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題組二:下列四段引文皆是作家藉景色來抒發其意的文字,請據以回答 18 題甲、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叉於晴朗的天空中,而遠處有一二風箏浮動,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故鄉的風箏時節,是春二月,倘聽到沙沙的風輪聲,仰頭便能看見一個淡墨色的蟹風箏或嫩藍色的蜈蚣風箏。還有寂寞的瓦片風箏,沒有風輪,又放得很低,伶仃地顯出憔悴可憐模樣。但此時地上的楊柳已經發芽,早的山桃也多吐蕾,和孩子們的天上的點綴相照應,打成一片春日的溫和。我現在在哪裏呢?四面都還是嚴冬的肅殺,而久經訣別的故鄉的久經逝去的青天,卻就在這天空中蕩漾了。乙、……中年婦人,穿件白色細麻布舊式大袖衣服,拿把宮扇,樸素不華的在菜園外小溪邊站立納涼。侍立在身邊的是穿白綢短衣褲的年輕男子。兩人常常沉默著半天不說話,聽柳上晚蟬拖長了聲音飛去,或者聽溪水聲音。溪水繞菜園折向東去,水清見底,常有小蝦、小魚,魚小到除了看玩就無用處。那時節,魚大致也在休息了。動風時,晚風中混有素馨蘭花香和茉莉花香。菜園中原有不少花木的。在微風中掠鬢,向天空柳枝空處數點初現的星,做母親的想著古人的詩歌,可想不起誰曾寫下形容晚天如落霞孤鶩一類好詩句。又總覺得有人寫過這樣恰如其境的好詩,便笑著問那個男子,是不是能在這樣情境中想出兩句好詩。……丙、這真是大自然的神秘的原則,造物主的微妙的工夫!陰陽潛移,春秋代序,以及物類的衰榮生殺,無不暗合於這法則。由萌芽的春「漸漸」變成綠蔭的夏,由凋零的秋「漸漸」變成枯寂的冬。我們雖已經歷數十寒暑,但在圍爐擁衾的冬夜仍是難於想像飲冰揮扇的夏日的心情;反之亦然。然而由冬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夏,由夏一天一天地、一時一時地、一分一分地、一秒一秒地移向冬,其間實在沒有顯著的痕跡可尋。丁、作客山中的妙處,尤在你永不須躊躇你的服色與體態;你不妨搖曳著一頭的蓬草,不妨縱容你滿腮的苔蘚;你愛穿什麽就穿什麽;扮一個牧童,扮一個漁翁,裝一個農夫,裝一個走江湖的桀蔔閃,裝一個獵戶;你再不必提心整理你的領結,你盡可以不用領結,給你的頸根與胸膛一半日的自由,你可以拿一條這邊顔色的長巾包在你的頭上,學一個太平軍的頭目,或是拜倫那埃及裝的姿態;但最要緊的是穿上你最舊的舊鞋,別管他模樣不佳,他們是頂可愛的好友,他們承著你的體重卻不叫你記起你還有一雙腳在你的底下。這樣的玩頂好是不要約伴,我竟想嚴格的取締,只許你獨身;因爲有了伴多少總得叫你分心……(〈翡冷翠山居閒話〉)
關於上述四段引文文意,下列敘述何者有誤?
(A)甲篇描寫之景物,美好與晦暗交雜紛呈,並以此呈現文中主人翁現實與心靈時空錯置的不安感受
(B)乙篇呈現出一種在真實生命及生活中,感受到大自然悠然平實之美無所不在的況味
(C)丙篇作者藉由深度哲思,以映襯及層遞的方式,使抽象的「漸」變得具體可感
(D)丁篇藉由描繪大自然令人自在神往,來透顯出其欲控訴人間充滿桎梏的文章真正主旨。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