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依據最能保護利害關係團體之生命、安全、隱私的準則,評估及選擇政策方案,屬於下列那一原則之倫理判斷?
(A)功利主義原則
(B)公平主義原則
(C)道德權利原則
(D)多元主義原則
(A)功利主義原則
(B)公平主義原則
(C)道德權利原則
(D)多元主義原則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困難0.390291
統計:A(40),B(57),C(201),D(132),E(0)
內容推薦
- 19 由我國建立電子化政府的歷程觀之,共可分三種層次,若由低至高排列,下列那一個順序正確?(A)電子化管理(e-management)、電子化政府(e-government)、電子化治理(e-gove
- 考試成績出爐,阿威興奮的又叫又跳,他靠著優異的成績得以進入□就讀,爺爺開心的說:「我孫子可是進了以前的京師大學堂讀書呀!」請問:阿威應該是錄取哪間學校?(A)臺灣大學(B)臺北大學(C)中央
- ( )下圖為三輛車的 x-t圖。由圖形上可判斷哪一車的速率最慢? (A)甲(B)乙(C)丙(D)無法判斷。
- 6 下列那一類型的組織結構,會有許多來自組織外部的合作對象,透過委外或聯盟方式提供產品或服務?(A)事業型結構 (B)網絡型結構 (C)功能型結構 (D)矩陣型結構
- 張三參與一場招募湘軍與淮軍的聯合說明會。現場主持人帶領著大家呼喊口號。請問:張三會聽到哪句口號?(A)革命無罪、造反有理 (B)維護傳統、振興儒學 (C)天下一家,共享太平 (D)周公吐哺,
- 18 溝通過程中的那一個階段是在描述「當接收到來自於他人的訊息後,必須透過主觀的詮釋才能了解該訊息」的意涵?(A)傳送(ending) (B)編碼(encoding)(C)接收(receiving)
- 21 政策方案是否獲得相關利益團體支持,最接近於下列何種考量?(A)技術可行性 (B)法律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財務可行性
- 17世紀後期,鄭成功率軍進入臺灣,趕走在臺灣的歐洲勢力。請問鄭氏軍隊當時從臺灣何處登陸?(A)鹿港 (B)打狗 (C)鹿耳門 (D)淡水
- 5 行政倫理的確保機制,可以用 2 × 2 的矩陣圖來做區分;代表性官僚(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的實踐有助於強化:(A)外部的非正式控制機制 (B)內部的非正式控制機制
- 中國歷史上某一時期曾制定「天朝田畝」制度:「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凡天下田,豐荒相通,……有田同耕,有飯同食,有衣同穿,有錢同使,無處不均勻,無人不飽暖也。」請問:這是指哪一時期的情況?(
內容推薦
- 請根據下列內容判斷,所指為何?英國倫敦報紙:日本在福建占地,長江流域宜屬英國。法國巴黎報紙:德國據膠州灣,理所當然,因德國曾幫中國1898年,沙俄佯稱助清抗德而將軍艦駛入旅順,事後迫使清政府
- 20 想要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有許多政策工具可供使用,下列何者是屬於誘因型的政策工具?(A)一體適用的排放標準 (B)可交易的污染許可證(C)社會賢達的道德勸說 (D)公益團體的教育宣導
- 14 國立大學校務基金之收入來源包括受益者付費原則下的自籌財源及投資所得。校務基金在基金的分類上屬下列何者?(A)普通基金 (B)作業基金 (C)營業基金 (D)特別收入基金
- 8 組織可運用下列那一種機制來進行默會知識(tacit knowledge)的整合?(A)層級權威 (B)慣例 (C)部門分化 (D)標準正式化
- 一布林代數F(A,B,C,D)= (0,2,5,7,8, 10,13,15),下列何者為其化簡之結果?(A) F= AD + (B) F= BD + (C) F= AC + (D) F= BD
- 幾位同學正在討論,為何中國領土可以在瓜分風潮中得以全身而退。他們得出的結果如下:「肇因□提出門戶開放政策,使中國得以保留主權的完整,倖免於亡國……。」請問:上述缺空處應該填入下列何者?(A)
- 小明的志願是要當一位傑出的外交官,他跟著父母一起前往中國旅遊,順道參觀了十九世紀成立專職培養翻譯人才的學校參觀。請問:他們參觀的地點為下列何者?(A)北京同仁堂 (B)北京同文館 (C)福州
- 英法聯軍的失敗打醒中國,發現中國無法抵禦外國人的船堅炮利,因此中國境內出現第一波改革聲浪,這波改革從文化的內涵來看,是屬於哪一層面的改革? (A)器物 (B)理念 (C)風俗 (D)制度。
- 9 我國行政院的職務中,主要任務是聯繫協調各部會並主持專案工作者,下列何者最為正確?(A)政務顧問 (B)政務委員 (C)人事長 (D)行政院發言人
- 【題組】西班牙人來到亞洲之後,便以圖 5 中何處為根據地,與中國進行貿易?(A)甲 (B)乙(C)丙 (D)丁
- 這位清朝皇帝,愛好西學,望能經世濟用,求富求強,而有志變法,期盼振興國威,振奮人心,最後他進用改革之士走向變法之路。請問:這位清朝皇帝為下列何人? (A)道光 (B)咸豐 (C)同治 (D)
- 清末中國自近代以來,每遇一次對外戰爭失敗,就有一次政治改革運動,可惜的是這些政治改革運動最後都以失敗收場。請問就自強運動而論,由地方官員發起的近代化運動,期間卻在哪兩次戰役中先後受挫,而掀起
- 清朝設立一個機構,這個機構按照負責的事務,分成英國股、法國股、俄國股、美國股和海防股,並設有海關總稅務司署、同文館、清檔房、司務廳、電報處及銀庫等各個附屬機構,辦理外交、通商、海防、軍務、關
- 10 許多主管希望讓員工在工作上發揮創意,在辦公室中設計很多可以放鬆、交談的場所,甚至鼓勵員工裝飾個人的工作空間。這是屬於組織文化的那一項要素?(A)實體環境 (B)神話與故事(C)符號與標語 (D)
- 科南在參觀國立臺灣博物館時,在某個時期展區的展覽櫃中看到一面藍地黃虎的旗幟,如附圖所示。請問:這個展覽櫃應該是展出下列何時的文物? (A)荷治時期 (B)鄭氏時期 (C)臺灣民主國時期 (D)皇
- 在甲午戰爭中清軍戰敗,暴露單靠洋槍大炮不足以自強,於是許多人要求制度層面的改革,因此由康有為主持的哪一改革運動登場? (A)自強運動 (B)戊戌政變 (C)戊戌變法 (D)明治維新。
- 在西元 19 世紀前期,中國與日本同樣面臨西方列強的全面侵略,兩國內部均興起了改革運動,但呈現的結果是日本藉由明治維新擺脫了列強的侵略,中國則未能藉由自強運動翻轉局勢。請問:清末自強運動失敗
- 清廷官方正式派遣學生到國外留學,每年向美國派遣 30 名幼童留學,他們大多成為日後中國的重要人物。請問:這項政策始於近代史上的哪一段時期? (A)自強運動 (B)維新運動 (C)立憲運動 (
- 11 人事考績的考評者因為自己的缺點,而忽視受評者所具有的同樣缺點,此情形主要係受到下列何種因素的影響?(A)盲點偏失(blindness error) (B)刻板印象(stereotyping)(C
- 2 下列何者為美國新公共服務的基本理論觀點之一?(A)強調憲政價值 (B)新威權主義(C)新福特主義 (D)強調消費者選擇權
- 「囚禁德宗於瀛臺」、「康、梁逃往海外」、「慈禧重行垂簾聽政」,是指哪一史實?(A)甲午戰爭(B)戊戌政變(C)自強運動 (D)英法聯軍。
- 暑假小華前往引爆甲午戰爭導火線某個國家旅行。請問:小華前往何國?(A)韓國(B)日本(C)菲律賓(D)俄國。
- 15 我國國營事業之預算屬於下列那一種預算?(A)營業基金預算 (B)作業基金預算(C)特別收入基金預算 (D)資本計畫基金預算
- 12 依據公務人員退休資遣撫卹法之規定,公務人員退休分成三類,下列何者不屬之?(A)命令退休 (B)自願退休 (C)展延退休 (D)屆齡退休
- 「俄羅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狠比豺狼。法蘭西,占廣州,窺我西南;德意志,據膠州,虎視東方。新日本,取臺灣,再圖福建;美利堅,也想要,割土分疆。這朝廷,若再不,醒獅怒吼;這中國,必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