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 「乾杯,千山萬水今解放,熾烈五星紅旗迎風揚,天安門上毛主席頻揮手;瞬霎之間歷史轉動世紀。天安門,您莊嚴又雄偉,您渡過百年戰爭的風風雨雨,化身千萬人的狂喜……瞧,花兒萬紫千紅塗大門,瞧,輝映三面紅旗的搖曳,斢露春風,門前踏步聲,永遠向前走,命令我們服從。聽,聽,就要淹沒變節者的喧囂。」試問以上的政治文宣的年代在何時?
(A)1920年代
(B)1940年代
(C)1960年代
(D)1980年代。
(A)1920年代
(B)1940年代
(C)1960年代
(D)1980年代。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25
統計:A(0),B(0),C(5),D(3),E(0)
內容推薦
- ( )清末中國面臨內憂外患的困境,雖曾欲變法以圖強,但仍無法阻止藩屬的喪失,天朝上國的形象日益崩解,下列藩屬依其喪失的先後順序排列(甲)朝鮮(乙)琉球(丙)緬甸(丁)4越南,何者正確? (A)
- (甲)超英趕美;(乙)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丙)改革開放、搞好經濟;(丁)破四舊、立四新。上述政治口號依時間出現的先後順序,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丁 (B)乙丁甲丙 (C)甲丁乙丙 (D)
- 有兩份美國外交文件,內容如下:資料一:一件總統咨文宣示:「我們尊重西歐諸國在西半球的殖民地,但對於已經宣布獨立,並經我國承認的國家,西歐諸國如果要予以干涉的話,我們認為他將危害美國的和平與幸福
- 2 . 「它是一場有組織的全民運動,不僅組織起了人,還組織人的情感。它是一場空前的大騙局,狂熱青年是最大受害者」、「這是一個奇特的時代,任何人都是社會的犧牲品,個人的聲音被淹沒了,喪失了自我,由此成為
- 【題組】此人所處的年代有何特色? (A)土地私有制變為土地公有制 (B)貴族地位世襲變為布衣卿相之局 (C)思想由多元並起變為單一學術 (D)權力中心由各國諸侯轉為周天子
- ( )凱翔以李鴻章的生平為歷史報告的主題,下列何者不是李鴻章的事蹟? (A)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B)成立臺灣民主國 (C)推動自強運動 (D)簽訂馬關條約。
- 有首詩中提到「紅旗捲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鞕。為有犧牲多壯士,敢教日月換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請問下列哪一個口號與此詩描述的情境相關? (A)工業學大慶、農業學大寨 (B)人有
- 某位中共領導人說:「我們的現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鑑外國經驗,……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
- ( )附圖的漫畫是諷刺列強租借港灣,加速侵略中國的事件。請問:這應該是發生在哪個年代?3(A)西元1840年代 (B)西元1860年代 (C)西元1880年代 (D)西元1890年代。
- (一〉阿榮參加寶中聯歡會歌唱大賽,演唱高難度歌曲《子曰》,歌詞如下:「○○的中心思想是個仁,仁的表現是,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他勿施於人,如以仁為本體,表現在具體的行為上,Come o
內容推薦
- 二十世紀時,中國發生過兩次澎湃的青年運動:1919年的「五四運動」與1989年的「六四民運」。兩個運動發生的歷史背景有異,卻抱持某些相同的目標。這些相同的目標主要是什麼? (A)啟蒙與救亡 (B
- ( )宋朝王安石與清朝康有為的變法,其所以失敗,都曾受到什麼因素的影響? (A)新法朝令夕改 (B)守舊人士的反對 (C)外國勢力的阻撓 (D)領導人的知識不足。
- ( )承上題,恩賜根據上圖精心製作了一個表格,整理各國於中國瓜分取得的勢力範圍。可是,似乎只有一個地方正確。請問:正確的為何? (A)丁 (B)丙 (C)乙 (D)甲。
- 章詒和在其著作《往事並不如煙》中,描述她的父親有一段話:「依我看,老毛動的這個念頭,內因是源于他的帝王思想,就怕人家搶了他的金交椅。外因是有感于蘇聯的現實,看到史達林死後出了一個赫魯雪夫,他就憂
- 二十世紀某史家撰文考證:唐高祖李淵起兵之初,曾向突厥借兵並且稱臣,才得以迅速進入長安,建立政權。這位史家指稱李淵「初雖從之,終將反之」。後來,有人認為這位史家描述的情節,頗有影射「時事」的意味
- 關於兩岸的經貿關係,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六四天安門事件後,臺商前往中國投資的腳步一度趨緩 (B)南巡後,臺商湧至廣大腹地投資,並跨足中國大陸新興的服務業部門 (C)至2005年為止,中華民
- ( )俄羅斯在清朝末年不費一兵一彈,蠶食鯨吞了中國東北及西北領土,其中有一條約占據了中國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是清末中國領土喪失最多的條約,此條約為?(A)北京條約 (B)天津條約 (C)
- ( )1880 年,發明家愛迪生在美國門洛帕克小鎮的研究所裝設了五百個碳絲電燈,轟動震撼直達歐洲,歐洲各國工程師不惜遠渡重洋,親自去目睹這個如神蹟的發明。不久之後,臺灣居民也首次聚在臺北城內,
- 中國於西元前3世紀時,人民面臨如下圖的轉變,此種轉變的關鍵史事為何? (A)商鞅變法 (B)秦始皇改制 (C)倉頡造字 (D)齊桓公尊王攘夷
- 西周的封建制度嚴明,下列何者錯誤? (A)階級可分貴族、平民和奴隸 (B)身分世襲 (C)土地為貴族所有 (D)貴族包括天子、諸侯和大夫三個層級
- 周公東征為西周時發生的歷史大事,對西周政權與勢力的維持有重大的影響,關於周公東征的敘述,下列何者不正確? (A)東征發生在周成王在位時 (B)東征的背景是管叔、蔡叔叛變 (C)東征的結果成功,導
- ( )電影「投名狀」描述的背景為清末太平天國之動亂,片中的戰爭場面讓人感受到戰火的無情,軍隊在進攻時不斷大喊「搶錢、搶糧、搶娘們!」更顯現戰爭的可怕,請問太平天國之所以造成如此重大影響,是因為
- ( )李祥禎在清末曾經擔任某位英國領事的中文翻譯,不但通曉外文,而且對西洋事情有許多獨到的見解。請問:李祥禎在清末有可能就讀哪一所學校,才培養出他這樣的能力?(A)北京大學 (B)同文館 (C
- 史前時代,中國文明起源呈現下列何種形式? (A)僅在黃河流域有文明的出現 (B)長江流域是中國古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 (C)中國東南沒有出現古文明 (D)中國文明的起源為多元並立
-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三寶」之一的「毛公鼎」,腹內刻有500字金文冊命書,字數為舉世銘文青銅器中最多,其書法也是金文中最高等級,故為外國遊客必定造訪文物,請問哪些朝代是使用青銅器的鼎盛時期,因
- 1979年初,魏京生等知識份子掀起「北京之春」,試問其性質為? (A)鄉村建設運動 (B)促進北京市容美化運動 (C)提倡民主人權運動 (D)呼籲全球重視暖化的環保運動
- ( )康有為曾上奏:「觀大地諸國,皆以變法而強,守舊而亡。……以皇上之明,觀萬國之勢,能變則全,不變則亡,全變則強,小變仍亡。」請問:康有為所謂的「變」,是指在哪一方面的變革? (A)船堅炮利
- ( )有位史家說:「西元 1840 ~ 1895 年是近代思想大變局的序幕,西元 1895 ~ 1911 年是近代思想大變局的正式揭幕。」也因此清廷自覺「天朝」威望受到嚴重的衝擊,「朝野」從此
- 秦始皇修築萬里長城的目的,是為了防禦哪一外族的入侵? (A)匈奴 (B)突厥 (C)犬戎 (D)蠻夷
- 關於戰國時代的外交風雲與策略,下列分析何者正確? (A)張儀的「連横」政策,目的是瓦解六國的抗秦 (B)蘇秦的「合縱」政策奏效,最後終因六國團結一致而打敗秦國 (C)范雎的「遠交近攻」政策是為了
- (甲)勤工儉學;(乙)二萬五千里長征;(丙)三次下臺二度遭到鬥爭;(丁)香港主權回歸;(戊)一胎化政策。以上幾個名詞皆與中國現代史上某位重要的人物有關,根據線索,這位人物應是 (A)鄧小平 (
- ( )中國每朝選才任官的制度不盡相同,而科舉考試發展歷史最悠久,請問此制度起源於何時?(A)明朝 (B)宋朝 (C)唐朝 (D)隋朝。
- ( )關稅是一種可以保護自己本國工商業的一種手段,中國長期以來仰賴外國人協助打理關稅,影響中國經濟自主權,是從哪一件事以後? (A)外國人平定太平天國之亂 (B)清廷推動自強運動 (C)鴉片戰
- 老師在講解先秦諸子百家的思想與哲學課程時,舉例說明:有一位思想家講了一個故事,故事中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夢醒後不知蝴蝶是我,還是我是蝴蝶,這位喜歡用寓言故事來闡述人生哲學的思想家是何人? (
- 以下是有關中國大陸繪畫藝術發展的三段描述:(甲)這期間,除了政治宣傳繪畫,其他藝術探索均處於休克狀態,畫家林風眠遭受迫害,被打為「黑畫家」,許多作品被毀,中國藝術經歷了一場空前浩劫。(乙)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