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從康熙、雍正、嘉慶年間臺灣行政區劃的演變,可看出何種意義?
(A)臺灣開發的方向由南到北
(B)清廷治臺愈漸消極
(C)渡臺禁令越來越嚴格
(D)東部原住民高度漢化
(A)臺灣開發的方向由南到北
(B)清廷治臺愈漸消極
(C)渡臺禁令越來越嚴格
(D)東部原住民高度漢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 A 0 nC point charge is embedded at the center of a nonconducting sphere (radius = 0 cm) whic
- 何組反應試劑適合用來進行下述化合物的轉換? (A) DBr BD3 H2O2 / NaOH (B) D2 / Pd, CaCO3, quinoline Br2 /
- 清朝統治時的臺灣行政區由一開始的「一府三縣」,後陸續增設廳、縣,到嘉慶皇帝時已有「一府四縣三廳」。請問清朝在臺增設廳、縣的原因包含下列幾項?(甲)臺灣人口不斷增加、(乙)朝鮮侵犯臺灣、(丙)民亂
- 誼倫在延平郡王祠看見一段話:「賜國姓,家破君亡,勇矢孤忠,創基業在山窮水盡;復父書,詞嚴義正,千秋大節,想俎豆於舜日堯天」。請問這段話所記錄的對象應為何人?(A)陳永華 (B) 沈光文 (C)
- 請問鄭氏治臺之初,在臺積極從事開墾的主因為何?(A)為解決軍民糧食不足問題 (B)欲研發新品種稻米 (C)欲外銷農產至他國換取軍用品 (D)為救濟中國東南沿海漢人
- 為了深入瞭解鄭氏治臺時期的狀況,卉珊參加一場歷史參訪,請問卉珊最有可能去以下何處參訪?(A)臺北市的「凱達格蘭大道」 (B)澎湖縣的「天后宮」 (C)新北市的「紅毛城」 (D)臺南市的「孔廟」
- 已知長方形的長和寬分別為 12 和 9,則長方形的對角線長為何?(A) 15 (B) 14(C) 12 (D) 10
- 鄭氏時期在臺實行軍屯制度。請問:此種制度的基本精神是下列何者?(A)兵民合一 (B)兵農分籍 (C)寓兵於農 (D)寓民於商
- 臺灣的地方行政區於鄭成功在臺時期,有「一府二縣」之設置,請問其中的「二縣」是指?(A)諸羅縣、萬年縣 (B)臺灣縣、鳳山縣 (C)天興縣、臺灣縣 (D)天興縣、萬年縣
- 鄭氏政權在何地與清發生大戰戰敗後,正式投降於清?(A)金門 (B)澎湖 (C)廈門 (D)承天府
內容推薦
- 【題組】 ⑵繪製此閉迴路控制系統之根軌跡圖(root locus plot),並標示出極點(pole)與零點(zero)的座標,及各所對應之 K 值。(10 分)
- 清政府為了避免漢人與原住民發生爭執,採用何種方式來降低雙方的衝突?(A)畫定番界,禁止漢人越界 (B)以官職作為與漢人的利益交換 (C)鼓勵漢人與原住民通婚 (D)派軍隊壓制原住民。
- 請問清朝治臺初期有哪兩大治臺重點政策?(甲)禁止中國漢人攜眷渡臺、(乙)准許攜帶家眷、(丙)入臺者,須取得渡臺許可證、(丁)積極治理臺灣。(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
- 鄭氏時期所建的孔廟,日後成為清朝臺灣「府學」所在地,更獲得「全臺首學」之名,請問此是鄭經在何人建議下所建的?(A)陳永華 (B)沈有容 (C)沈光文 (D)施琅
- 清領初期的中國大陸商人若要來臺進行合法的貿易,最一開始只能經由哪一個合法通商口岸進出臺灣?(A)鹿耳門 (B)鹿港 (C)八里坌 (D)烏石港
- 【題組】 ⑶欲使此二階系統的阻尼比ζ(damping ratio)為 2 時,K 值該如何設計?(10 分)Y ( s) s −1
- 建橙看見書中資料記載:「道光 年以後,因為福建、廣東地區連年豐收,已經連續數月沒有廈門商船到臺灣收購稻米,導致『臺灣人民雖有很多稻,卻缺乏日用品』」。有關此一資料的解釋何者較為適當?(A)
- 鄭氏政權在臺灣實行「軍屯」政策,造成何種影響?(A)使軍隊自耕自食、自給自足 (B)鄭氏政權在南部興建葫蘆墩圳使農產大增 (C)拓墾範圍已經抵達噶瑪蘭(今宜蘭)地區 (D)如淡水、艋舺等地名便是
- 毓禎閱讀一本描寫鄭氏時期的人物傳記,看到人物介紹如下:「這位民間知識分子,設私塾授徒,教導原住民漢文,還留下不少記錄臺灣風情的詩文。」請問毓禎閱讀的最可能是何人的傳記?(A)郭懷一 (B)沈光文
- 17世紀後期,康熙皇帝派一人率軍攻臺,其在擊敗鄭氏政權後,康熙皇帝封其為「靖海侯」,為其立「將軍祠」,今臺南市的將軍區地名即因此得名。請問:文中所指為下列何人?(A)陳永華 (B)鄭成功 (C)
- 附圖為一物體運動的位置-時間關係圖,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0~10 秒的平均速度等於 1 m/s (B)20~40 秒的平均速度等於-1 m/s (C) 0~40 秒的平均速度等於
- 荷蘭人治理臺灣後的措施和鄭成功治臺政策的措施,最相似的地方為何?(A)輸出商品都以蔗糖、稻米為主 (B)都注重發展國際貿易 (C)都移植明朝典章制度至臺灣 (D)都以雞籠、淡水為發展重心
- 浩賢最近到臺灣南部遊玩,路經許多地方,其中有一處地名由來與鄭氏時期的軍屯政策有關,請問是下列哪一處?(A)岡山 (B)小港 (C)旗津 (D)左營
- 清朝初期曾對臺灣實行海禁政策,其主要目的為何?(A)防止西班牙人由臺灣進攻中國 (B)禁止西方人與中國貿易 (C)防範倭寇入侵中國東南沿海 (D)防範中國沿海人民跟鄭氏政權往來
- 小明參加直線折返跑比賽,附圖是他比賽過程中位移與時間的關係圖。請問在小明比賽過程中,他跑步速度的方向總共改變幾次? (A) 3 (B) 4 (C) 5 (D) 8位移
- 琬鈞在書籍中看見一幅地圖(如右),請問這是臺灣的哪個時期? (A)荷蘭統治時期 (B)鄭氏時期 (C)清朝康熙皇帝時期 (D)清朝乾隆皇帝時期
- 清朝雍正皇帝時,因康熙年間發生一場大規模民亂,為加強秩序管理,便於在位期間增設臺灣的廳、縣。請問其於臺灣增設哪些行政區?(甲)噶瑪蘭廳、(乙)淡水廳、(丙)嘉義縣、(丁)彰化縣。 (A)甲乙 (
- 一汽車在直線道路上行駛,其速度(v)與時間(t)的關係如圖所示,試問該車在此30秒內的平均速度為何?(A) 10 m/s (B) 300 m/s (C)0 (D) 1m/s。
- ( )下列各項奧運紀錄中,哪一位選手跑步的平均速率最快?(A)Bailey(B)Johnson(C)Rodal(D)Coe。
- 某汽車製造商宣稱他們所生產的汽車性能絕佳,可在 5秒內速度由零加速至時速 108 公里(108 km/hr),則此汽車的平均加速度為多少 m/s2? (A) 6 (B) 5 (C)6 (
- 一物體的質量為 2 公斤,由靜止開始受一定力的作用,使其在光滑的水平面上運動。若 7 秒後之速度為 21 公尺/秒,則作用在物體上的外力為多少牛頓? (A) 6 牛頓 (B) 5 牛頓
- 如圖(四),當 Start 信號由〝1〞變成〝0〞後,若輸入 Clock 的頻率為 10KHz 之方波, 下列敘述何者不正確? (A) Q0輸出頻率為5KHz (B) Q1輸出頻率為5
- 下列舉例以牛頓運動定律說明,何者不恰當? (A)百米賽跑抵終點不能立刻停止符合牛頓第一定律 (B) 火災發生時,消防隊員在地上舖設救生氣墊符合牛頓第二定律 (C)火箭噴出的氣體給火箭向前推進的
- 【題組】加速度大小為多少 m/s2? (A) 1 (B) 2 (C) 20 (D)10
- 附表是一物體作直線運動的時間與位置紀錄表。若物體的質量為 2 ㎏,有關此物體的運動情形,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此物體之速率越來越快 (B) 其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反 (C) 0~5 秒,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