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甲為公務員,依規定得申領其在學子女之子女教育補助費。甲結婚後,誤以為其妻前婚姻所生、並未由甲收養之子乙亦得由其申報子女教育補助費,遂自民國 99 年 9 月起,逐學期申領乙之子女教育補助費,至 105 年 2 月止計申領新臺幣 30 萬元。甲所屬之 A 行政機關於 105 年 3 月間始發現甲不符申領子女教育補助費之資格,遂於 105 年 4 月 11 日以行政處分書通知甲,其自 99 年 9 月起即不具申請子女教育補助費之資格,撤銷各該學期補助之核定,並命甲於函到次日起 30 日內繳還前所領得之子女教育補助費共 30 萬元。甲不服,主張 A 機關應向行政法院起訴請求,不得逕作成行政處分命其返還;且公法上請求權時效為五年,A 機關應僅能請求自105 年 4 月 11 日起回溯五年間之補助費。試問甲之主張有無理由?(3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81356
統計:A(7),B(260),C(20),D(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古文-人,物
內容推薦
- 對於羅漢腳的解釋,下列何者為非? (A)多為單身男子(B)無固定職業與居所(C)時常造成社會問題(D)都信奉佛教
- 辮子兵氣勢洶洶地進入北京城,到處叫囂著「奉還大政」。那時,北京城上重新掛上了黃龍旗,穿著清朝袍褂的前清遺老遺少大搖大擺地走在街上,腦袋後面拖著已經消失了好幾年的辮子。而一度冷冷清清的紫禁城內,也
- (二)一封發給北京某報社的電報,主要內容如下: 「……學生為了山東問題,向曹、章、陸等官員進行示威,部分官員受傷嚴重,政府因此傾向判處學生死刑,並解散大學。……有人認為學生只是出自愛國熱誠,並沒有別
- 二、社會個案工作中,心理暨社會學派(psycho-social approach)的主要概念及工作步驟為何?並舉例說明。(25 分)
- 近代中國與日本的第一次衝突是牡丹社事件。請問:引起該事件的原住民隸屬於下列哪一的族群?(A)西拉雅族 (B)魯凱族 (C)排灣族 (D)阿美族
- 「條約共五號,二十一款:第一號,關於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特權。第二號,關於日本國在南滿洲及東部內蒙古享有優越地位。第三號,關於漢冶萍公司。第四號,關於切實保全中國領土。第五號,關於全中國」。以上
- 【題組】請問在當時的時代背景下,住在上海的英光,會有何種生活經驗?(A)復古風氣興盛,英光留著辮子,穿著長袍馬褂(B)英光與人見面時,先行跪拜禮,再行鞠躬、握手(C)英光的婚姻依舊遵守父母之命、
- ◎下圖是亞洲部分地區國家分布圖,根據題目配合適當的答案。(回答 1~5 題)【題組】韓國於 2015 年 5 月爆發中東呼吸症候群冠狀病毒感染症(MERS-CoV)確診病例,感染案例持續升高。疾
- 中橫的「八通關古道」風景秀麗又具歷史價值。請問:「八通關古道」是何人的政績?(A)沈葆楨 (B)邵友濂 (C)劉銘傳 (D)蔣經國
- 科舉制度是中國實施超過一千年的制度,可說是一項較為公平的取才制度,關於科舉制度的敘述,下列何者錯誤?(A)起於隋朝 (B)明朝時改以八股文方式進行 (C)戊戌變法中主張廢除科舉制度 (D)庚子後
內容推薦
- 子軒考上了對岸的北京大學,入學前他查閱了北大的歷史:(甲)前身是庚子後新政成立的京師大學堂 (乙)胡適、陳獨秀都曾是此校名師(丙)蔡元培曾擔任校長 (丁) 推動「新文化」與發起「五四」的重鎮。請
- 下列何者是沈葆楨在政治上的建設?(A)將一府調整為二府 (B)在中部增設一府 (C)奠定現今臺灣行政區劃的架構 (D)在東部設直隸州
- 四、請問優勢觀點如何運用於家庭社會工作的服務?並舉例說明。(25 分)
- 四、公務員甲因酒後駕車,遭員警查獲,案經移送該管 A 市政府交通裁決所處理,裁決新臺幣 25,000 元之罰鍰,並吊扣駕駛執照一年。試問:【題組】⑴甲不服此交通裁決,向 A 市政府提起訴願,A 市政府
- 十九世紀,臺北大稻程的李春生號稱茶葉大王。請問:他的茶葉最可能經由下列哪一個港口外銷?(A)三峽 (B)淡水 (C)打狗 (D)安平
- (甲)閱覽《新青年》雜誌 (乙)讀《狂人日記》 (丙)準備科舉考試 (丁)支持五四運動,抵制日貨 (戊)加入中國共產黨 (己)恭迎溥儀復辟。子軒翻閱了 1920 年北京大學學生的生活日記。請問
- 清朝受到哪一次戰役的刺激,為了加強海防,決定將臺灣改建為行省?(A)英法戰爭 (B)甲午戰爭 (C)中法戰爭 (D)牡丹社事件
- 【題組】這場全國性的聚眾示威,最早是起於【上圖】中的哪一區? (A)庚 (B)甲 (C)辛 (D)己。
- 【題組】⑵甲因酒駕事件,年終考績考列丙等。甲對此決定不服,應如何進行行政救濟?(20 分)
- 【題組】(甲)罷免失職的親日官員 (乙)收回山東主權 (丙)退出「國際聯盟」 (丁)拒簽對德和約 (戊)中國共產黨成立。以上哪些是這場運動所造成的影響? (A)甲乙丙 (B)甲丁戊 (C)乙丙
- 題組題(每題 5 分) (一)俊廷在圖書館看到一張舊傳單如下: 推倒雕琢的、阿諛的貴族文學;建設平易的、抒情的國民文學。 推倒陳腐的、鋪張的古典文學;建設新鮮的、立誠的寫實文學。 推倒迂晦的、艱
- 提示一:這個產物是臺灣種植面積最廣的經濟作物。提示二:自荷據時期至二十世紀,這個產物都大量的外銷。提示三:清領後期,這個產物外銷因為地利之便多經由南部的港口出口。請問:該產物應為何者? (A)
- ( )下列哪個國家與中國隔海相望且經濟發達? (A)北韓 (B)日本 (C)印度 (D)菲律賓。
- 日治時期,因總督府改善公共衛生,有效防治熱帶傳染病,使臺灣人口的死亡率大幅降低,這在當時曾明顯造成下列哪種人口現象? (A)社會增加率提高 (B)自然增加率提高 (C)人口成長率降低 (D)性別
- 哪一事件迫使清朝開放安平、淡水、打狗、雞籠做為通商口岸?(A)中法戰爭 (B)牡丹社事件 (C)英法聯軍 (D)甲午戰爭
- 【題組】這場革新運動期間,許多知識分子主張全盤西化以拯救中國,這種主張的基本精神為何?(A)以儒家思想為指導,酌量採用西方體制與科技 (B)推翻舊倫理和舊道德,效法西方的民主與科學精神(C)改革
- 清領時期的社會動亂,械鬥的原因有許多種,統稱為「分類械鬥」。其中閩、粵械鬥和漳、泉械鬥最為激烈。請問:此種械鬥的分類依據為何? (A)祖籍 (B)姓氏 (C)職業 (D)生活習慣
- 中國曾在清末喪失了許多特權,造成中國在對外關係上呈現絕對的弱勢。有關這些特權的內容,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領事裁判權:該國人民可不受任何法律的約束 (B)片面最惠國待遇:外國在本國特定區域,享
- 小蘭看到一張曾祖母的照片,照片上的曾祖母和很多女工正在從事茶葉加工的工作。聽阿媽說當時曾祖母工作的地方是清末臺灣北部最繁榮的地方,請問是下列何地? (A)艋舺 (B)鹿港 (C)基隆 (D)大稻埕
- 清末臺灣以哪三者為最主要的出口品?(A)茶、鹿皮、鴉片 (B)鴉片、紡織品、稻米 (C)稻米、蔗糖、鹿脯 (D)茶、蔗糖、樟腦
- 臺北、臺中、臺南三個地區,早在清代就曾設「府」。請問:其設「府」時間的先後順序為何?(A)臺北→臺中→臺南 (B)臺南→臺中→臺北 (C)臺中→臺北→臺南 (D)臺南→臺北→臺中
- 秀成是一位生活在十九世紀的中國青年,想加入太平天國一展長才。請問:他應該先熟記下列哪組口號,才能證明自己了解太平天國的中心思想? (A)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B)驅逐韃虜,恢復中華 (C)清靜無為
- 清代乾隆年間,客家人李添財自大陸老家移民臺灣,在今苗栗地區定居。請問:他的老家最可能位於以下哪個地方?(A)浙江杭州府 (B)福建泉州府 (C)廣東嘉應州 (D)福建漳州府。
- 劉銘傳治臺期間,曾大力推動新政,積極建設臺灣。請問:下列何者不是劉銘傳的建設之一?(A)建設鐵路 (B)增設臺北府 (C)設立新式學堂 (D)設置撫懇總局
- 請問:馬偕來臺傳教的背景為何?(A)清廷解除海禁政策 (B)清廷廢除渡臺禁令 (C)清廷開放臺灣港口 (D)清廷推行鎖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