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 想透過實驗分析擺錘質量.擺⾧和擺⾓等因素是否影響單擺的擺動週期,經實驗操作後,得到數據如下表,請依此實驗結果回答下述選項何者錯誤?
(A)由實驗 4.實驗 5 的數據可知, 擺動週期和擺錘質量無關
(B)由實驗 3.實驗 5 的數據可知, 擺動週期和擺⾧有關
(C)若做實驗 2 與實驗 4 ⽐較的實驗時,操縱變因是擺⾧⾧度
(D)若想知道擺⾓是否影響擺動週期,可選擇 1. 4 兩組實驗數據進⾏⽐較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某物體初速度為 30 m/s , 若 5 秒後速度為 5m/s ,則此物體的平均加速度為何?(A) -5 (B) 25 (C) 5 (D) 6 m/s2
- 滑⾞向右運動,同時拉動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以不同⽅式操作四次,分別得到紙帶甲∼丁(如附圖),若打點計時器每秒在紙帶上打出 f 個點,則下述何者錯誤? (A)紙帶上相鄰兩點的時間間隔為 1/f
- 下圖為某運動物體的速度-時間關係圖,下述何者錯誤? (A)物體在 10 分鐘內的路程為 44 公尺 (B)物體在 10 分鐘內的位移為 28 公尺(C) 0 分鐘∼10 分鐘的平均速率為 8
- 如圖(十九),△ABC 中, 。若 分別與圓 O 切於D.E.F 三點,則 為多少? (A) 5 (B) 6 (C) 7 (D) 8
- 物體在⼀直線上朝同⼀⽅向運動,其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如下表。此物體在 0 秒∼ 4 秒內的平均速度為何? (A)2 m/s (B)3 m/s (C)4 m/s (D)– 4 m/s
- ⼩花往返⼀⼭路,若上⼭的平均速率為 0 公⾥/⼩時,下⼭平均速率為 0 公⾥/⼩時,則⼩花往返⼭路⼀趟,其總平均速率為何?(A)8 公⾥/⼩時 (B)0 公⾥/⼩時 (C)
- 如附圖,⼀物體作直線運動,⾃ B 點向左移動到 C 點,再由 C 點折返移動到 A 點,則總位移及總路程分別為多少? (下圖單位⾧為公分) (A)總位移 6cm,總路程 12cm (B)總位移-
- 甲.⼄.丙三⼈沿筆直的路線前進, 0 到 5 秒期間距離出發點的位置和時間的關係紀錄如下表所⽰,則在第 2 秒到第 5 秒之間,何者的位移量⼤⼩最⼤? (A)甲 (B)⼄ (C)丙 (D)三者相
- 下圖為同⼀地點甲.⼄兩單擺的擺動次數與擺動時間之關係,若 及 分別代表甲.⼄兩單擺的擺⾧,以 及 分別代表甲.⼄兩單擺的擺錘質量,則下列關係何者正確?(甲.⼄兩單擺的擺⾓皆⼩於 5 度) (A)
- 如圖(十八), 是半圓,O 為 AB 中點,C、D 兩點在 上,且∠CAB=66°, ,於 E 點。則 的度數為何? (A) 24° (B) 33° (C)48° (D) 66°
內容推薦
- 將⼀球由⾼樓處⾃由落下,不考慮空氣阻⼒,經 6 秒後球落⾄地⾯,則樓⾼幾公尺?(該處的重⼒加速度值= 0 公尺/秒 2)(A)60 (B)120 (C)360 (D)180 公尺
- 根據下列圖形, 何者對圖形的判斷是錯誤的?(A) (B) (C) (D)
- A. B 兩⾞運動的位置-時間關係如下圖所⽰,請問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出發時,A⾞位置較B⾞位置⼤ (B)A ⾞在 t1 秒後運動狀態為靜⽌(C)在 t2 時, B 和 A ⾞的速率相等
- 下圖為物體作直線運動的速度(v)-時間(t) 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0∼ 3 秒內的加速度為定值 (B)1∼ 3 秒的平均加速度等於 3∼ 5 秒的平均加速度(C)此物在第 1 秒時
- 在向東⾏駛的⽕⾞上,有⼀盛⽔的燒杯靜置於桌⾯,當⽕⾞減速準備進⽉台停⽌時,燒杯內⽔⾯的狀態最有可能為下列何種圖形?(右⽅為東⽅)(A) (B) (C) (D)
- 如圖(二十),設 O 點為兩同心圓之圓心,大圓的直徑 與一弦 均過小圓上一點 E, 與小圓的另一個交點為 F,若 ,則 的度數為何? (A) 89° (B) 90° (C) 91° (D) 9
- 當物體作等速度運動時,其受⼒情形如何?(A)受到固定⼤⼩的⼒作⽤ (B)必不受到⼒的作⽤ (C)⾄少受到⼆個⼒的作⽤(D)若有受⼒ 的作⽤,所有外⼒的合⼒為零
- 下圖為⼀輛汽⾞在筆直公路上⾏駛時的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圖(v- t 圖),則下述何者錯誤? (A) 0∼30 秒間,其平均加速度⼤⼩為 1 m/s2 (B)10∼ 20 秒間,其位移為 100m(
- ⼀球質量 100g 由⾼樓頂端⾃由落下,若不考慮空氣阻⼒,著地時瞬時速度為 30m/s,若另取⼀同體積. 質量為200g 的球,從同⼀⾼度⾃由落下,則此 200g 的球著地需時幾秒(重⼒加速度
- 某動物跑⼀百公尺,若其初速率為 5m/s,到達終點時瞬時速率為 13m/s,若此運動過程平均速率為 10m/s,則此動物幾秒跑完全程? (A)20 (B)10 (C)69 (D) 56
- ⼀⽯塊以相同材質的細繩懸吊,如圖所⽰。當快速向下抽動細繩與緩慢拉動時,最有可能各斷在哪⼀點? (A)丙.甲 (B)甲.⼄ (C)⼄.丙 (D)甲.丙
- ⼩華上街購物,所經歷的位置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有關整段路程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華位移 320 公尺 (B)⼩華 0~10 分的平均速率為 16 公尺/分(C)⼩華共停了 2 次 (
- 婷婷騎⾞在筆直的道路上向西⾏駛, 下圖為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圖。下列哪⼀段時間, 婷婷的平均加速度⽅向向西? (A)t= 0∼10 分 (B)t= 10∼15 分 (C)t= 20∼
- 下列何種現象與⽜頓第⼀運動定律較無關?(A)拍打棉被灰塵掉落 (B)等速度⾶⾏中的⾶機 (C)靜⽌在桌⾯的茶杯 (D)⾏進中的⼩船.失去動⼒逐漸變慢
- 有兩部⾞同時由靜⽌狀態⾃起跑線出發,若兩部⾞皆往同⼀⽅向各⾃作直線等加速度運動, 3 秒後兩⾞的相對位置如下圖所⽰。下列何者為這兩部⾞速度對時間的關係圖? (A) (B) (C) (D)
- 如圖(二十一),正方形 ABCD 的邊長為 8,以 為直徑做一半圓,過 C、D 兩點分別作此半圓的切線,切點分別為 F.G。若兩切線的交點為 E ,求 為多少? (A) 5 (B) 6 (C)
- 體育⽼師⽰範對空垂直投接球,如圖,⽼師將⼀籃球從⼿中垂直上拋,到達最⾼點後⼜落回原拋出處, 若不考慮空氣浮⼒與阻⼒,且將向上的⽅向視為正。 下列選項為籃球的 X-t(位置與時間關係圖)或 V-
- 某運動物體在運動過程如下圖所⽰,此物體第 4 秒末的瞬時速度為? m/s (A)13 (B)2 (C)3 (D)10 m/s
- 有⼀部⾞的速度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設⾞⼦向前的速度為正值,根據此圖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最初 10 秒內此部⾞應在前進狀態 (B)最初 10 秒內此部⾞在作等速度運動(C)最初 10 秒內
- 關於時間, 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個太陽⽇就是⼀⽇ (B)原⼦鐘遠⽐⽯英鐘精準(C)⼀個平均太陽⽇等於 86400 秒 (D)具規律變化的現象可拿來當作計時的⼯具
- 某實施區間測速的路段路程共計 3km,若⾏駛此路段平均速率超過 72 km/h 即會被開罰, 則⾏駛於此路段的汽⾞時間⼩於幾秒時將會被開罰? (A)36 (B)7 (C)150 (D)
- 下列選項「 」中的字,哪一個用字正確? (A)面目猙「擰」(B)砥「勵」志節(C)「漠」視人權 (D)分「豪」不差。
- ⼩明丟垃圾時,⽔滴由垃圾袋上的破洞滴出,在路⾯留下滴痕。某段時間內滴痕對某⼀參考點的位置(x)與時間(t)之關係如附表。假設此期間垃圾袋只沿⽔平固定⽅向作直線運動,沒有轉動或來回晃動,垃圾袋底
- 某測試⾞輛⼈員對甲. ⼄. 丙三台⾞做煞⾞性能測試,甲⾞從時速 72 km/h 煞⾞到完全停⽌需要三秒鐘,⼄⾞從時速 72 km/h 煞⾞⾄完全停⽌,⾞⼦的移動距離為 50 公尺,丙⾞從⾞速
- 甲.⼄.丙三地位於同⼀條筆直的道路上,且⼄地位於甲.丙之間,甲.⼄⼆地的距離為 S1,⼄.丙⼆地的距離為 S2。⼩明沿著道路由甲地出發經⼄地到達丙地後再折返回⼄地,其路線即甲→⼄→丙→⼄,已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