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7. 厚度為 3.2 公厘之鋼板,去除銲道內部缺陷最適宜之方法是
(A)空氣電弧挖槽法
(B)氣動鏟除法
(C)機械切削法
(D)瓦斯挖槽法。
(A)空氣電弧挖槽法
(B)氣動鏟除法
(C)機械切削法
(D)瓦斯挖槽法。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5758
統計:A(8),B(19),C(4),D(1),E(0)
內容推薦
- 1在銲接中將電弧長度減短,即表示要提高銲接 (A)電流(B)速度(C)電壓(D)電阻。
- 1使用未經乾燥的電銲條銲接,銲道易產生 (A)變形(B)銲蝕(C)搭疊(D)氣孔。
- 1銲蝕之防止方法為 (A)增大電流及銲速(B)減小電流及銲速(C)增長電弧(D)減小電流增長電弧。
- 1一般手工電銲檢定之厚鋼板銲接時,其銲冠高度不宜超過 (A)6(B)2(C)4(D)5 公厘。
- 左圖輸電材料符號為(A)球軋頭(B)直角雙軋頭(C)掛線夾板(D)軛鐵。
- 1在銲接中將電弧長度加長,即表示要提高銲接 (A)電流(B)速度(C)電壓(D)電阻。
- 1對接銲時,母材根部面之間的距離稱為 (A)根面(B)喉部(C)趾端(D)間隙。
- 1銲道產生夾渣原因之一是 (A)電流太高(B)銲條織動太寬(C)銲條太小(D)銲口間隙太大。
- 1要改善沃斯田鐵系不銹鋼之銲接敏化可添加的元素為 (A)碳(B)鉻(C)鎳(D)鈦。
- 1在銲接時電流過大及銲條運行不當而在銲道兩邊產生下陷現象是稱為 (A)夾渣(B)銲蝕(C)搭疊(D)氣孔。
內容推薦
- 1使用低氫系電銲條銲接,電弧長度應保持 (A)短 (B)長 (C)超長 (D)時長時短 電弧來運行。
- 1凸出於銲道趾端部份而未與母材熔合之堆積金屬稱為 (A)氣孔(B)銲蝕(C)夾渣(D)搭疊。
- 1施銲時銲道與母材之間沒熔化或熔化不完全的部份稱 (A)變形(B)銲濺物過強(C)融合不足(D)電弧偏弧。
- 1單面銲接之銲口,如根部間隙精度不良,銲接時容易產生之缺陷是 (A)氣孔(B)滲透不均勻(C)變形(D)搭疊。
- 1銲接後以鐵鎚在銲道上鎚擊,其目的為 (A)清除內部夾渣(B)減少搭疊(C)減少內應力(D)鎚平內部氣孔。
- 1以施工速度作比較,銲接比鉚接施工 (A)快(B)慢(C)超慢(D)差不多。
- 1預熱的功能之一是 (A)增加含碳量(B)退火(C)清潔銲口(D)防止龜裂。
- 1對接銲時,假銲部份龜裂應採取之措施是 (A)繼續再銲(B)電流加大再銲(C)龜裂之假銲挖除後再銲(D)電流降低後再銲。
- 1銲接電流過大時易產生之缺陷是 (A)搭疊(B)銲濺物變少(C)滲透不足(D)燒穿。
- 1銲口間隙過大,由於銲接金屬堆積量增加,容易產生 (A)銲蝕(B)氣孔(C)工件變形(D)滲透不足。
- 1在氣溫極低環境銲接厚板前 (A)需預熱(B)不需預熱(C)需後熱(D)需淬火。
- 1在各種熔填順序中,引起變形最大的順序是 (A)前進式(B)交互式(C)間跳式(D)後退式。
- 1若要使銲接中熱量增加,主要的調整是 (A)電壓加大(B)電流加大(C)銲速加快(D)電阻加大。
- 1電銲中保護電弧熔池防止氧化的物質是 (A)銲條的銲藥(B)銲條的金屬(C)電弧光線(D)銲濺物。
- 2 左圖為一星絞 10 對簇芯線,其線對秩序如圖中數字所示,請問第 4 對心線的顏色是 (A)藍白(B)棕黑(C)黃白(D)紅棕。
- 下列碳鋼銲件處理溫度最高的是 (A)層間溫度(B)預熱溫度(C)後熱溫度(D)退火溫度。
- 1沃斯田鐵系不銹鋼比碳鋼容易變形的原因是 (A)膨脹系數大(B)導熱性高(C)熔點高(D)無磁性。
- 1銲接電流過大時易產生 (A)龜裂、氣孔(B)滲透不足(C)熔合不足(D)夾渣。
- 1電銲後保護銲接金屬防止氧化的是 (A)銲藥(B)芯線(C)銲渣(D)氮氣。
- 1麻田散鐵系不銹鋼銲接前的預熱溫度約 (A)100~200℃(B)200~350℃(C)350~500℃(D)500~700℃。
- 1不銹鋼淬火後內部組織成 (A)沃斯田鐵(B)肥粒鐵(C)石墨鐵(D)麻田散鐵。
- 1銲接後銲件變形大的原因是 (A)開槽太小(B)開槽太大(C)銲速太快(D)拘束力大。
- 1銲接施工所產生之變形量要比鉚接施工 (A)大(B)小(C)相同(D)時大時小。
- 1不銹鋼銲接後,背面銲道最大滲透高度應在 (A)0公厘(B)0公厘(C)0公厘(D)0公厘 以下。
- 下列有關目前台灣製即熱式瓦斯熱水器主爐燃燒器構造的敘述,何者為正確? (A)無混合管、有一次空氣調整器(B)無混合管、無一次空氣調節器(C)有混合管、有一次空氣調節器(D)有混合管、無一次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