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公儀休相魯而嗜魚,一國盡爭買魚而獻之,公儀子不受。其弟諫曰:「夫子嗜 魚而不受者何也?」對曰:「夫唯嗜魚,故不受也。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 下人之色,將枉於法。枉於法則免於相,雖嗜魚,此必不能致我魚,我又不能自給 魚。即無受魚而不免於相,雖嗜魚,我能長自給魚。」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 於人之為己者不如己之自為也。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23.文中「夫即受魚,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將枉於 法」,意思是:
(A) 大丈夫如接受他人之魚,便不得不對其人假以辭色,而這樣做卻有違國家法理
(B) 身為國相,如果常受人贈魚,必定會像下人一般對其致謝,違反朝廷尊卑法度
(C) 如果我接受他人贈魚,必定會對其人降顏示好,久而久之,可能做出觸法之事
(D) 假使我接受了魚,一定會對人卑躬屈膝,雖損害國相尊嚴,而無害於國法伸張

參考答案

答案:[無官方正解]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