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2. 鑽頭之鑽唇易鈍,發出吱吱聲,可能的原因是
(A)轉速太快
(B)切削劑太多
(C)鑽頭太硬
(D)工件太軟。
(A)轉速太快
(B)切削劑太多
(C)鑽頭太硬
(D)工件太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14286
統計:A(5),B(0),C(1),D(1),E(0)
內容推薦
- 1使用 4 公厘直徑碳棒電弧挖槽其電流是(A)80~150A(B)160~240A(C)250~350A(D)300~550A。
- 1銲接厚鋁板最佳的銲法是(A)TIG 銲法(B)MIG 銲法(C)CO2銲法(D)ES 銲法。
- 1銲接 V 形槽對接表面銲道呈現尖凸狀是因(A)電流太低(B)電流太高(C)電壓太高(D)銲速太快。
- 鑽削時鑽頭折斷,最可能的原因為(A)鑽唇角太大(B)鑽唇間隙角太大(C)進刀太快(D)轉速太高。
- 1為減少銲接變形,薄板銲接宜採用(A)噴灑移行電弧(B)短路移行電弧(C)球狀移行電弧(D)盪弧。
- 1CO2銲接時的電弧電壓大約為(A)15~45V(B)45~60V(C)60~100V(D)100~150V。
- 1利用金屬毛細管作用之結合方式稱為(A)閃光銲(B)鑞銲(C)電弧銲(D)電阻銲。
- 1銲接電弧的移動速度加快時則(A)電弧電壓會降低(B)電弧電壓昇高(C)銲接電流要昇高(D)電弧電壓及電流都不受影響。
- 鑽削時切邊容易崩裂,其原因可能為(A)鑽唇間隙角太小(B)鑽唇間隙角太大(C)鑽唇角太小(D)鑽唇角太大。
- 1CO2銲接為求電弧穩定(A)依銲線大小及銲接電流來設定電弧電壓(B)依鋼板厚度設定電弧電壓(C)依母材厚度設定電流(D)依銲接速度來設定電弧電壓。
內容推薦
- 1以 MIG 銲法銲接,所使用的氣體為(A)氫(B)氧(C)氬(D)氮。
- 1中碳鋼厚板銲接前預熱溫度約(A)50~100℃(B)100~150℃(C)150~260℃(D)260~420℃。
- M10×5 中 5 表示螺紋的(A)節徑(B)外徑(C)牙深(D)節距。
- 1銲接用CO2氣體的水份含量要求應在(A)0.5%以下(B)0.05%以下(C)0.005%以下(D)0.0005%以下。
- 1銲接電流固定時,電弧電壓愈高則(A)銲道寬度愈窄(B)銲道凸面愈高(C)滲透愈深(D)銲道寬度愈寬。
- 1一般俗稱"氣銲"就是(A)氬銲(B)CO2銲(C)氧乙炔氣銲(D)氫氧氣銲。
- 1電弧銲是利用(A)高電壓高電流(B)低電壓低電流(C)高電壓低電流(D)低電壓高電流 來進行銲接。
- 攻絲時,螺絲攻旋進與後退之比例為(A)進 1 圈退 1/4 圈(B)進 1/2 圈退 1/4 圈(C)進 1/2 圈退 1/2 圈(D)進 1/2 圈退 1 圈。
- 手用螺絲攻之第一、二、三攻的主要區別是(A)牙深(B)外徑(C)柄長(D)前端倒角螺紋數。
- 1銲接電流不變時,如改用較細銲線則(A)銲線熔化慢(B)銲線電阻降低(C)熱量降低(D)銲線熔化增快。
- 1鑞銲中之軟銲,其使用溫度是在(A)127(B)227(C)327(D)427 ℃以下。
- 1使用較大電流,較快運行速度,對何種缺陷防止最有效(A)銲蝕(B)夾渣(C)氣孔(D)燒穿。
- 氣銲工作中,氧氣壓力較乙炔壓力(A)低(B)高(C)不一定(D)一樣。
- 1V 形槽第一道滲透銲接,應優先考慮(A)銲縫之間隙(B)銲件之厚薄(C)電壓之大小(D)銲線熔化增快。
- 1建造大樓時鋼的接合方法是(A)軟銲法(B)鑞銲法(C)熔接法(D)鍛接法。
- 1經預熱之厚板銲接時,其層間溫度通常維持(A)較預熱溫度高 200℃(B)較預熱溫度低 100℃(C)預熱溫度以上(D)常溫即可。
- 1製品製成後易因冷縮變形的是(A)熔接法(B)鉚接法(C)鍛造法(D)鑄造法。
- 1低碳鋼銲件完全退火的加熱溫度,一般在鐵碳平衡圖中的曲線上方約 20~40℃處(A)Ac1(B)Ac3(C)Acm(D)Ac4。
- 200. 鋁板的銲接最好採用(A)鑞銲法(B)熔接法(C)壓接法(D)軟銲法。
- 近來,臺灣地區已從____進展到____,在這個過程中,家庭的結構與功能有很大的轉變。
- 消耗性電極是指(A)母材(B)銲線(C)鎢棒(D)電線。
- 老師將甲、乙兩班的數學段考成績製成盒狀圖如下: 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兩班的平均數相同 (B)兩班的學生數相同 (C)甲班的四分位距比乙班小 (D)甲班的成績分布範圍比乙班小
- 關於資料壓縮技術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 霍夫曼碼( Huffman Coding )屬於失真壓縮(B) MP3 ( MPEG-1 Audio Layer 3 )用於壓縮聲音資料,屬於非失真
- 角銲的銲接面至根部之距離稱為(A)腳長(B)喉深(C)銲趾(D)間隙。
- 銲口開槽設計中採用 X 形槽之優點是(A)省工省料(B)美觀(C)增加強度(D)防止燒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