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權力與反壓迫實務(power and anti-oppressive practice)指出,社會工作者與服務使用者間確實存在不對等的潛在權力關係。因此,包括女性主義、後現代、基變、結構取向、反壓迫、充權等觀點或理論的社會工作者均不主張以「案主」(clients)來指稱社會工作的服務對象,而以服務使用者(service users)稱之。因此,促使服務使用者涉入與參與服務決策與執行過程,就成為很重要的議題。進一步,也發展出讓服務使用者成為社會工作者學習與實務的中心之理念。請以下述案例來討論:「11 歲的阿妹是她父母親的主要照顧者,阿妹的父母都有精神疾病的病史。阿妹無法規律地上學,她雖有一個很要好的同學,但是無法參加課後活動或與朋友外出,令她相當孤獨。里長將阿妹通報給社會局,希望社會局安置阿妹。社會局先將阿妹家列入高風險家庭。社會局委外的高風險家庭社工前來家訪,建議阿妹參加『年幼照顧者團體』。阿妹驚訝地發現那裡有其他跟她一樣的孩子-其中一位甚至就跟她讀同一個小學。她想要確認其他年幼照顧者也知道有這個團體,因此寫了一篇文章刊登在學校輔導室的刊物上。阿妹也開始在學校與對朋友描述更多關於她自己的生活,她不再感到丟臉,也知道自己並不孤單。」請問:(每小題 10 分,共 60 分)
⑴里長建議要安置阿妹,你同意嗎?為什麼?

參考答案

無參考答案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