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5 「那是因為死亡,奇異而神祕的雕刻家,只是永恆的一個助手。在他神奇的一觸下,年輕的永遠是年輕,年老的永遠是年老。儘管最後凡人必死,但王勃死後一直年輕,一直年輕了一千多年,而且以後,無論歷史延伸到多久,他再也不會變老了。白居易就不同,因為他已經老了一千多年,而且將永遠老下去,在後人的心中。就王勃而言,以生前的數十年換取身後千年,萬年,億萬年的年輕形象,實在不能算是不幸。所以死亡不但決定死,也決定生的形象;而夭亡,究竟是幸,是不幸,或是不幸中之大幸,恐怕不是常人所能決定的吧?」(余光中〈論夭亡〉)關於面對死亡,下列何者最接近文意?
(A)人生的幸與不幸,不在壽夭
(B)晚死者須承受老耄的痛苦,實在不幸
(C)早夭者獲得永遠年輕的形象,實為大幸
(D)人無法決定生命長短,故無法決定命運之幸與不幸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99655
統計:A(695),B(7),C(67),D(39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