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以下短文,並回答 30~31 題:
      詩者,志 1 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言為詩。情動於中 2 而形 3於言,言之不足,故嗟嘆 4 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 5之;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發於聲 6,聲成文 7謂之音。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 9;亡國之音哀以思 10,其民困 11。故正 12 得失,動 13 天地,感 14 鬼神,莫近於詩。先王以是經 15 夫婦,成孝敬,厚 16 人倫,美 17 教化,移 18 風俗。故詩有六義 19 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
       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 20 上,主文而譎諫 21,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故曰風。至於王道衰,禮義廢,政教失,國異政 22,家殊俗 23,而變風變雅 24 作矣。國史 25 明乎得失之跡,傷 26 人倫之廢 27,哀 28刑政之苛 29,吟詠情性,以風其上,達 30 於事變,而懷 31 其舊俗者也。故變風發乎情,止乎禮義。發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禮義,先王之澤也。                       《 毛詩.詩大序》

註:
1.志:意向,是指人的思想感情。 2. 中:內心,心中。 3. 形:表現,顯現。 4. 嗟歎:感歎惋惜。 5. 永歌:引聲長歌。6.聲:聲音,指古代五音:宮、商、角、徵、羽。 7.文:由五音和合而成的曲調。 8.乖:反常。 9.思:幽思 10.困:痛苦困頓 11.正:矯正。 12.動:驚動。 13.感:感動。 14.經:使歸於正道。 16. 厚:使敦厚。 17. 美:使淳美。 18. 移:改變。 19.六義:六種形式20.刺:委婉含蓄地批評、勸告。 21.主文而譎諫:假借對事物的形容以寄寓規諫。 22.國異政:諸侯國各自為政。 23.家殊俗:各家風俗不同。 24.變風變雅:時世由盛變衰時期的作品。 25.國史:王室的史官。 26.傷:感傷。 27.廢:淪喪。 28.哀:哀痛。 29.苛:苛刻。 30.達:通達。 31.懷:感懷。

30. 根據本文,下列關於<風>的敘述何者正確?
(A)「發乎情,止乎禮義」-先秦大多百姓率性質樸,<風>的內容幾乎不太講究禮義。
(B)「上以風化下,下以風刺上」-執政者用<風>教化人民,人民則用<風>勸諫執政者。
(C)「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風>的作者皆為權高位重的貴族,以<風>訓斥管理人民。
(D)「先王以是經夫婦,成孝敬,厚人倫,美教化,移風俗。」-<風>所描寫的內容範圍也許很廣,但目的都只是要闡述夫妻相處的重要性。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