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 造成事故的危害因子,除人的因素、物料因素、環境因素外,尚包括下列何種因素?
(A) 客戶因素
(B) 品質因素
(C) 設備因素
(D) 成本因素。
(A) 客戶因素
(B) 品質因素
(C) 設備因素
(D) 成本因素。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7 勞工體格檢查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 (A) 達成勞工的要求 (B) 決定薪資高低 (C) 適當分配勞工工作 (D) 配合勞保業務。
- 6 發現某勞工昏倒於一曾置放醬油之儲槽中,下列何措施不適當? (A) 未穿戴防護具,迅速進入搶救 (B) 打 119 電話 (C) 準備救援設備 (D) 準備量測氧氣濃度。
- 5 雇主使勞工從事重體力勞動作業時,應充分供應飲用水及下列何種物質?(A) 提神飲料 (B) 食鹽 (C) 糖 (D) 運動飲料。
- 4 進出電梯時應以下列何者為宜? (A) 可同時進出 (B) 外面的人先進去,裡面的人才出來 (C) 裡面的人先出,外面的人再進入 (D) 爭先恐後無妨。
- 3 一般安全鞋在鞋尖內墊鋼頭,其主要目的為何? (A)防止踏穿 (B) 防止滑倒 (C) 防止有害物危害皮膚 (D) 防止物體掉落傷害腳趾。
- 2 下列人體器官對電擊的承受最易致命? (A)心臟(B)手(C)肺(D)腦。
- We use a ______ to cut the steak when we eat it.(A) fork (B) knife (C) straw (D) waiter
- 40 下列何者身分為就業服務法第5條第1項禁止就業歧視規定之保護對象? (A)中華民國國民 (B)於我國境內合法工作之外國人 (C)與中華民國境內設有戶籍國民結婚,領有依親居留證之外籍配偶 (D)以上
- 39 有關禁止就業歧視之規定,是規定在何法規? (A)勞動基準法 (B)工會法(C)團體協約法 (D)就業服務法
- 38 台灣某飯店要求負責櫃檯工作的女性員工須戴隱形眼鏡,男性可戴眼鏡,請問這是違反哪種歧視類型? (A)容貌(B)種族(C)出生地(D)性別
內容推薦
- 11 改善工作壓力的方法,下列何者有誤? (A) 改善工作環境 (B) 學習自我鬆弛 (C) 坦誠傾吐 (D) 毆打老闆。
- 12 由於勞動者的「勞心」與「勞力」,造就成有形或無形的功業,改善了人類的生活,所以勞動環境的本質是以下列何者為中心? (A) 事 (B) 地 (C) 時 (D) 人。
- 13 在道路施工時,為防止工作人員遭車輛撞擊之交通事故,對於出入口之防護措施,下列何者有誤? (A) 設置警告標示 (B) 管制非工作人員不得進入 (C) 工地大門置交通引導人員 (D) 各包商之車輛
- 14 接地之目的為何? (A) 防止短路 (B) 防止感電 (C) 節省電力 (D) 防止絕緣破壞。
- 15 消除靜電的有效方法為下列何者? (A) 隔離 (B) 接地 (C) 摩擦 (D) 絕緣。
- 16 機械裝置失靈、失效的故障,應視為整台機械安全失效,其應採用之措施,下列何者不適當? (A) 停用 (B) 標示 (C) 斷電 (D) 減速。
- 17 制動器的功能為下列何者? (A) 作為送風之用 (B) 機械變速用,如變速齒輪組 (C) 機械停止運轉用 (D) 除去泥土之用。
- 18 下列何者非屬防止搬運事故之一般原則? (A) 採取適當之搬運方法 (B) 以機械代替人力 (C) 以機動車輛搬運 (D) 儘量增加搬運距離。
- 19 輸送帶的使用,要注意下列何者? (A) 切勿使用穀物輸送 (B) 只能處理乾燥性物料 (C) 操作人員必須考取執照 (D) 預防感電、夾捲事故。
- 20 操作車床時,其主要危險為下列何者? (A) 被夾、被捲 (B) 粉塵危害 (C) 火災爆炸 (D) 墜落。
- 21 臨時性開口處使用之覆蓋,表面應漆成什麼顏色並標示「開口注意」等警告訊息? (A) 黑 (B) 綠 (C) 黃 (D) 白。
- 22 灌注、卸收危險物於液槽車、儲槽、油桶等之設備,有因靜電引起爆炸或火災之虞者,應採取之安全措施或去除靜電之裝置,下列何者錯誤? (A) 使用除電劑 (B) 漏電斷路器 (C) 加濕 (D) 接地
- 23 以水為滅火劑,下列何者不是水的滅火效果? (A) 抑制作用 (B) 加成作用 (C) 冷卻作用 (D) 窒息作用
- 24 以下何項對預防近接道路作業人員遭車輛撞擊較有效? (A) 設置路障及指揮人員 (B) 戴安全帽 (C) 加快作業速度 (D) 加強整理整頓。
- 25 屋頂採光罩更換作業,最可能發生的災害類型為下列何項?(A) 火災 (B) 倒崩塌 (C) 墜落 (D) 捲夾。
- 26 施工架何項配件較不具墜落防護功能?(A) 水平踏板 (B) 下拉桿 (C) 制式插鞘 (D) 交叉拉桿。
- 27 下列何者為實施工作場所風險評估之第一步驟? (A) 計算風險等級 (B) 危害辨識 (C) 決定控制方法 (D) 採取控制措施。
- 28 鎘可能引起下列何種病變? (A) 痛痛病 (B) 皮膚病 (C) 白手病 (D) 佝僂病。
- 29 下列何者非屬熱環境所導致之急性危害?(A) 熱衰竭 (B) 白指病 (C) 中暑 (D) 失水。
- 30 化學性危害,下列何者影響最小?(A) 暴露途徑 (B) 毒性物質之濃度 (C) 毒性物質之毒性 (D) 環境溫濕度。
- 31 佩掛背負式安全帶主要目的為下列何者?(A) 防止物體飛落 (B) 幫助平衡 (C) 防止人體墜落 (D) 防止感電。
- 32 使用防毒口罩目的為下列何者? (A) 預防缺氧 (B) 保暖 (C) 美觀 (D) 防中毒。
- 33 口罩濕了就該換,下列何者為其主要理由? (A) 導致更多空氣從側邊進入口罩內 (B) 口罩會溶解而破掉 (C) 口罩變重而佩戴不牢 (D) 口罩外表層黏住粉塵。
- 34 有關防毒面罩吸收罐使用之敘述何者不正確? (A) 對有毒氣體種類有使用限制 (B) 使用時間無限制 (C) 對空氣中氣體濃度有限制 (D) 使用時間有限制。
- 35 使用防塵眼鏡應優先確認下列何者? (A) 遮光度是否適當 (B) 可否防止氣體侵入 (C) 可否遮斷輻射熱 (D) 鏡片有否裂傷、破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