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02. 發明週期表的門得列夫化學教室牆上,都會掛元素週期表,這張表把過去認為互不相關的元素統一起來,對於化學的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而發明週期表的,就是俄國的天才科學家——門得列夫。 1834年2月7日,門得列夫出生於西伯利亞,由於幼年喪父,由母親獨自撫養,所以學習歷程相當困苦。門得列夫曾前往巴黎、海德堡深造,學成歸國之後,便出任聖彼得堡大學的化學教授,很快的,門得列夫就在化學教育界占有一席之地。在當時的社會中,化學還是一門粗淺的學問,學習的內容只局限於化合物相加,會發生何種反應,至於原因則沒人能夠了解。門得列夫深信元素的反應作用有一定的規則,它們的性質與變化一定具有系統,基於這樣的想法,於是他把在當時已經發現的63種元素個別記錄在撲克牌大小的紙卡上,反覆研究彼此的關係。原子量在當年是一個熱門的話題,門得列夫在聽過義大利頂尖化學家坎尼札羅對原子量原理的演講之後,一直相信原子量與元素之間具有某種關連,他在化學元素牌上標明各種物質的特性與相對原子量等訊息。經過許久的推敲,門得列夫發現,將元素按原子量的大小水平排列,再把性質相同的元素垂直排列成一行,元素之間就會出現規律。門得列夫由元素週期表上的空格,預言了一些尚未被發現的元素,並且推論出這些元素的性質,舉例來說,他認為應該有一個性質與「矽」相似的物質存在,而在1886年,「鍺」的發現證實了這個假設。  門得列夫把自己的發現,以口述的方式請速記員尼基金整理成文,完成了《化學原理》這本大作。1907年門得列夫逝世,享年73歲,當時,他的學生手拿巨型元素週期表,組成送葬隊伍,以推崇他的成就,後人稱他為「週期表之父」。 (節選自門得列夫之夢-從煉金術到週期表)
4. 門得列夫著迷於「原子量」,是受到何人的影響?
(A)尼基金
(B)母親
(C)聖彼得堡大學的化學教授
(D)坎尼札羅。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