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六和國中「超強女王」科學研究團隊宜蓁、欣怡及時萱參加桃園縣自然科展比賽榮獲全縣冠軍後,由花老師帶隊來到中國進行環境問題研究。她們所發現的問題,下列哪一位可能推論錯誤?
(A)宜蓁:黃土高原地區因黃土土質疏鬆加上夏季暴風,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B)欣怡:長江中游因圍湖造田,鄱陽湖面積縮小造成水患頻傳
(C)時萱:新疆乾燥地區因不當灌溉,造成土壤鹽鹼化
(D)花老師:黃河中上游興築水庫,造成黃河下游斷流。
(A)宜蓁:黃土高原地區因黃土土質疏鬆加上夏季暴風,造成水土流失嚴重
(B)欣怡:長江中游因圍湖造田,鄱陽湖面積縮小造成水患頻傳
(C)時萱:新疆乾燥地區因不當灌溉,造成土壤鹽鹼化
(D)花老師:黃河中上游興築水庫,造成黃河下游斷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276596
統計:A(29),B(26),C(11),D(15),E(0)
內容推薦
- 30黃河下游由昔日的水患,演變至今日的水荒,造成此問題的原因與下列何者無關?(A)工商業發達(B)河川含沙量高(C)華北人口增加(D)水庫大量興建
- 2012/12/8新聞報導,中國新任總書記習近平視察地方的第一站,乃南下前往改革開放重要基地深圳,其用意應在展現新一代領導集體將落實中共十八大精神,深化改革開放的決心。請問自1980年中國
- 22 2012年12月初美聯社報導,中國大陸已經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貿易第一大國,2011年全球與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是124個國家的較大貿易夥伴,但美國只有76個。中國對外貿易激增,主要特色何者有誤?(A
- 15中國的水資源豐富,下列何者並非其主要的分布特徵?(A)南多北少 (B)夏多冬少 (C)東多西少 (D)山多平原少。
- 下列何者是造成中國沙漠化現象的主要原因?(甲)過度放牧 (乙)礦藏缺乏 (丙)土地過度開發 (丁)過度灌溉(A)甲、乙 (B)乙、丙 (C)甲、丙 (D)甲、丁
- 23 中央某機關為因應政事臨時需要必須增加計畫及經費,擬動支第二預備金,其事前與事後程序為何?(A)事前立法院核准,事後行政院審議 (B)事前行政院審議,事後立法院核准(C)事前立法院審議,事後行政院
- 14據新華社報導:「2010年截至10月底,中國□□港累計的貨櫃吞吐量29萬箱,已連續3個月位居全球第一,領先新加坡港」。請問:報導中所指位於長江三角洲經濟圈的□□港,係指何處?(A)上海 (B
- 中國近年已被列入水資源嚴重缺乏的國家之一,平均每人擁有水資源量只有世界的三分之一,請問造成此現象的主因為何?(A)黃河含沙量大 (B)人口總數過多 (C)年雨量變率大 (D)河川結冰期長
- 22 各種會計憑證保存屆滿 2 年後,經徵求何機關之同意始得予以銷毀?(A)該管上級機關及該管審計機關 (B)中央主計機關及審計部(C)該管上級機關及審計部 (D)該管主管機關及中央主計機關
- 中國為發展經濟而嚴重破壞環境,其中擁有廣大草原的內蒙古高原本是發展畜牧業的理想場所,近年來也因過度開發而加重了下列哪項環境災害?(A)沿海地區的地層下陷 (B)冬春之交的沙塵暴 (C)高山高原冰
內容推薦
- 承上題,自1980年中國改革開放後,中國在東南沿海地區設立經濟特區,帶動東南沿海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關經濟特區的描述,下列何者正確?(A)將經濟特區設於福建廣東地區,主因為了開發當地的工業原
- 31郭董在中國投資的電子裝配廠公司富士康,近年來工廠加速從沿海遷至內陸。此現象顯示中國沿海哪項工業發展優勢條件不再? (A)市場廣大(B)交通便利(C)廉價勞工(D)政府優惠方案
- 17右圖為中國煤、鐵、石油的分布狀況。下列中國的地理現象中,何者與此空間分布的關係最密切? (A)中華文化發源自黃河流域 (B)北部交通運輸以陸運為主(C)北部的重工業較南部發達 (D)經濟特區皆設於
- 24中國於西元1999年提出「西部大開發」策略,此政策一旦落實,將有助於改善中國經濟發展上所面臨的哪一項問題? (A)基礎建設落後 (B)天然資源不足 (C)資金外流嚴重 (D)區域發展不均
- 25 依預算法規定,預算之執行遇國家發生特殊事故而有裁減經費之必要時,得經下列何者之決議,呈請總統以令裁減之?(A)行政院會議 (B)立法院院會 (C)立法院院長 (D)行政院院長
- 下列哪種氣候區內的平均每人所擁有水資源居全中國之冠? (A)季風 (B)高地 (C)沙漠 (D)草原
- 某公司專門製造合金,其中兩種合金是由三種回收金屬冶煉而成。下表顯示兩種合金應含回收金屬的成分(下限及上限百分比),以及每月最多可購得回收金屬的數量及價格。例如,合金 A 對應回收金屬 1 的(20
- 下表為最大化線性規劃模式之最佳單形表,請問此題的另一最佳解之基底為何? (A) (x2= 2, x3=3)(B) (x1= 2, x3=3)(C) (x1= 3, x3=2)(D) (x1= 2,
- 25 「春季驅趕牲畜上山,夏季在高山牧場停留,秋季氣溫下降即驅趕牲畜至較低的秋季牧場,冬季則到山腳下的冬季牧場避冬。」此種畜牧方式盛行於中國的哪一地理區?(A)青藏高原 (B)東北平原 (C)黃土高原
- 10中國第三級階梯人口稠密,為了養活眾多人口,農民常利用各種方法增加產量。請問下列哪個是此區農民較不可能採取的作法? (A)開闢梯田 (B)圍湖造田 (C)興建坎井 (D)品種改良。
- 右圖是中國農牧業的分布圖。請問:32 乙、丙兩地同為畜牧業,同樣是游牧,然而兩地移動方式卻不同,造成乙、丙兩地間牲畜不同移動方式的原因為何? (A)季風 (B)地形 (C)緯度 (D)距海
- 18「世界自然保育基金會警告,因溫室效應增強,喜馬拉雅山的雪線以每年10到15公尺的速度後退。短期內可能會引起周圍國家的河流氾濫,造成水災,長期而言這些河流水位將會下降,引發乾旱。」請問:下列何者不是
- 下列線性規劃模式若加入人工變數(artificial variable)並以大 M 法(big M method)求解,起始表格如下時,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a = -3M+3(B)
- 青藏鐵路在興建時,因凍土表層融化會下沉,花費相當多經費來完成該建設。請問右圖何處會有凍土問題導致生態環境脆弱? (A)甲 (B)乙 (C)丙 (D)丁
- 11中國幅員廣大,自然環境的差異常造成農業型態的不同。請問下列何者的陳述有誤?(A)西北內陸地區氣候乾燥,引雪水或河水灌溉發展出灌溉農業 (B)東北平原因低溫,較適合種冬麥高粱 (C)珠江三角洲氣候暖
- 33甲地居民飼養的牲畜以馬、牛、羊為主,乙地則以駱駝為主,造成兩地畜牧方式有所差別的原因為何? (A)氣溫 (B)地形 (C)雨量 (D)土壤
- 19中國的農作物分布有「南稻北麥」、「南蔗北甜」的現象,造成此一現象的主要影響因素為何?(A)地形 (B)土壤 (C)水文 (D)氣候
- 26右圖的灰色區塊代表中國某種經濟作物的主要產區,根據其分布區域判斷,下列何者為該作物生長所需要的環境條件? (A)高溫多雨,生長季長(B)暖溼多霧,排水良好 (C)年雨量少於250毫米,日溫差大(D
- 已知極大化主要問題如下時,下列對偶問題的敘述何者有誤? (A) 對偶問題之目標函數為: (B) 對偶問題之目標函數值等於主要問題目標函數值(C) 對偶問題有 4 個小於等於限制式加上非負限制式(D
- 12羅布泊位於新疆塔里木盆地,曾為中國面積第二大鹹水湖,然而現今卻已完全乾涸。導致湖泊消失除了大量蒸發外,下列哪一項因素也可能是影響因素之一?(A)工業快速擴張,用水量大增 (B)施行西水東調,水源引
- 34中國農作物的收穫次數,由南往北逐漸減少。下列哪一項是影響中國農業「收穫次數」多寡的最主要因素? (A)雨量的多寡 (B)地勢的高低 (C)無霜期的長短 (D)季風風向
- 線性規劃理論中對偶變數代表:(A) 限制式的右手邊常數(the right-hand-side value of the constraint)(B) 限制式的邊際價值(the marginal
- 27中國為防止沙漠化持續擴散,因此在西北各省的東南邊界築起一道防護林,以對抗日益嚴重的沙塵侵襲。請問,在北京郊區所築起的防護林若要能有效阻擋風沙,其樹木栽植的走向應為何?
- 下列關於中國各區土地資源及環境問題的敘述,何者有誤?(A)第一階梯地勢低平是高度開發區 (B)荒漠化土地以盆地及高原地形區最嚴重 (C)第二級階梯存在土壤鹽鹼化及水土流失問題 (D)第三級階梯人口
- 13據因地制宜的原則,下列哪位台商的投資行為是較不合適?(A)劉康晨董事長打算在西藏建立犛牛毛皮加工廠 (B)卓世晨廠長打算在黃土高原附近開發茶園 (C)李智聖老闆預計在東北建立糖廠 (D)宋程瑜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