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0. 歷史老師提出問題說:「康熙 23 年,清廷最初僅同意開放鹿耳門與廈門進行貿易;乾隆年間陸續開放鹿港、八里坌為對渡港口;到最後因某事件開放淡水、雞籠、安平、打狗為通商口岸。台灣的貿易港口從單一出口的鹿耳門,演變成四口通商,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要同學思考原因,以下哪位同學的推測最不符合史實?
(A)起初漢人主要活動範圍在南部,所以僅開放鹿耳門
(B)隨著貿易量與移民的增多,先開放八里坌再開放鹿港
(C)艋舺、鹿港與府城和對渡港口往來,而形成市街
(D)清廷敗於對外戰爭,被迫簽訂條約才開放四口通商
(A)起初漢人主要活動範圍在南部,所以僅開放鹿耳門
(B)隨著貿易量與移民的增多,先開放八里坌再開放鹿港
(C)艋舺、鹿港與府城和對渡港口往來,而形成市街
(D)清廷敗於對外戰爭,被迫簽訂條約才開放四口通商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 保君作「光與光合作用」的實驗,如右圖,A 為覆蓋鋁箔區,B 為未覆蓋區,實驗步驟共有下列幾點:(甲)滴加碘液、(乙)滴加本氏液、(丙)酒精中隔水加熱、(丁)在水中漂洗、(戊)以鋁箔包裹葉片、(己
- 取三個相同規格的燈泡,將 B、C 燈泡並聯後再和A 燈泡串聯,並接上 9 伏特的電池,如附圖所示。若 A 燈泡測得的電壓為 6 伏特,則 B 燈泡的電壓應為多少伏特? (A)5 (B)3
- ( )圖為小豪某次考卷的部分內容:利用右表中甘油的相關資訊,計算出100mL的甘油由25°C加熱至55°C所吸收的熱量為多少? 此題小豪答錯,老師要他回去訂正,則他只需修改第一行算式中的哪一個
- ( ) 部分市售的防蚊產品以「敵避」為主要成分,「敵避」分子式為C12H17NO,熔點為-℃,沸點為℃,是一種具有驅蚊功效的物質。在常溫常壓下,「敵避」應屬於下列何種物質? (A
- 地理老師上課的時候,介紹某國際性經濟組織的概況,下圖是此組織會員國的分布圖。請問此組織最可能是? (A)EU (B)WTO (C)APEC (D)OPEC。.
- 一個質量為 2 公斤的物體在光滑水平面上同時受到甲、乙、丙三力作用,如附圖所示,甲力水平向左 10 牛頓,乙力鉛直向下 3 牛頓,丙力水平向右。三力作用期間,物體水平向左移動 4 公尺,合力對此物
- ( )從冰箱冷凍室取出的冰塊,周圍常會出現白煙,主要是因為何種原因所造成? (A)冰的昇華現象 (B)空氣中的水氣遇冷凝結 (C)冰塊熔化後蒸發 (D)空氣分子遇冷凝固。
- ( )某冬天,玉峰開門時,感覺金屬門把冰冷;他再將手按在木桌上,感覺不像金屬門把般冰冷;當他從抽屜中拿出保麗龍,手接觸保麗龍的感覺比前兩者溫暖。若玉峰皆在室溫下接觸金屬門把、木桌及保麗龍,根據
- ( )下列關於熱的敘述,何者正確?(A)熱傳播是由比熱大的物體傳到比熱小的物體 (B)光可以在真空中傳播,但熱須藉由介質才能傳播 (C)當不考慮散失熱量且兩杯水的質量相同時,20℃和 80℃的
- ( )洛娜將常溫常壓下的某些元素物質分為兩類,已知分類結果中一組有「汞、溴、氧」,另一組有「硫、矽、磷」,請問她最可能依何種規則來分類? (A)是否具有導電性 (B)是否以固態存在 (C)是否
內容推薦
- 台灣◇屬性的改變反映台灣移民社會的轉變,從唐山過台灣的海神信仰,到護佑漁民、保護農民、到庇佑全民,◇信仰正呈現漢人拓墾台灣的歷程,也顯現台灣社會型態的變遷。從文中來看,◇應為臺灣的何種信仰?(
- 在旭做報告時,討論某個主題,並找了一篇社論,內容如下:「大部分的台灣人祭祀的對象多是○○○以後的祖先們,每個家族都有各自的○○○。至於族譜裡古早的□□□們,對後世的台灣子孫而言,似乎沒有像○○
- 有關地震消息的播報,哪一種播報方式是對的? (A)震源位於恆春外海西南方5 公里處 (B)震央位於地表下100公里處 (C)中央氣象局測得地震規模為0 (D)高雄的地震強度為11。
- 有關地震震源與震央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震源為地震時地面搖晃的程度 (B)震央為岩層出現斷裂錯動之處 (C)震源必位於地面 (D)震源為岩層出現斷裂錯動之處。
- 圖片為瑞港公路的終點。該路原為 1877 年修築的「奇美古道」,順著秀姑巒溪橫越海岸山脈,道路開闢起點為花蓮縣瑞穗鄉。因(甲)劉銘傳開始在臺推行(乙)開山撫番,清兵與當地的(丙)阿美族人爆發衝
- 三、題組題:(每格2分,共20分) 請在閱讀下列敘述後,回答下列問題: 西元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地方由於板塊活動,發生規模0的大地震。地震震央位於宮城縣仙台市外海的太平洋海域,
- 對臺灣地質構造而言,下列描述何者為錯誤? (A)臺灣位在歐亞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 (B)中央山脈目前仍在緩慢長高之中 (C)臺灣以中央山脈為界,以東屬菲律賓海板塊,以西屬歐亞板塊 (D)在墾
- 如圖(十五)輸入為正弦波之放大器,示波器觀察輸出電壓的負半週有失真現象。若要避免此失真,應做下列何種調整? (A)降低 R1(B)降低 R2(C)增大 RC(D)降低 RE
- 甲、乙兩人用棍子合扛 60 公斤重的重物,重物掛在正中間,棍子長 4 公尺(棍子重量不計),如果甲扛著棍子最前端,且最多可扛 20 公斤重,則乙應在距最後端幾公尺處扛著棍子,方能使棍子保持水平平衡
- 【題組】35)實驗結果,圖中的 B 部分應該是呈現何種顏色? (A)白色 (B)綠色 (C)黃褐色 (D)藍黑色。
- 某人施 5 牛頓的力推動 2 公斤的物體,在一粗糙水平面上等速前進了 10 公尺,再沿同路線將物體等速推回,則此人共作功多少焦耳?(設 g=8 m/s2) (A)0 (B)50(C)100
- 下圖是西亞地區某阿拉伯國家簡圖,關於這個國家的敘述何者錯誤? (A)位於兩河流域,有肥沃月灣之稱 (B)屬地中海型氣候,產葡萄及橄欖(C)石油產量豐富,為OPEC的會員國之一 (D)曾經為了石油
- 歐洲緯度偏高,過去冰河時期大部分土地均被冰河覆蓋,至今殘留許多冰河地形。請問下列哪些特徵與冰河侵蝕最不相關? (A)北歐峽灣地形發達 (B) 希臘多谷灣式海岸 (C)阿爾卑斯山多天然交通孔道 (D
- 清代臺灣在一場民變過後,皇帝為了紀念此事,一方面將諸羅改名為嘉義,一方面在府城外豎立了九座紀念碑。請問︰這位皇帝所慶祝的是順利平定哪場民變?(A)郭懷一事件 (B)朱一貴事件(C)林爽文事件
- 取 5 個規格相同的燈泡 A、B、C、D、E,連接如附圖,則 5 個燈泡發亮的程度為何? (A)A=B=C=D=E (B)A>B>C>D>E (C) C=D=E>A=B (D) C=D>E>
- 真理大學校史館,原為「理學堂大書院」,是臺灣清帝國時期的傳教士為透過教育宣揚教義而興建的。關於該書院的敘述,何者錯誤?(A)「理學堂大書院」又名牛津學堂(B)此為宣揚基督教的傳教方式之一(C)
- 清代的台灣商人為維護利益,避免惡性競爭,成立一種貿易組織。有的以貿易地作為名稱,隨著商業發展,經營同類商品的商人也成立相關的貿易組織,此種組織被稱為?(A)行郊 (B)洋行 (C)商會 (D)
- 《噶瑪蘭廳志》曾紀載:「閩粵分類之因,起於匪人。其始小有不平,一閩人出,眾閩人從之;一粵人出,眾粵人和之;不過交界慮擄禁爭狠,而閩粵頭家,即通信於同鄉,備豫不虞。……匪人乘此,播為風謠,鼓動全
- 阿土哥是清康熙時期的泉州人,聽人家說臺灣未開發的土地廣大、工作機會多,決定到臺灣打拼。他來到臺灣,可能有怎樣的遭遇?(A)多數平原地區已被開發,他只能依循法規前往深山進行開墾(B)政府主張土地
- 「新北市的十八王公廟,是以石門阿里磅的練姓血緣聚落為中心的庄頭公廟。相傳當時海難的『水流屍』就是被當地練姓居民所發現收埋,後來十八王公的管理似乎亦由祖籍福建汀州客裔『練姓』家族所擔任。」請由內
- 「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一個某,卡贏三個天公祖」,此兩句俗諺反映清帝國時期臺灣社會的何種現象?(A)由天公祖得知,應是反映在地信仰之事(B)強調男尊女卑的漢人社會(C)學習平埔族母系社會的社
- 清帝國統治時期,漢人不斷越過番界開墾,壓縮原住民的生活空間,常導致對立衝突,最後迫使原住民向他處遷徙。關於原住民族遷徙狀況,何者敘述正確?(A)當時遷徙以高山族為主(B)部分西拉雅族移往花蓮、
- ◎題組:請依文章回答第 33~34 題。 1858 至 1860 年,清廷因某場戰役簽下條約,列強希望台灣開港通商的願望終於達成。在條約下,中國長江沿岸及台灣各港口開設商埠。1860 年對台灣是個分水
- 【公民科】民主社會尊重多元意見,同時也需要透過法律來約束行為,下列關於學生在學校的權利與責任,何者正確?(A)《教育基本法》規定人民有受教育的權利與義務。(B)《憲法》明定教師可以適度體罰學生
- 依據《會議規範》,下列屬於何者的職權?◆ 賦予參加人員發言地位◆ 維持會場秩序◆ 宣布表決結果(A)主席 (B)司儀 (C)班導 (D)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