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西元1949年,兩岸處於軍事緊張狀態,甚至在外島爆發戰役。下列有關這場戰役的敘述,何者正確?
(A)因為中共企圖武力解放臺灣而發生
(B)雙方在澎湖發生衝突
(C)美國後來派出艦隊巡防臺灣
(D)此次戰役後兩岸未發生大規模的武力對抗。
(A)因為中共企圖武力解放臺灣而發生
(B)雙方在澎湖發生衝突
(C)美國後來派出艦隊巡防臺灣
(D)此次戰役後兩岸未發生大規模的武力對抗。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 )現有粗細不同但長度與材質相同的電阻,通過相同的電壓,試問何者的功率較大? (A)較粗的銅線 (B)較細的銅線 (C)均相同 (D)資料不足,無法判斷。
- 【題組】( )電暖器的功率為多少? (A)0.5 瓦特 (B)2 瓦特 (C)5 瓦特 (D)50 瓦特。
- 【題組】( )烤箱之原電阻值應為何? (A)1 Ω (B)5 Ω (C)10 Ω (D)50 Ω
- 【題組】( )柱頭接地使花粉掉落的理由為何? (A)蜜蜂身上靜電中和 (B)花粉接地而使感應增強 (C)花粉因摩擦而靜電中和 (D)柱頭更易吸附花粉。
- 【題組】( )下列哪一種現象的原理與上題之現象相同? (A)影印機之碳粉黏附 (B)吸盤吸附牆上 (C)磁鐵吸附鐵板(D)膠水黏附紙張。
- 【題組】( )最後 C 球的帶電量為何? (A)0 (B)0.5 單位基本電荷 (C)1 單位基本電荷 (D)2 單位基本電荷。
- 【題組】( )最後 B 球的帶電量為何? (A)0 (B)0.5 單位基本電荷 (C)1 單位基本電荷 (D)2 單位基本電荷。
- 【題組】( )在燈泡並聯的電路中,若將電路中任一燈泡取下,對另一個燈泡會有什麼影響? (A)沒有影響 (B)變得較暗(C)變成完全不亮 (D)突然燒掉。
- 通過某一電線截面的電流大小為 0.16 安培,已知一個電子的電量為 6×10-19 庫侖,則一秒鐘內通過該導線截面的電子數量為多少個? (A)1013 (B)1017 (C)1018 (D
- 廚房電路無熔絲開關的最大安全容量為 20 安培,如果將電鍋(110 V、800 W)、電燈(110 V、100 W)、電磁爐(110V、1200 W)三種電器同時並聯使用,則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內容推薦
- 臺灣接受美國經濟援助後,民眾曾以美援的麵粉袋來縫製褲子。請問:當時美國之所以援助臺灣,與下列何事有關? (A)國民政府播遷來臺 (B)韓戰爆發(C)美國制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D)臺灣發生二二
- 歷史課時同學在討論二次大戰後我國的外交,他們的對話有如附圖。請問:這應該是指下列哪個條約? (A)《馬關條約》 (B)《中美共同防禦條約》(C)《臺灣關係法》 (D)《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
- 蔣中正曾經告誡所有的軍官:「不要認為中共會放棄武力犯臺,一旦韓戰結束,中共會立刻將部隊移到東南各省,準備攻擊臺灣。」後來果然不出所料,民國47年即爆發某戰役。請問:文中所提的某戰役是下列何者? (
- 民國60年我國宣布退出聯合國,主要的原因為何? (A)聯合國驅逐中華民國 (B)日、美等國相繼與我國斷交,與中共建交 (C)聯合國決議接受中共入會 (D)我國成為經濟強國,沒有加入聯合國的必要。
- 近年來臺灣的外交局勢越來越嚴峻,過去四年來已先後有數個國家與我斷交。曾經在民國六十年代時,也因為某事件的發生,造成我國國際地位大受打擊,邦交國急遽減少,請問:這是哪個事件? (A)美麗島事件 (
- 近年中共領導人習近平推動「一帶一路」,稱將優化營商環境、完善開放格局、擴大市場開放。與之相對應的是我國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請問:政府長年推動南向政策的原因,何者可能為非? (A)避免臺灣資金過
- 自從民國七十年代開放探親以來,兩岸的接觸與交流更為熱絡、頻繁。然而因為對於國家認知的立場不同,兩岸關係陷入僵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一再宣稱臺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主張「一國兩
- 在民國68年的臺灣某中學生週記上,「國際要聞」一欄中出現了如下的文句︰「美國總統卡特為了己身利益,不顧國際道義,現在最要緊的是靠自己。」請問:他所寫的這件事最有可能是指下列何者? (A)美國與中
- 西元2019年是美國總統卡特簽署《臺灣關係法》滿四十週年。自該法案實施後,臺海未見重大衝突,臺灣經濟持續成長,政治亦民主化。請問:《臺灣關係法》的通過,與下列何者最為相關? (A)中共與美國建交
- 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此主張的真意為何? (A)在一個中國前提下,中國與臺灣各為主權獨立之國家 (B)臺灣成為與中國不同制度的特別行政區 (C)海峽兩岸皆放棄共產主義,實施民主政治 (D)臺灣
- 蔣經國總統時代,政府面對中共的和平統戰策略,採取「三不政策」,其內容為何? (A)不接觸、不通商、不妥協 (B)不接觸、不談判、不妥協 (C)不交流、不談判、不妥協 (D)不妥協、不通郵、不通商
- 阿智爺爺離開故鄉泉州40年後,終於可以回大陸探親;當時政府開放大陸探親,主要和下列哪項史事有關? (A)宣布戒嚴 (B)終止動員戡亂時期 (C)推動小三通 (D)解除戒嚴。
- 西元2019年,臺北、上海的雙城論壇至今已舉辦十年,共簽署33項合作備忘錄,有助於兩岸進一步的互動與合作。請問:今日兩岸得以結束內戰狀態,開始貿易往來,主要與下列何者有關? (A)南向政策的推動
- 中共近年來對臺灣採行「和平統戰」的策略。關於其對臺的手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提出「一國兩制」模式 (B)強調中共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C)宣布放棄武力統一臺灣 (D)倡議開放大小三
- 民國90年起,政府陸續開放與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的「小三通」。請問:小三通並未包括何地?(A)金門 (B)馬祖 (C)澎湖 (D)蘭嶼。
- 巴拿馬自清末以來即與中國建立外交關係,卻於西元2017年與我國斷交。請問:當前我國面臨的外交困境,主要是受到下列何者的打壓? (A)日本 (B)北韓 (C)蘇聯 (D)中共。
- 台灣的土地改革分為三個階段:(甲)耕者有其田(乙)公地放領(丙)三七五減租。請問:其出現的順序應為何?(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甲→丙 (D)丙→乙→甲。
- 民國38年政府播遷來台,進行貨幣改革,以多少元的舊台幣兌換1元的新台幣?(A)400元 (B)4000元 (C)40000元 (D)400000元
- 「政府以債劵、股票等徵購地主土地,再轉讓佃農取得土地所有權。而地主則用債券、股票投資工商業,有助於臺灣工商業的發展。」請問:這是政府推行的哪一項改革? (A)三七五減租 (B)公地放領 (C)農
- 附圖是臺灣某一時期的各項出口產品所占的比例,這應該是哪個時期的比例圖?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十大建設時期 (D)產業升級。
- 某時期的臺灣政府,為加速經濟成長,進行經貿改革,頒布〈外匯及貿易管制計畫〉、公布〈加工出口區設置條例〉,此時政府的用意是使臺灣逐步邁向哪一種經濟型態? (A)進口替代 (B)出口導向 (C)加入
- 附圖是十大建設圖,從圖中內容可知哪方面的建設所占比例最高? (A)軍事建設 (B)交通建設 (C)能源建設 (D)文化建設。
- 民國六十年代,我政府開始推動「十大建設」,是為了要因應當時的何種事件? (A)韓戰 (B)八二三炮戰 (C)國際能源危機 (D)退出聯合國。
-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臺灣開始面臨工資、土地成本提高與國際競爭的壓力。政府為了維持出口成長,轉向鼓勵發展高科技產業,並設立下列何者以發展高科技產業? (A)新竹科學園區 (B)臺南科技園區 (C)南
- 臺灣的製造、加工等工業產品,曾經領先全球。許多中小型企業的老闆,經常帶著一只皮箱飛往全球各國找尋訂單,透過這樣的方式賺取許多的外匯。請問:這應該是臺灣哪個經濟發展階段出現的特色? (A)產業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