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虎丘,中秋遊者尤盛。士女傾城而往,笙歌笑語,填山沸林,終夜不絕。遂使丘壑化為酒場,穢雜可恨。  予初十日到郡,連夜遊虎丘。月色甚美,遊人尚稀,風亭月榭間,以紅粉(1)笙歌一兩隊點綴,亦復不惡。然終不若山空人靜,獨往會心。嘗秋夜與弱生(2)坐釣月磯(3),昏黑無往來,時聞風鐸(4)及佛燈隱現林杪(5)而已。  又今年春中,與無際舍姪偕訪仲和於此。夜半月出無人,相與趺坐(6)石台,不復飲酒,亦不復談,以靜意對之,覺悠然欲與清景俱往也。  生平過(7)虎丘,才兩度見虎丘本色耳。友人徐聲遠詩云:「獨有歲寒好,偏宜夜半遊。」真知言哉!注釋:(1)紅粉:歌女。 (2)弱生:人名。(3)釣月磯:位於虎丘山頂。(4)風鐸:鐸,一種大鈴鐺,在古時是宣佈教化用的。風鐸,懸在殿塔簷下的鈴,風動會響,聲如鐵馬。亦稱「風鈴」。(5)杪:音ㄇㄧㄠˇ,指樹木尖端。(6)趺坐:趺,音ㄈㄨ。趺坐,兩腳盤腿打坐。(7)過:造訪。李流芳〈遊虎丘小記〉
39.依作者所述,一般人多於何時遊虎丘?而遊虎丘的「一般人」所指應為何人?
(A)中秋節之前/打扮入時的女子們
(B)中秋之夜/上層社會的男男女女
(C)春天的夜裡/倡優女妓
(D)仲春之夜/身旁好友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