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顆電子通過狹縫無法產生繞射現象。
(A)O
(B)X
(A)O
(B)X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各種金屬均為10 g,當金屬完全反應,何者產生氫氣最多? (A)K與H2O作用 (B)Al與HCl作用 (C)Ca與HCl作用 (D)Mg與H2SO4作用。
- 一般真實氣體在低溫、高壓下,其特性接近於理想氣體。(A)O(B)X
- 靜電場的散度爲零,旋度不爲零。(A)O(B)X
- 棒球場上打擊者擊出的高飛球具有波的性質。(A)O(B)X
- 酸雨的主要元兇為何? (A)鐵的氧化物 (B)碳的氧化物 (C)氮的氧化物 (D)硫的氧化物
- 將2 g之CaCO3與MgCO3之混合物加熱使其變為金屬氧化物8 g,則原試樣中所含CaCO3之重量百分率若干? (A)54% (B)50% (C)46% (D)42%。
- 一個封閉的熱力學系統可與周遭環境交換能量。(A)O(B)X
- 任何兩個點電荷之間的交互作用與其它點電荷的存在無關。(A)O(B)X
- 普朗克常數(Planckconstant)的單位與轉動慣量相同。(A)O(B)X
- 下列何者最好用向上排氣法收集? (A) N2 (B) H2 (C) NH3 (D) CO2
內容推薦
- They took out the garbage last night. (改成被動)
- 已知乙醇燃燒之下列反應: C2H5OH(g)+3O2(g)→2CO2(g)+3H2O(g)+Q1 C2H5OH(g)+3O2(g)→2CO2(g)+3H2O(l)+Q2 C2H5OH(l)+3
- 氟氯碳化合物一般為非毒性,具有不能助燃及低沸點的特性。從 1930 年代開始,這些化合物被大量用在噴霧罐、冷氣機及冰箱上,但因環境考量,現已限制使用。下列何者不是氟氯碳化物? (A) CCl2
- 在澄清的半飽和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石灰水變成白色混濁,再繼續通入二氧化碳,白色混濁又轉為澄清,前、後兩澄清液中的主要成分為何? (A)前者為 Ca(OH)2,後者為 Ca(HCO3)2 (B
- 函數f (x)= xc( t2+at+b ) dt,a、b、c為整數,當x=-1,2時有極值,且f (0)=,則數對 ( a , b , c )=?
- 處於熱平衡狀態下的氣體,每個分子的速度不同且不爲定値。(A)O(B)X
- 欲充氦氣於一體積為2 m3的氣球,使其壓力為1atm,則需接上體積20升,壓力為5 atm之充氦之鋼瓶若干瓶? (A)10 (B)12 (C)15 (D)18。
- 汽車所排放出來的氣體,並不是下列何種物質的主要來源? (A)一氧化氮 (B)一氧化碳 (C)碳氫化合物(D)二氧化硫
- 土壤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哪三種? (A)氫、氧、鐵 (B)矽、鋁、鐵 (C)氮、磷、鉀 (D)氧、矽、鋁 (E)矽、氧、鐵
- 對於空間中任意的電場分佈,皆可定義兩點間的電位差。(A)O(B)X
- 氣體歷經絕熱自由膨脹的過程無須作功。(A)O(B)X
- ( )以初動能 Ek、仰角θ斜拋一物達最高點時之位能為 Ek 的多少倍? (A) 1-sinθ (B) 1-cosθ (C) sin2θ (D) cos2θ (E) tan2θ
- 光化學煙霧主要由下列哪一種汙染物所引起? (A)二氧化碳 (B)空氣塵埃 (C)二氧化硫 (D)氮氧化物
- 近年來發現家庭及工業用的噴霧劑及冷媒──氟利昂(含氟、氯和碳的化合物),在大氣中被公認分解出何種原子會引起一系列光化學反應來破壞臭氧層? (A)氯原子 (B)氟原子 (C)碳原子 (D)氫原子
- 一任意形狀的封閉載流導線在磁場中所受的磁力爲零。(A)O(B)X
- 容器內的壓力正比於單位體積內的氣體分子動能。,(A)O(B)X
- 家政教室內原溫度為 ℃,因學生烹煮食物而使室溫升高至 ℃,則教室內空氣有若干百分率逸出室外? (A) 0% (B) 30% (C) 89% (D) 65% 。
- 下列有關大氣分層的敘述,何者錯誤? (A)溫室效應發在臭氧層 (B)可反射無線電波的為增溫層 (C)吸收紫外線最多的是平流層 (D)中氣層頂端與游離層底端是溫度最低處 (E)天氣變化及生物活動
- 氮的氧化物(包括 NO、N2O、NO2等)是主要的大氣汙染物之一,下列有關氮的氧化物之敘述,何者正確?(A) NO2遇水形成鹼性物質 (B)光化學煙霧中常含有氮的氧化物 (C) NO 為紅棕色的
- 庫倫定律(CoulombLaw)與必歐沙瓦定律(Biot-Savart Law)是一體的兩面。(A)O(B)X
- 假設理想氣體達成熱平衡時的溫度爲T,在每一自由度上》每-〜個理想氣體分子的平均 能量爲玎。(A)O(B)X
- 一容器內裝理想氣體,以一能自由滑動之活塞構成左右二室(如右圖所示),在27℃平衡時,左、右兩室之體積均為V,今將左室緩慢加熱至177℃,右室保持原來溫度,則左室體積增加了多少? (A)V/4 (
- 1911 年拉塞福做「α 粒子散射」實驗,將 α 粒子束射向一金屬薄膜,觀察透過膜後的粒子偏折至各方向的分布情形。他發現絕大部分的粒子,穿過薄膜後,仍按原來方向進行,但少數的粒子,則有大的散射
- 避免二氧化硫廢氣汙染,可於二氧化硫廢氣排放前,使其先與下列何物質反應,而達成脫硫處理? (A) CaSO3(B) NaNO3 (C) NaCl (D) CaCO3
- 馬克斯威爾方程式(Maxwell’sequations)蕴含著電荷守恆律。(A)O(B)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