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2. 一般手工電銲機之無載電壓約為
(A)70-90
(B)100-150
(C)150-200
(D)300-450 伏特。
(A)70-90
(B)100-150
(C)150-200
(D)300-450 伏特。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2),B(0),C(0),D(0),E(0)
內容推薦
- 一般手工電銲電銲條之銲藥如有脫落時 (A)即不得使用(B)可當作開槽銲口填充物使用(C)可作為潛弧銲道之填充物(D)可作為電熱熔渣銲填充料。
- 1於開槽過程中將鋼材切割太多時如何處理 (A)補銲後適當研磨(B)無法修補(C)再加工(D)挪至他用。
- 銲接符號之基線為 (A)水平線(B)垂直線(C)60度線(D)45度線。
- 以PPP調整的人均GDP,和國家總體GDP的世界排名不一致,最主要的影響因素為何?(A)國土大小不一(B)人口數量有別(C)產業結構複雜(D)民族組成多元
- 下列何種銲法不必要有銲藥保護 (A)包料電弧銲(B)電熱熔渣銲(C)半自動電弧銲(D)潛弧銲。
- 一般手工電銲條乾燥溫度為 70-100℃,其目的是 (A)防鏽(B)消除濕氣(C)減少銲蝕(D)防止銲藥脫落。
- 1開槽表面凹陷不得大於(A)5 ㎜(B)4 ㎜(C)3 ㎜(D)2 ㎜。
- 銲接符號中引出線與基線延長線之夾角成 (A)25(B)40(C)60(D)85 度角。
- 就理想的行星風系而言,全球國家總體GDP(美元)前十名的分布,以哪個風帶為數最多?(A)西風帶(B)東北信風帶(C)東南信風帶(D)副熱帶高壓帶
- 下列何種銲法不必要有氣體保護 (A)氬銲(B)電漿銲(C)半自動電弧銲(D)潛弧銲。
內容推薦
- 1開槽傾斜角度容許誤差為 (A)±2°(B)±3°(C)±5°(D)±10°。
- 電銲條之選用,不應優先考慮下列何種因素 (A)銲接位置(B)構件厚度(C)構件鋼材種類(D)電銲機的無載電壓。
- 熔接代號中 SAW 表示(A)鍛接(B)金屬電弧熔接(C)潛弧熔接(D)電阻點熔接。
- 工作人員之智力、體力或技能,不能配合所從事工作,是由於(A)不知(B)不能(C)不願(D)遲鈍。
- 電銲的加工符號「G」是表示 (A)研磨(B)鋸切(C)銼削(D)車削。
- 比較於一般手工電銲,潛弧銲在鋼構工程上常使用 (A)低電流銲接(B)高電流銲接(C)低銲速銲接(D)低功率銲接。
- 低氫素型電銲條吸濕性強,留置工地現場不宜超過 (A)4(B)6(C)8(D)10 小時。
- 清除電銲機內灰塵,一般使用 (A)清水沖洗(B)熱水沖洗(C)壓縮空氣吹除(D)肥皂水沖洗。
- 銲接電流的量測可用 (A)伏特計(B)安培計(C)瓦特計(D)歐姆計。
- 電銲時戴皮手套主要作用為 (A)保持手部清潔(B)美觀(C)防止弧光灼傷(D)減少銲件之銲渣。
- 比較於一般手工電銲,包料電弧銲在鋼構工程上常使用 (A)高電壓銲接(B)低銲速銲接(C)低電壓銲接(D)低堆積率銲接。
- 選定電銲條直徑的主要因素是 (A)工件厚度(B)工件數量(C)工地環境(D)銲接施工技能。
- 銲接時電銲纜線太長不可盤繞成線圈以免影響 (A)銲接電流(B)工程人員進出(C)工地整潔(D)空氣流通。
- 清除銲渣所用的工具,一般為 (A)塑膠槌(B)木槌(C)尖頭槌(D)圓頭槌。
- 1開槽傾斜角度超出容許誤差時通常如何修補 (A)切割(B)研磨(C)表面加工(D)補銲或研磨處理。
- 銲口開槽角度過大易發生 (A)氣孔(B)夾渣(C)變形(D)滲透不足。
- 挖除假銲龜裂部分,最快的方法是使用 (A)手槌(B)銼刀(C)砂輪機(D)鋸子。
- 電弧銲接機輸出端比輸入端 (A)電壓高電流大(B)電壓低電流大(C)電壓低電流小(D)電壓高電流小。
- 下列何種電源最易引起偏弧 (A)交流(B)直流(C)脈波(D)高頻。
- 1從事切割、鑽孔、開槽人員操作時主要注意為 (A)是否通風良好(B)光線充足(C)環境的舒適(D)作業方法與步驟。
- 1開槽面深度之容許誤差為(A)±1 ㎜(B)±2 ㎜(C)±3 ㎜(D)±4 ㎜。
- 下列有關假銲的敘述,何者有誤? (A)管件接頭宜採對稱法點銲(B)小型銲件應少用夾具,多用點銲(C)假銲時應用較細電銲條,較大電流(D)假銲銲道不得過大。
- 下列何種銲法不必使用保護氣體 (A)電阻銲(B)氬銲(C)電漿銲(D)半自動電弧銲。
- 電銲機機殼接地是為了預防 (A)電弧偏弧(B)銲機移動(C)電擊(D)火災。
- 1從事瓦斯切割作業服裝以下何項不要求 (A)衣服是否髒亂(B)衣服的新舊(C)衣袖不捲折(D)不用沾油汙的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