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0. 隨著漁業資源逐漸枯竭,許多環保團體紛紛提倡魚源保育,希望能將資源留給後代子孫。關於魚源保育,下列哪些是具體可行的作法? (甲)拒吃、拒買體型過小尚未長大的魚 (乙)縮小魚網的格子大小 (丙)控管漁船數量 (丁)只捕撈單一魚種。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乙丁。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近年來,常在電視上看見「臺南白河蓮花季」、「陽明山海芋季」等宣傳廣告。請問:此一農業經營型態反映出臺灣目前農業的哪項特徵? (A)農業經營粗放 (B)休閒農業興起 (C)農業附加價值降低 (D)
- 在單位面積上投入大量的勞力、資本等,以提高平均收穫量的農業經營方式,稱為下列何者? (A)有機農業 (B)粗放農業 (C)休閒農業 (D)集約農業。
- 下圖為臺灣三級產業變化圖。圖中三條曲線甲、乙、丙,各代表第幾級產業? (A)一、二、三 (B)二、三、一 (C)三、一、二 (D)三、二、一。
- 下圖為近代臺灣人口分布圖,請依據此圖判斷,下列哪些是臺灣人口分布的特色?(甲)平地多於山地 (乙)西部多於東部 (丙)都市多於鄉村 (丁)離島多於本島。 (A)甲乙丙 (B)甲乙丁 (C)甲丙
- 根據統計,民國103年6月臺灣的外籍配偶數已突破49萬人,對此,政府應針對外籍配偶增加的情況有所因應。請問:外籍配偶的遷移型態為下列何者? (A)國際暫時遷移 (B)國際永久遷移 (C)國內暫時
- 下列哪項因素,最可能是造成區域人口移出的推力? (A)治安惡化 (B)就業機會多 (C)政治自由 (D)醫療品質佳。
- 臺灣近年來設立許多養生村、護理之家及安養中心,主要和何種人口現象相關? (A)高齡化 (B)少子化 (C)都市化 (D)工業化。
- The old man is still looking to seek on his daughter’s murderer after her death.(A)out
- 【題組】因為氣候條件極佳,青蔥的產量大增,此時青蔥的供需情形可能出現何圖之現象?(A)甲(B)乙(C)丙(D)丁
- 【題組】承上題,所以雞肉價格將(A)不變(B)上漲(C)下降(D)不一定
內容推薦
- 臺灣割讓給日本初期,臺灣人民以何種方式抗拒日本的接收? (A)督促清廷修改條約內容 (B)聯合英、法等大國共同抗日 (C)成立「臺灣民主國」抵抗日本入侵 (D)發起政治社會運動抗議。
- 清榮趁寒假到某縣市旅遊時,參觀了日治時期的第一家現代化製糖工廠──橋仔頭製糖廠。請問:清榮應是到下列哪個縣市旅遊? (A)屏東縣 (B)高雄市 (C)臺南市 (D)彰化縣。
- 西來庵事件又稱為「噍吧哖事件」,是日治時期規模最大的抗日事件,此外該事件對漢人的抗日運動有何影響? (A)漢人武裝運動結束,改以政治社會運動的方式爭取臺人的權利 (B)漢人的武裝運動從此變本加
- 「他是印尼華僑,祖籍廣東,年少來臺。西元 1913 年,受到中國革命成功的影響,以苗栗為中心,號召同志起義抗日,後被日警逮捕,判處死刑。」請問上述文字是對何人的介紹? (A)簡大獅 (B)柯鐵
- 電影《賽德克·巴萊》舉辦主角徵選,根據你上課所學,你認為哪一位人物最適合演主角? (A)莫那魯道 (B)田健治郎 (C)余清芳 (D)樺山資紀。
- 離臺詩:「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鴟夷子,回首河山意黯然。」請問這首詩中的宰相孤臣所指的是? (A)宰相:唐景崧 孤臣:劉永福 (B)宰相:丘逢甲 孤臣:劉永福 (C)宰相:李
- 報紙刊載:「某棟大樓有槍擊要犯藏匿了近三年,但鄰居卻沒人知道。」新貴看了說:「這如果是在日治時代是不可能發生的!」請問:新貴這樣的說法與下列哪一政策最有關係? (A)六三法 (B)保甲制度 (
- 1930年臺灣總督收到一封緊急電報,內容寫到「特急報:中部山區,原住民暴動殺人,請求軍隊出動,並派漢人組織協助鎮壓。」請問:總督最可能調派哪一種漢人組織協助軍隊鎮壓? (A)警察 (B)保正、
- 臺南市在民國100年5月8日完工並啟用某一紀念園區,是紀念某人無私奉獻的精神,他的建設讓嘉南平原的「看天田」可以因灌溉而成為一年兩穫的良田。這一紀念園區是紀念何人? (A)八田與一 (B)施世
- 富賢在圖書館看到一本描寫日治時期的書,內容敘述如下:「總督府規定每月的一、八、十五日,全校都要按時參拜當地神社,學童每日到校後要向天皇肖像行禮,每天朝會升日本國旗後必須遙拜日本皇宮,不准學童講
- 下列對日治時期『第一憨,種甘蔗乎會社磅』這句臺灣俗諺的解讀,何者正確? (A)因稻米價格上漲,沒有農民想種植甘蔗 (B)臺灣糖業沒落,沒有日本資本家願意投資 (C)臺灣轉型為工業社會,蔗農也不
- 相賀照鄉於1920年9月1日至1921年9月17日擔任臺北州知事,是臺北州的首長,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相賀照鄉擔任臺北州知事的情形? (A) 相賀照鄉是由臺北州的人民投票選出 (B) 相賀照鄉在
- 日治時期實施專賣制度,當初六龜地區也因為某項專賣物品而興盛發展,請問這項物品是? (A)樟腦 (B)鴉片 (C)酒 (D)菸。
- 在日治時期,日本人存廣被派到臺灣,進行興建港口的工程。請問:存廣的工作地點最有可能是下列何地? (A)高雄 (B)淡水 (C)安平 (D)鹿港。
- 個人或團體往往要透過□□來爭取有限的資源,或是藉此達到自己期待的目標。例如努力唸書,考上自己理想的志願。□□為下列何種互動方式? (A)合作 (B)競爭 (C)衝突 (D)交換。
- 以下是華志在網路上看到的一則新聞報導──新聞報導中,學生行為的變化,隱含了下列何種概念? (A)個人化 (B)標準化 (C)社會化 (D)單一化。
- 【甲】可以讓來自於不同家庭的個體,為適應將來的社會生活,而有系統、有組織的學習社會的行為準則與價值規範。上述【甲】應為下列何者? (A)公司 (B)學校 (C)醫院 (D)補習班。
- 六中社區舉行住戶大會時,針對中庭花園修繕問題,支持與反對的住戶分別表達各自的意見與立場,也能耐心傾聽對方的想法,希望能達到雙方共識。上述舉動展現出? (A)理性溝通(B)遵守法律 (C)發揮公
- 個人早期人格發展,學習社會生活最重要的地方,是指下列何者? (A)家庭 (B)學校 (C)同儕團體 (D)傳播媒體。
- 小秀以「社會互動的形式──交換」為題上臺報告,他應會舉出下列哪項事例? (A)同學同心協力一起打掃教室 (B)七年三班參加班際籃球比賽 (C)宣宣支付200元買了一本剛出版的新書 (D)阿華和
- 哪一種社會互動可以激發個人潛能與創造力,也有助於凝聚團體的向心力? (A)適度的競爭 (B)拿人錢財與人消災 (C)以他人意見為意見 (D)堅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確的。
- 看到身障停車位被占用時,民眾打電話要求警察取締,請問此舉動是何種公民素養的表現? (A)尊重其意見 (B)維護社會正義 (C)促進公益 (D)參與公眾事務。
- 社會新聞中時有幫派尋仇鬥毆的事件。下列對於幫派團體的敘述,何者正確? (A)《中華民國憲法》賦予集會結社的自由,應予尊重 (B)可監督政府,不應加以限制 (C)違反《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應嚴加
- 小玉跟著學校去旗津淨灘,小玉的行為,展現了下列何種公民素養? (A)參與公共事務 (B)維護正義 (C)理性溝通 (D)促進公益。
- 小貞是班長,一方面要維持班上秩序,另一方面她是小君的好朋友,要和她維持友誼,請問她所面臨是? (A)角色扮演 (B)角色衝突 (C)角色混淆(D)角色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