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4.關於各消化構造與其功能之配對,何者正確?
(A)甲–消化澱粉之主要場所
(B)丁–吸收水分之主要場所
(C)戊–吸收養分之主要場所
(D)壬–排泄之主要場所。
(A)甲–消化澱粉之主要場所
(B)丁–吸收水分之主要場所
(C)戊–吸收養分之主要場所
(D)壬–排泄之主要場所。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題組】何種消化管可分泌消化液?(A)乙丁(B)甲己(C)丙庚(D)丁戊。
- 關於函數y=3sin(-2x+π)+1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最大值為3(B)最小值為-3(C)週期為π(D)週期為
- 【題組】若甲為2014年所形成的環紋,則丙所形成的年份為何?(A)2013年(B)2015年(C)無法判斷。
- 【題組】有關年輪的敘述何者錯?(A)可用來計算樹木的年齡(B)可反應生長時的氣候狀況(C)只要有形成層均可形成年輪(D)一粗一細的環紋合計一年。
- 下列各圖形的期,何者與其他三者不同?(A) sin θ(B) |sinθ|(C) tan θ(D) |tan θ|
- 已知0<θ<90°,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cos θ<sec θ(B)sin θ<tan θ(C)sin θ<cos θ(D)sine θ<csc θ
- 下列敘述中,何者錯誤?(A)△ABC中,cos(AtB)=cosC (B)△ABC中,sin(AtB)=sinC(C)△ABC中,tan(AtB)=-tanC(D)△ABC中,
- 已知點P(sinθ,tanθ)在第二象限,求 不可能在哪一個象限?(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
- 【題組】此反應所合成之葡萄糖可轉換為何種物質貯存?a.澱粉;b.蛋白質;c.脂質(A)a (B)b (C)c (D)abc
- 【題組】具有細胞核可作為親子DNA鑑定的成分為何?(A)甲(B)乙(C)丙(D)丁。
內容推薦
- 已知0<θ<2π,且滿足方程式4sin2θ-7sinθ+3=0的θ值有幾個?(A)0個(B)1個(C)2個(D)3個
- 【題組】A、B部位於滴加碘液後的顏色變化為何?(A)A–黃褐色;B–藍黑色(B)B– 黄褐色;A–藍黑色(C)A–淡藍色;B–橙色(D)A–紅色;B–淡藍色。
- 【題組】此實驗之目的在證明光合作用需要何種條件才能進行?(A)葉綠素(B)水分 (C)光(D)二氧化碳。
- 【題組】流入腦部之血液是由何腔室所送出?(A)甲(B)乙(C)丙(D)丁。
- 如圖,若 ,則m+n=? (A)-5 (B)0(C)5 (D) 10
- 【題組】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魚頭在美君的右方(B)以管徑粗細判斷血管種類最準確(C)應以溫水沾溼棉花蓋住魚鰓以保溫(D)此為置於解剖顯微鏡下所觀察之畫面。
- 【題組】若一小時後,將芹菜葉柄橫切可看見的情形最有可能是以下何者? (A) (B) (C) (D)
- 【題組】具有葉綠體可行光合作用的為何?(A)甲、乙(B)乙、丙(C)乙、丁(D)乙、戊。
- 【題組】測量脈搏的血管為何?(A)甲(B)乙(C)丙(D)都可以。
- 【題組】淋巴最後會注入何種血管,重新回歸血液循環中?(A)甲(B)乙(C)丙(D)都可以。
- 【題組】關於微血管之敘述,何者正確?(A)直徑約為0.008釐米(B)管徑幾乎和紅血球的大小相當,因此紅血球無法通過(C)血液流向為小靜脈→微血管→小動脈(D)微血管富彈性可承受壓力。
- 在 OSI 模型中,負責資料傳輸錯誤偵測的是在(A)網路層(B)資料連結層(C)實體層(D)傳輸層。
- 某書摘錄:「近七十年了/氤氳的中/仍有許多枯半/在花岡山上龜裂的泥層中/猶抱著遗憾/哀泣依舊/與濁水溪的滾滾流水/傳唱成賽德克的悲歌」關於這段詩句描述的事件,以下各項錯誤的是?(A)發生時地:西
- 某一天〈臺灣日日新報〉的社會版面出現下列的新聞標題(甲)灣實施米肉等物資配給制度(乙)年輕貌美的張秀枝被騙到南洋淪為慰安婦(丙)臺中的林炳煌改名為小林太郎並被黴召前往東北。請問此三則新聞最可能發
- 西元1915 年的吧事件,有195位臺灣人被逮捕。其中遭到起訴的有148人,而被判處死刑者高達915 人,實際被處死刑的有135 人,使此一事件震撼海內外。請問此抗日事件帶來哪一重大影響?(A)
- 表(一)為台灣歷史上不同時期對原住民的管理辦法。若依年代先後順序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B)甲丙丁乙(C)丙甲乙丁(D)丁乙甲丙。
- 西元1920 年,某人在法院受審時的答書中指出 製糖社極榨取蔗農們的膏血,以致農民赤貧如洗,會社中的勞動者,一日勞動的報酬,不能維持家計,其修的生活,令時常目擊的我,感到無限傷心,為此決定加入組
- 花花在觀看「臺灣吧~臺灣的内地在哪裡?」影片中提到「1921年日本公布『法三號』,規定日本内地的法律適用於臺灣;同時公布<新臺灣教育令>,標榜取消日教育上的差別待遇。」請問此時日本治
- 西元1899 年至 1918 年,張丽俊先生擔任台中州原地區保正,他的作品《水居主人日記》是臺灣目前唯一由保正當事人所留下的資料,歴史值豐富。請問:若要更詳細瞭解日治時期保甲制度,下列哪一項是可
- 西元1935年,日本為展現治灣的成績,故在台舉辦「始政四十周年紀念台灣博覽會」。展覽會中有個「船舶館」,展示的重點是呈現臺日之間的船運路線與海運事業的發展。試問:若當時旅居日本的臺灣僑民想回臺北
- 西元1940年,在曾出版得書籍中敘述了西元1895年國政府對進行鎮壓行動,書中還建議這種經驗可以應用到中國殖民活動上這本書的書名最有可能是?(A)熱蘭遮城日誌(B)台灣行政長官公署日記(C)東印
- 西元1941年《台灣日日新報》出:位於大共圈的中心點,被稱為南進基地,.......往南!往南!必須企劃沿著黑潮的一大民族運動」文中指的大東共圈指的中心點何地?(A)朝鮮(B)滿洲(C)日本(D
- 日治時期,後藤新曾灣擔任民政長官,他認為:「治理臺灣的方式絕對不是把成功的日本經驗套在台灣人民身上我們以生物上的比目魚為例,比目魚的兩眼長在身體的同一邊,若你一定要把比目魚的眼晴改裝在身體的兩邊
- 「灣文學之」和<灣通史十首之-詩寫道:「旗中黃虎尚如生,建共和怎不成。」試問:上述詩描述的内容與何歷史背景有關?(A)抗議中法戰爭時,清朝政府棄守灣(B)甲戰爭後,反對日本接收台灣(C)反
- 表(二)為台灣日治時期鐵路建設的部分整理表。根據此表內判斷,興築這些山線鐵路的原因為何? (A)強化西部鐵路交通的連接 (B)推動臺灣內山的工業革命(C)進行山林資源的經濟搾取 (D)實施山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