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六、新式閱讀題型:(每題2分,共10分)(一) 臺灣的同學都很害羞怕生? 老外:交朋友得先聊天3次  儘管生活在同一世界,但美國人和臺灣人在許多方面仍舊差異甚大。來自美國、曾在臺大念書的畢靜翰就特別撰文,記錄他在臺灣生活的點點滴滴。  畢靜翰表示,自從來到臺灣,他就覺得要好好學習中文,並在這裡結交一些本地朋友,但遺憾的是,「臺灣的人民也很早以前決定好了:他們就想跟外國人講英文。第一個禮拜在臺北,我不管去學校的辦公室、餐廳或便利商店,每個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跟我說英文、炫耀自己的英文,甚至在路上會有人過來開始跟我講英文。」  過了一陣子,畢靜翰終於理解這些人的想法,「我現在知道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過度的熱情,而並非是想折磨我,只不過當時這樣,都害我很久才有辦法把中文說得比較好。」堅持說中文的他還說,當年另一個留學目標,就是跟很多本地人交朋友,也因此他跟許多人「語言交換」,如此一來才能跟臺灣人聊天,「有個共同的目標(還有他們時間上的壓力),他們會比較願意克服跟陌生人交流的尷尬。」  談到交朋友,畢靜翰也有自己的觀察,據他表示,在美國念大學時,他們「常在路上搭訕人、也常常被搭訕,上課的時候,我們也很努力認識全班的同學,路上遇到同學或社友也會停下來聊幾句。」那樣的氣氛開放且輕鬆,但是在臺灣,你無法輕鬆擁抱與自己不同的人。  他認為,臺灣的大學生真的很害羞,很怕生,也很會鬧尷尬,「一開始,我以為跟路上的學生講話是可以的,被翻白眼了幾次之後,我就發現這樣很不OK。如果我試試看跟他們聊天的話,他們會想逃。」  好幾年之後,畢靜翰終於擬出一個「與臺灣人社交SOP」,其中有一條重要的「三次規則」。所謂的「三次規則」,就是你需要成功地跟某人見面三次,才可以升級為路上可以考慮打招呼的熟人。這三次見面,你必須在適合的時間,或者透過社團等順其自然的活動,跟對方聊天三次之後,彼此才可以考慮要不要當朋友。  畢靜翰最後說,在臺灣留學的經歷,讓他理解臺灣人的生活百態,同時也覺得相當有趣,「我們的人生背景真的非常不一樣,可是就是因為這樣才可以學到更多,也更了解彼此的國家。」□注SOP:英語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的縮寫,譯為標準作業程序,是指在有限時間與資源內,為了執行複雜的事務而設計的內部程序。
1.面對從美國來到臺灣求學的畢靜翰,做為臺灣人,最適合抱持下列何種心態?
(A)相交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B)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    
(C)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D)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4898
統計:A(8),B(5),C(8),D(22),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