地(C)無關連(D)儘量降低。
- 1電驛副線電纜絕緣電阻在 1MΩ~5MΩ 之間時(A)尚符合規定(B)應維修但尚不必更新(C)若測試傳輸功能正常則不必更新(D)應更新。
- 1一般而言,同一跨距及導線之輸電線導線所受之張力愈大,其架線弛度(A)不變(B)愈大(C)不一定(D)愈小。
內容推薦
- 裝設用戶保安器,使用 0mm 單心 PVC 銅線的功用是 (A)作地氣線用(B)地氣線接續用(C)保護地氣線用(D)與其他用戶搭接用。
- 1輸電線路 B66 型之礙子機械強度為多少噸?(A)15(B)18(C)21(D)30。
- 1超高壓(345KV)輸電線路所產生之電暈(A)可不視為一種能量的損失(B)可視為一種能量的損失(C)可視為一種能量的儲存(D)不可視為能量的損失,也不可視為能量的儲存。
- 木製水平儀選購時,最宜注意的是 (A)價格的高低(B)造形的好壞(C)顏色的考量(D)木質是否良好及有否變形。
- 使用透明水管測量水平線前應 (A)將管內水完全倒掉(B)保持管內殘留氣泡空氣(C)將管內水完全加滿(D)將殘留氣泡空氣排除。
- 四號用戶保安器有幾支熔絲管? (A)一支(B)二支(C)三支(D)四支。
- 1輸電線路使用之 B46 型礙子機械強度至少為多少噸拉力(A)15(B)18(C)21(D)30。
- 1目前國際上交流輸電系統送電頻率大部分為(A)24Hz 或 50Hz(B)24Hz 或 60Hz(C)50Hz 或 60Hz(D)60Hz 或 100Hz。
- 關於透明水管的說明,下列何者是錯誤的? (A)水管不得漏水(B)水管中可用漂流物辨識水流(C)水管中不可有氣泡(D)水管裡必須清潔。
- 測量木心板厚度時,下列何種量具較精確? (A)游標卡尺(B)角尺(C)直尺(D)捲尺。
- 英吋單位是幾進位法? (A)8(B)10(C)12(D)16。
- 1輸電線路導線線種 477MCM(26/7)鋼素線股數為(A)7(B)19(C)26(D)33。
- 1電力系統所採用之標稱電壓就是該系統之(A)最低運轉電壓(B)最高運轉電壓(C)突波電壓(D)標準電壓。
- 捲尺殼身寬 70 ㎜,量取內徑時,讀數要加上幾㎜? (A)68(B)69(C)70(D)71。
- 公制的鋼直尺,其最小刻度為 (A)1公分(B)0.5公厘(C)1分(D)1公厘。
- 1 公尺等於幾台尺? (A)0003(B)1003(C)2003(D)3003。
- 1輸電線路導線線種 477MCM(26/7)鋁素線股數為(A)7(B)19(C)26(D)33。
- 1電場強度之大小與電壓成正比,而磁場強度之大小與電流(A)成正比(B)成反比(C)無關(D)不一定。
- 量測角度的工具是 (A)量角器(B)自由角規(C)圓規(D)游標卡尺。
- 量度單位註記為 3〞是表示 (A)3分(B)3寸(C)3吋(D)3公厘。
- 1 英呎等於幾英吋? (A)10(B)12(C)14(D)16。
- 1輸電線路用避雷器之所以能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係因為其可以遮斷(A)故障電流(B)負載電流(C)礙子表面洩漏電流(D)雷擊電流。
- 1為防感電,掛接地線時(A)應先接帶電端,再接接地端(B)應先接接地端,再接帶電端(C)應同時掛接(D)掛接順序與防止感電無關。
- 下列量具最適合精密量測的是 (A)捲尺(B)游標卡尺(C)折尺(D)竹尺。
- 檢視工件是否垂直,工件應與鉛垂線靜止時成 (A)交叉成二條線(B)相交成二條線(C)分割成一條線(D)平行相疊成一條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