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6.此張天氣圖最可能是下列哪一個月分的資料?
(A)一月
(B)六月
(C)七月
(D)九月
(A)一月
(B)六月
(C)七月
(D)九月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下列「」內的注音寫成國字後,何組字形相同?(A)喜上眉「ㄕㄠ」/樹「ㄕㄠ」 (B)情有獨「ㄓㄨㄥ」/ 暮鼓晨「ㄓㄨㄥ」(C)美「ㄌㄨㄣˊ」美奐/語無「ㄌㄨㄣˊ」次 (D)「ㄏㄠˊ」雨成災/「ㄏㄠˊ
- (二)彥如最近以「大航海時代的臺灣」為主題做一份報告,她想要了解十七世紀各國在臺灣競爭的情況。下列是彥如遇到的問題,請你協助她一起解決。【題組】當時,許多歐洲國家積極拓展海外貿易,其中最早來到
- 執行以下 C 語言程式片段後,其輸出結果為何? (A) 55(B) 89(C) 144(D) 233
- 「每年大約會有 2,500 萬至 5,000 萬噸的沙子隨著盛行風,飄移到西印度群島與南美洲的北部。」前述的沙子,若根據圖中的全球盛行風向判斷,最有可能來自下列哪一個地區?(A)黃土高原 (B)
- 【題組】難民們選擇走海路進入歐洲,需經過哪一個海域?(A)裏海 (B)黑海 (C)地中海 (D)紅海
- 皮皮家中有一張祖傳的土地契約,他發現其中有些文字看不懂,後來經過詢問才知原來這些文件叫做「新港文書」,現在幾乎已經失傳,皮皮因此非常好奇,想進一步了解契約的歷史背景,那麼他應該查閱什麼人統治臺灣
- 【題組】舊石器時代的臺灣,人們居住在洞穴或岩蔭中,過著採集、狩獵和漁撈的生活,且已知用火與製作石器。下列哪個文化為此時期的代表?(A)長濱文化 (B)卑南文化 (C)圓山文化 (D)十三
- 繪製下列哪一種地圖時,最好使用大比例尺地圖以呈現最詳細的資料?(A)台灣行政區圖 (B)歐洲地形圖 (C)溪湖鎮街道分布圖 (D)世界全圖。
- 下列四張圖幅大小相同的地圖中,哪個島嶼的實際面積最大?(A) (B) (C) (D) 。
- 如附圖, 、 分別切圓 O 於 A、B 兩點,若∠AOB-∠C=122°,則∠AOB=? (A)58° (B)119° (C)125° (D)151°
內容推薦
- 【題組】荷蘭人除占領今日印尼一帶外,還曾兩次進犯何地,遭明朝政府驅逐(A)大員 (B)澎湖 (C)澳門 (D)金門
- (三)台灣四大區域年降水量分布圖,請問:【題組】哪一個地區四季的降水量最平均? (A)甲 (B)乙 (C)丙 (D)丁
- 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以下列何者為統治臺灣的最高行政長官? (A)臺灣總督 (B)臺灣省長 (C)臺灣巡撫 (D)臺灣長官
- 【題組】這時臺灣最可能發生下列哪一種天然災害?(A)豪雨成災(B)颱風侵擾(C)嚴重乾旱(D) 寒流來襲
- 【題組】由上列左圖可知,美國地廣人稀,配合各地自然環境及市場需求發展出各具規模的農作帶。下列哪些可能是美國農業的經營特色?(甲)單位面積產量大 (乙)生產專業化 (丙)市場導向 (丁)機械化 (
- 【題組】下圖為臺灣和美國之間的的貿易⽰意圖。請問:美國⽣產葡萄的農場,最有可能是位於何地?(A)丙 (B)⼰ (C)⾟ (D)壬
- 【題組】此圖所繪的海岸地 形,與下圖臺灣哪一處的海岸最為接近?(A)甲(B)乙(C)丙(D)丁
- 臺灣不產牛,但在臺漢人卻能以黃牛協助農耕,這是什麼人引進黃牛的緣故? (A)葡萄牙人 (B)西班牙人 (C)荷蘭人 (D)漢人
- 【題組】右圖是哪一個高原的地形剖面圖?(A) A (B) B(C) C (D) D。
- 發生於南美洲太平洋沿岸的聖嬰現象對當地產業活動造成衝擊,聖嬰現象導致涼流減弱,漁獲量大為減少,沿海地區亦反常多雨,造成大小不一的水患。據說在 16 世紀時,西方殖民者為獲取他們所需的資源,即在這
- 【題組】彥如在有關熱蘭遮城的歷史檔案中發現下側圖案。請問:這是哪個機構的標誌? (A)英國領事館 (B)英國東印度公司(C)西班牙在臺辦事處 (D)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
- 【題組】丙、丁兩區皆種植同一種作物,但「丙區」位居⼤平原偏北部,依氣候條件來看,當地應是以種植何種作物為主? (A)⽟⽶ (B)冬⿆ (C)春⿆ (D)棉花
- 荷蘭人積極在臺灣發展經濟活動,希望將臺灣做為國際貿易轉運站。請問:當時荷蘭與哪些地方發展貿易?(甲)中國(乙)東南亞(丙)朝鮮(丁)日本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丁 (D)乙丙丁
- 【題組】圖中沿海一帶的「鯤鯓」是指下列哪一種海岸景觀?(A)沙洲 (B)海蝕崖 (C)岬角 (D)防波堤。
- 【題組】高雄港附近地區是臺灣重工業的發展中心,包括煉鋼廠、石化工業、造船廠多聚集於此。下列何者是上述工業設廠主要考量的因素?(A)甲 (B)丙 (C)丁 (D)戊。
- 附表是二十世紀初臺灣稻米生產量的統計資料。下列何者是造成表中「甲」時段期間稻米產量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A)臺灣蓬萊米培植成功 (B)「皇民化運動」的影響 (C)臺灣開港,刺激稻米外銷 (D
- 農業系統是人類活動與作物、禽畜及自然環境間交互作用而成的系統(如圖所示)。下列哪一個選項能依序對應到系統中的各項目? (A)陽光、灌溉、勞力 (B)降水、播種、收割 (C)政策、犁田、乳製品
- 荷蘭據臺時期,由於誰不滿荷人高壓統治,率領漢人反抗? (A)顏思齊 (B)郭懷一 (C)鄭芝龍 (D)鄭成功
- 臺灣的人口分布,西部地區較東部地區多,此現象的形成與下列哪一因素最「不相關」? (A)開發早晚(B)地形起伏 (C)交通建設 (D)氣候變化。
- 【題組】承上題,該類型工業發展是屬於台灣何年代主力發展工業?(A)民國50年 (B)民國60年 (C)民國70年 (D)民國80年。
- 夏至時,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回歸線並未通過以下哪一縣市?(A)彰化縣 (B)澎湖縣 (C)嘉義縣(D)嘉義市。
- 從右圖的地名『鼻頭角、三貂角、澳底…等』推測,該圖的海岸地形為何?【題組】承上題,根據海岸特徵判斷,該區最適合發展的產業為何?L3(A)曬鹽 (B)遠洋航運 (C)養殖虱目魚 (D)種稻
- 1662年,統治臺灣38年的荷蘭人,被誰逐出臺灣? (A)西班牙人 (B)葡萄牙人 (C)郭懷一 (D)鄭成功
- 【題組】臺灣許多加工出口區裡的工廠,遷至中國大陸與東南亞,主要是何種工業區位因素的考量? (A)甲 (B)丙 (C)丁 (D)戊。
- 以下是各地時區依據的中央經線,哪一地可見到當日最早的曙光? (A)臺灣120°E (B)美國洛杉磯120°W(C)日本東京135°E (D)澳洲雪梨150°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