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下列文句的解釋,何者正確?
(A)孟子曰:「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是因為聖人之道衰,暴君代作,壞宮室以為汙池,民無所安息;棄田以為園囿,使民不得衣食
(B)「當堯之時,水逆行,氾濫於中國。蛇龍居之,民無所定。下者為巢,上者為營窟。」意謂:洪水為患,蛇龍無巢可居
(C)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意謂:孔子著春秋,雖不免有僭越之嫌,卻能收遏人欲、存天理之功
(D)孟子從「今人乍見孺子將入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而推斷「人皆有先利後義之心」。

參考答案

答案:A[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7),B(2),C(6),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