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9.有關警方受理告訴乃論案件,下列敘述哪些正確?
(A)受理言詞告訴時,應即時反應處置,並當場製作筆錄,詳載證據及線索,以利進行偵查
(B)若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先前已達成和解並以書面簽署拋棄告訴權,則此告訴即為不合法
(C)被害人提起刑法第 277 條傷害罪告訴時,僅須申告犯罪事實並表明希望訴追之意,即便誤指犯罪者仍不影響告訴效力
(D)僅有告訴乃論案件,才須詢問告訴權人是否提起告訴,若為非告訴乃論案件則無此必要
(E)告訴乃論案件提起告訴與否,僅是訴訟條件,並無阻卻司法警察偵查之義務
(A)受理言詞告訴時,應即時反應處置,並當場製作筆錄,詳載證據及線索,以利進行偵查
(B)若被害人與犯罪嫌疑人先前已達成和解並以書面簽署拋棄告訴權,則此告訴即為不合法
(C)被害人提起刑法第 277 條傷害罪告訴時,僅須申告犯罪事實並表明希望訴追之意,即便誤指犯罪者仍不影響告訴效力
(D)僅有告訴乃論案件,才須詢問告訴權人是否提起告訴,若為非告訴乃論案件則無此必要
(E)告訴乃論案件提起告訴與否,僅是訴訟條件,並無阻卻司法警察偵查之義務
參考答案
答案:A,C,E
難度:非常困難0.184211
統計:A(37),B(5),C(22),D(17),E(31)
內容推薦
- 甲耳聞乙想殺他,於是隨身攜帶手槍防身。某日見乙迎面走過來,乙伸手到大衣胸前口袋,甲以為乙要取槍殺他,於是立即拔槍對乙射擊,乙中彈身亡。後來發現乙胸前只有 1 包香煙及 1個打火機。下列敘述(甲持
- 下列哪些為警政署確實管制各類重大毒品案件並落實向上溯源工作規範之特殊重大毒品案件?(A)查獲走私毒品、原料 (B)查獲第一級毒品 200 公克以上(C)查獲第二級毒品 500 公克以上 (D)查
- 甲放火燒毀 A 宅,未料火勢延燒到鄰居 B、C 二家之住宅,甲所成立之放火罪,下列何者正確?(A)結果加重罪 (B)想像競合 (C)單純一罪 (D)數罪併罰
- 依據「查處毒品案件作業程序」,請選出正確者:(A)受理報案後,現場如係非公共場所或非公眾得出入之場所,應先向管轄地方法院檢察署聲請搜索票再執行取締(B)查獲毒品犯罪現場有多名關係人,但皆否認吸食
- 關於作曲家與文學家作品組合之敘述,下列何者正確?(A)浦羅高菲夫的(S. Prokofiev)《羅密歐與茱麗葉》―康德(I. Kant)(B)貝多芬(L. van Beethoven)《第九號
- 學長甲認為體罰不受管教的學弟乃是作為實習幹部學長之職分,即使稍微過度亦無妨,乃對拒絕參加晚點名的學弟 A 處罰伏地挺身 200 下,致 A 手臂肌肉受傷。依錯誤理論,甲較有可能是下列何種錯誤?(
- 有關警察遴選第三人蒐集資料之敘述,下列哪些正確?(A)其法源依據為《警察職權行使法》(B)須報請檢察官核准實施(C)警察製作遴選第三人之書面報告時,第三人之簽名以捺指印代之(D)蒐集資料之期間不
- 有關跟蹤、監視之敘述,下列哪些錯誤?(A)監視為一種靜態觀察法(B)跟蹤與監視可以搭配使用(C)夜間監視可使用紫外線攝影機(D)被跟蹤人突然進入建築物再經由另一個門口離開,執行人員應假裝若無其事
-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60 分)下列哪些屬於李昌鈺博士所提分類系統之情況性物證(conditional evidence)?(A)現場之汽油味 (B)車門有無上鎖(C)犯罪手法 (
- 有關指紋之觀念,下列何者錯誤?(A)全世界尚未發現任兩人的任兩個指紋特徵是完全一樣的(B)即使是同卵雙胞胎或多胞胎,其指紋特徵也有所不同(C)指紋的比對,可利用指紋電腦系統的協助,進行類似指紋之
內容推薦
- 甲對乙實施強盜行為,造成乙手部擦傷及損失 1 萬元,甲之行為該如何論處?(A)甲成立強盜罪及傷害罪,依想像競合,論強盜罪(B)甲成立強盜罪及傷害罪,依法條競合,論強盜罪(C)甲成立強盜罪及傷害罪
- 二、多重選擇題:(每題 3 分,共 60 分)僅依共犯從屬性如下之【見解】,下列選項之敘述何者正確?【見解】:共犯之成立必須正犯之行為該當不法構成要件且具有違法性。(A)甲唆使強盜犯A的妻子乙藏
- 有關刑事案件撤銷管制之標準,包含下列哪些情形?(A)嫌犯全部緝獲,贓證物齊全案件(B)緝獲主嫌一人以上,並追回部分證物,經查證確鑿全案移送法辦(C)尚無嫌疑人到案,贓證物齊全(D)輕微且已無其他
- 根據內政部警政署最新頒訂之「警察機關實施指認犯罪嫌疑人注意事項」規定,下列敘述哪些錯誤?(A)指認過程應全程連續錄音,必要時全程連續錄影(B)所有指認皆應安排列隊選擇指認,不得進行單獨指認(C)
- 犯罪偵查常引用的 ABC 法則,包含下列哪些概念?(A)不預設立場(Assume nothing) (B)相信某些事(Believe something)(C)注意某些事(Be care of
- 甲、乙、丙共同謀議要偷珠寶公司之鑽石,由乙、丙進屋偷取,甲則開車接應。某日,甲得知該珠寶公司保全設備有狀況,於是立即通知乙、丙。乙、丙攜帶刀棍進入珠寶公司順利取得鑽石後,由甲開車接應離去。下列敘
- 下列何者不屬於刑法所規定的「保安處分」?(A)易服社會勞動(B)感化教育(C)強制戒治(D)監護(E)易服勞役
- 甲竊取乙的鑽戒 1 枚和珠寶項鍊 1 條,又侵入丙宅竊取丙之古董名畫 1 幅。司法警察官 A 依法聲請取得搜索票,搜索票上記載應扣押物為「乙的鑽戒 1 枚」。執行搜索時,A 發現乙的珠寶項鍊及丙
- 有關 106 年新修訂之《組織犯罪防制條例》所稱犯罪組織要件的敘述,下列哪些正確?(A)該組織須有 3 人以上,且非為立即實施犯罪而隨意組成(B)該組織以具有名稱、規約、儀式、固定處所、成員持續
- 公開來源情報(Open-source Intelligence;OSINT)係指任何由公開資訊產出的情報,它們經過收集、發掘的過程後,適時地傳遞給有特殊情報需求的人員,所使用到的工具或技巧有哪些
- 下列何者不具保證人地位?(A)參與毒趴的共同吸毒者之間(B)共同冒險的登山團體成員(C)私立托嬰中心的褓姆(D)同性伴侶組成的家庭成員間
- 樂曲〔〕中的和聲進行,為下列何者? (A)皮卡第終止(Picardy Cadence)(B)假終止(Deceptive Cadence)(C)不完全正格終止式(Imperfect Authen
- 警察甲在巡邏時,見乙持刀進入某銀樓行搶,立即將乙加以逮捕,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甲對乙所為之逮捕,係合法之現行犯逮捕(B)甲逮捕乙時,為確保甲之安全,並得搜索乙之身體及其隨身攜帶之物品(C)
- 下列何種犯罪類型可作為美商 Facebook 公司資料協查之案由?(A)妨害名譽 (B)竊盜(C)性侵害 (D)盜用帳號(E)違反組織犯罪條例
- 下列何罪以行為人持有他人之物為前提?(A)背信罪 (B)毀損罪 (C)侵占罪 (D)竊佔罪
- 關於刑法性侵害犯罪之強制治療處分,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犯強制性交罪之犯罪人,於刑之執行前,應先令入相當處所施以治療(B)犯公然猥褻罪之犯罪人,於徒刑執行期滿前,接受治療後,經鑑定評估,認有
- 有關結果加重犯,下列敘述,何者正確?(A)過失之加重結果與基本構成要件之行為須有因果關係(B)行為人對加重結果的發生,須在主觀上已有預見(C)侵入住宅搶奪致人受重傷亦為結果加重犯(D)行為人對加
- 下列何者敘述,甲為準中止犯?(A)甲殺乙後離去,經路人報警送醫,乙未死(B)甲殺乙後,甲叫救護車,但在救護車抵達前,乙已被路人送醫救治,乙未死(C)甲殺乙後,甲叫救護車,但在救護車抵達前,乙已被
- 甲持制式手槍一把,侵入 A 宅後見 A 在家,持槍對準 A,命 A 交付財物,A 心生畏懼,為求保命只好將財物交付甲。甲應成立何罪?(A)加重強盜罪 (B)恐嚇取財罪 (C)準強盜罪 (D)擄人
- 持偽造的儲金簿向郵局提款,依判例之見解,應成立何罪?(A)行使偽造之私文書罪 (B)行使偽造之有價證券罪(C)行使偽造之公文書罪 (D)行使偽造之特種文書罪
- 被告甲於收到判決書後決定上訴,原預計於上訴期間的最後 1 天(5 月 1 日)向法院送交上訴狀,結果於 4 月 30 日夜間發生地震,造成甲通往法院的道路山崩,而無法如期提出上訴狀。下列敘述何者
- 甲所為之下列何種行為,可能構成誣告罪?(A)捏造事實,向經濟部告發 A 貿易公司,涉嫌跨國洗錢(B)捏造事實,投稿於報紙,公開指涉政府官員 A 收受賄賂(C)捏造事實,向監察委員檢舉警察局局長
- 有關人質挾持談判原則,下列敘述哪些不適當?(A)若歹徒提出需求時,談判人員一律回答「不行」,以避免歹徒誤認可以對於警方予取予求(B)指揮官不談判,談判官不指揮,以營造談判空間(C)為迅速建立信賴
- 甲先後犯竊盜罪和傷害罪,兩罪均經檢察官起訴,法院判決竊盜罪之宣告刑 3 年 6 個月有期徒刑,傷害罪之宣告刑為 1 年 3 個月有期徒刑。法院所定之應執行刑,下列何者符合刑法第 51條之規定?(
- 有關網路犯罪偵查的數位證據特性,下列敘述哪些正確?(A)數位資料存於各種電腦儲存媒體,可能是聲音檔、影像檔、文字檔或其他格式態樣的檔案紀錄(B)網際網路網網相連,數位紀錄散置於全世界,常需各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