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彰,國乃滅亡。」此言出自何人?
(A) 孔子
(B) 孟子
(C) 墨翟
(D) 管仲
(A) 孔子
(B) 孟子
(C) 墨翟
(D) 管仲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61538
統計:A(39),B(143),C(8),D(292),E(0)
內容推薦
- 1關於綠色消費,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1)綠色消費是全民運動 (2)採購時應考量產品生命週期對環境的各種衝擊(3)在維持基本生活所需並追求更佳生活品質之同時,降低天然資源與毒性物質之使
- 一、甜心麵包店只生產一種同質的麵包,假設麵包市場為完全競爭,下表為該麵包店在不同產量下的生產總成本。如果生產總成本等於固定成本加上變動成本,且一個麵包價格等於31 元,請根據表中所提供的資訊,回答下列
- 古人常以「知命之年」表示歲數,它是指︰(A) 三十歲 (B) 六十歲 (C) 五十歲 (D) 四十歲
- 李老師新接一個班級,為了瞭解學生的自我統合發展情形,他利用班會請同學自我 介紹。小生說:「家裡是醫生世家,我不需要想太多,將來念醫學院就對了。」小菁則說:「我現在的生活很好,爸媽會安排一切,不必去
- 依據「性別平等教育法」第二十一條之規定,有關學校校長、教師、職員或工友知悉服務學校發生疑似校園性侵害、性騷擾或性霸凌事件時之處理方式,下列何者正確?(A)應立即依學校防治規定所定權責,僅需依性侵
- 「一門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詩賦傳千古,峨眉共比高。」這首詩中的「三父子」,指的是誰?(A)曹操、曹植、曹丕 (B)蘇洵、蘇徹、蘇軾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審言、杜甫、杜牧
- 以下的敘述,那一項是正確的?(A) 農家主張社會分工 (B) 「白馬非馬」論是公孫龍所提出的 (C) 莊子主張小國寡民 (D) 「五德終始」說是蘇秦提出來的
- 我國自2006年「教育基本法」納入「零體罰」的規定後,從此學校教育便不再允許有體罰的情形,惟因懲罰與體罰的分際尚未明確,可能導致教師在輔導管教時動輒 得咎,不敢施以懲罰。(1)懲罰的人性預設有所謂
- 山頂國小召開期初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學校行政人員代表是教務處林主任、三年級代表是王老師、家長代表是陳會長、社區代表是李里長、學者專家是郭教授。試問 上述何者不是課程發展委員會出席的成員?(A)家
- 下列敘述是某部古典名著,依其內容判斷,此本名著應為何?「全書分三卷,按門類編排,共三十六門,起自〈德行〉,終於〈仇隙〉。內容大多記載東漢至東晉間名士的軼聞瑣事及言行風貌。」:(A)《水滸傳》 (
內容推薦
- 1 林先生在中風之後出現下列的表現:當拿鑰匙(實物)放在林先生面前並請他命名時,林先生無法正確命名,但當林先生聽到鑰匙碰撞所發出的聲音、或是自己用手觸碰鑰匙之後,即可正確說出「鑰匙」二字。對於其他物品
- 今日我們口語所說的「注音符號」是在民國哪一年定名的?:(A) 二十一年 (B) 七年 (C) 九年 (D) 十九年
- 「未起大厝,先起護龍。」這句臺灣諺語意謂:(A) 批評人不從大處著手,只從小處著眼 (B) 指人說話顛倒是非 (C) 預算不足,可先做一部分即 (D) 做事要有彈性
- 國語四聲中,調值最長的是:(A) 上聲 (B) 陰平 (C) 陽平 (D) 去聲
- 「白髮三千丈」的修辭法與下列何句不同?(A) 晴日催花暖欲然 (B) 詩成泣鬼神 (C) 語不驚人死不休 (D) 葡萄美酒夜光杯
- 「刪」字於六書中屬:(A) 會意 (B) 象形 (C) 形聲 (D) 指事
- 漢代所稱的「今文」是指:(A) 隸書 (B) 楷書 (C) 篆書 (D) 行書
- 下列拼音方法的敘述,何者是正確的?(A) 「單拼法」包含了單韻母、複韻母、聲隨韻母的直接拼音 (B) 「三拼法」是聲母複韻母的拼音 (C) 「兩拼法」是聲母結合韻母的拼音 (D) 拼音時把
- 新職到任,說得「伈伈睍睍」的,以免出紕漏。此成語與下列何者意義相同:(A) 戒慎謹懼 (B) 枵腹從公 (C) 不邊啟處 (D) 滿腹經綸
- 下列敘述,正確的選項是:(A) 古人卒年五十歲以上稱「享壽」,不滿五十歲稱「享年」 (B) 父或母喪時,子自稱「孤哀子」,從遠方奔赴親喪稱「匍匐奔喪」 (C) 書信中學生對老師的?事敬辭是「
- 稱頌學識淵博的人,不宜使用的成語是:(A) 滿腹珠璣 (B) 管窺蠡測 (C) 碩學鴻儒 (D) 泰山北斗
- 成語「退避三舍」,三舍是指(A) 一百二十里 (B) 九十里 (C) 三十里 (D) 六十里
- 清朝《四庫全書》分中國書籍為「經史子集」四部,若搜尋以下文章,何者收錄於「經」書裡?(A) 馮諼客孟嘗君 (B) 庖丁解牛 (C) 國殤 (D) 蓼莪
- 「庖犧氏沒,神農氏作」的「作」字,意義與下列句中之「作」字相同的是:(A) 作之君,作之師 (B) 聖人作而萬物睹 (C) 作繭自縛 (D) 述而不作
- 「秋天,最容易受傷的記憶/霜齒一咬/噢,那樣輕輕/就咬出一掌血來」,這首詩所描寫的對象是:(A) 柳絮 (B) 玫瑰 (C) 楓葉 (D) 菊花
- 「花開不並百花叢,獨立疏籬趣味濃。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墮北風中。」這是一首詠花的詩,請問是詠那一種花?(A) 梅花 (B) 荷花 (C) 牡丹花 (D) 菊花
- 清桐城派編的古文範本是:(A) 經史百家雜鈔 (B) 古文觀止 (C) 古文關鍵 (D) 古文辭類纂
-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劉禹錫.陋室銘)絲竹乃指音樂,這是:(A) 摹狀 (B) 引用 (C) 借代 (D) 譬喻
- 下列有關章回小說的作者、書名、書中人物的組合,何者不正確?(A) 吳承恩/《西遊記》/沙悟淨 (B) 施耐庵/《水滸傳》/宋江 (C) 羅貫中/《三國演義》/魯智深 (D) 曹雪芹/《紅樓
- 和樂中學為高二學生舉行成人禮,此種透過象徵意義來界定青少年過渡到成年的儀式,是屬於下列哪一種觀點?(A)年齡觀點(B)心理觀點(C)生理觀點(D)社會文化觀點
- 下列各組成語,解釋正確的是:(A) 視民如傷/吮癰舐痔:形容對人民極愛護 (B) 龍蛇混雜/薰蕕同器:指善惡、好壞相雜 (C) 魚遊釜中/閒雲野鶴:形容超然、與世無爭 (D) 抱薪救火/雪
- 「自反而不縮,雖褐寬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縮,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是誰說的話?(A) 孟子 (B) 子夏 (C) 孔子 (D) 曾子
- 班固《漢書‧藝文志》所謂「必有可觀者焉,致遠恐泥」是指:(A) 道家 (B) 小說家 (C) 陰陽家 (D) 法家
- 〈學記〉:「大德不□,大道不□,大信不□,大時不□。」句中□應分別填入何字?(A) 明、行、曰、均 (B) 官、器、約、齊 (C) 立、彰、言、備 (D) 廢、治、悔、明
- 林老師在班級中實施品格教育的方法是:當看到有同學幫助別人,他就給予讚美,並鼓勵同學多效法。林老師的作法是應用下列哪一個理論的觀點?(A)社會學習理論(B)認知發展理論(C)精神分析理論(D)道德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