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 設A(-3,2). B(2,5). C(-1,2). D(1,1)為平面上四點,且 ,則
=?
(A) 2
(B) 3
(C) 4
(D) 5 。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則 之最小值為何? (A) 0 (B) 1 (C) -1 (D) 。
- 已知直線L過點(1,5),且垂直於直線2x-3y+6=0,則L與x軸的交點坐標為何?(A) ( ,0) (B) ( ,0) (C) ( ,0) (D) ( ,0) 。
- 漢人移居臺灣風險很大,不一定每個人都可以在臺灣安居樂業,但為何仍有許多人願意冒險來臺? (A)清廷的種族歧視政策,使漢人心生不滿 (B)清廷對信奉佛教者進行宗教迫害 (C)原鄉人口過多,謀生不易(
- 云柔常聽父母說:很多議員在議會的發言享有言論免責權,可以任意發言,又可不必負法律責任,她感到奇怪,查了歷史書籍,才知道有一份保障議員言論權利的資料,請問是哪份資料? (A)英國--權利法案(B)
- Ⅰ、金庸多部著名小說曾多次拍成電視劇,其小說除融合了武術、氣功、懸疑、言情、歷史等常見風格以外,還加入了很多古代文藝,以及天文地理等知識性元素。請就你所學回答下列問題:【題組】《天龍八部》主角喬峰
- ( ) 若任意選取一個三位正整數 N,且每一個三位數被選取的機率相同,則√N是整數的機率是多少? (A) (B) (C) (D) 。
- ( ) 有一組八個正整數的數值資料,已知其中七個數值為 6,則下列哪一個數值不可能是這組資料的中位數?(A) 3 (B) 5 (C) 4 (D) 5。
- ( ) 若某班學生體重的相對次數分配折線圖中共有三個點,分別為 A(45,25)、B(55,45)、C(65,y),則 y=? (A) 25(B) 30 (C) 35 (D) 40。
- ( ) 下表為三年丙班數學小考成績的累積相對次數分配表的一部分,已知該班有 50 位學生,則此次數學小考成績不及格的人數有多少人? (A) 4 人 (B) 5 人 (C) 6 人(D) 7 人
- ( ) 已知 A、B 兩個二次函數的圖形是以y=-3 為對稱軸的對稱圖形,若二次函數 B為 y=2(x+3)2,則二次函數 A 為何?(A) y=2(x-3)2+6 (B) y=-2(x+3)2
內容推薦
- 設k >0,一元二次方程式x2+2kx+4k+5=0有兩相等實根,則k=? (A) -1 (B) 2 (C) 5 (D) 10 。
- 行列式 之值為何? (A) 24 (B) -48 (C) -24 (D) 48 。
- 設b. c為實數,若 3+2i 為方程式x2 +bx+c =0的一根,則b+c =? (A) 6 (B) 7 (C) 5 (D) 。
- 試求複數 的絕對值。(A) 1 (B) 2 (C) 5 (D) 。
- 之和為何? (A) (B) (C) (D) 。
- 若 ,則範圍為何? (A)0<x<1 (B)0<x< (C)0<x< (D)x> 。
- A. B. C......等六人排成一列,試求A在B右方的排列數有多少種?(A) 720 (B) 520 (C) 420 (D) 360 種。
- 求 展開式x6中係數=? (A) 70 (B) 100 (C) 125 (D) 98 。
- 試求12個數的中位數:51。(A) 36 (B) 37 (C) 5 (D) 38 。
- 設圓C:x2+y2-16=0,直線L:3x-4y+k=0,若圓C與直線L相切,試求值k?(A) 12或–4 (B) 20 (C) 10或–5 (D) 5 。
- 雙曲線兩焦點為(-4,0). (6,0)及一頂點為(4,0),下列哪一點在此雙曲線上?(A) (B) (C)(5,5) (D) 。
- 試求 =? (A) 2 (B) 0 (C) –2 (D) –3 。
- 已知 f(x)=x3-2x2+5x-1試求 =? (A) 23 (B) 0 (C) 14 (D) 1 。
- 試求 (x+1)(x-2)dx之值為何?(A) (B) (C) (D) 。
- 1「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還有「六死三留一回頭」,這些諺語充分反映先民來臺之路非常艱辛,所以許多漢人為了祈求航海順利,因而信仰何神明? (A) 保生大帝 (B)王爺 (C)土地公 (D)媽祖。
- 凡姊熱衷清朝歷史的戲劇,對於《康熙帝國》、《雍正王朝》、《十全老人乾隆爺》的內容如數家珍,無一不曉。就清領前期清廷歷來對臺政策而言,凡姊不太可能在上述清朝歷史劇中看到哪種情形?(A)實施渡台禁令(
- 小新看到一張三百五十年前的臺灣歷史行政區域圖(右圖),根據此圖的訊息,請問:下列敘述何者是正確的? (A)此時期是鄭芝龍開發臺灣時的地圖(B)主政者身旁有鄭氏諸葛陳永華協助(C)當時臺灣被稱為東都
- 下圖為清領時期台灣與大陸貿易路線圖,甲、乙、丙三個港口周邊形成繁榮的生活圈,後來有「一府二鹿三艋舺」的盛譽。請問:下列何者敘述正確? (A)甲是最早開放的港口,可通達廈門與五虎門(B)乙地郊商雲集
- 澎湖地區風光明媚,位於中國大陸與臺灣之間,屬交通要衝。小天、中迪、秀玄和齊黃四人整理初下表「澎湖大事記」表格內容中,何者需要修正?(A)小天宋代時,曾在澎湖設置巡檢司(B)中迪荷蘭人曾經侵犯澎湖,
- 臺灣在清領時期,曾出現「南郊」、「泉郊」、「廈郊」等組織。請問:這些名為「郊」的組織是屬於何種性質? (A)土地開墾 (B)商業貿易 (C)水利建設 (D)教育機構。
- 下表中的句子是學生報告的段落標題。此份 報告的題目,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荷西爭奪臺灣的紛擾 (B)鄭氏三代的臺灣經營 (C)朱一貴反清事件的始末 (D)曇花一現的臺灣民主國。
- 小王正在整理臺灣歷史文獻並描繪了一張路線圖,如附圖所示。請問:他目前應該是在研究哪一個歷史事件? (A)鄭成功進攻臺灣 (B)鄭經出兵中國大陸 (C)施琅攻打臺灣 (D)朱一貴反清攻打大陸。
- 下圖為中國史上的某個一時期,此時期。請問:這應是指哪一時期? (A)元朝末期 (B)明朝中期 (C)南明時期 (D)清朝末期。
- 下圖是臺灣歷史上某一階段的對外貿易示意圖。請問:圖中「甲」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一組商品? (A)蔗糖、鹿皮 (B)軍用物資 (C)布料 (D)樟腦。
- 瑜蓉閱讀一份資料,看到某位歷史人物對台灣有這樣敘述:「臺灣地方,北連吳會,南接粵嶠,延袤數千 里,山川峻峭,港道迂迴,乃江、浙、閩、粵四省之左護;……僅守澎湖,而棄臺灣,則澎湖孤懸汪洋之中,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