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基改食品的安全疑慮】  基改作物從1996年開始生產,我國每年由美國與巴西兩基改大國進口200多萬噸黃豆,其中九成是基改黃豆,可以說過去十年來,國人已經吃下不少的基改食品了。到底基改食品跟一般傳統食品有什麼不一樣?外觀是看不出來的,只能靠成分的化驗才能檢出。主要的不同在於這些基改食品含有前所未有的基因以及傳統品種所沒有的蛋白質。大多基改作物為提高作物產量,多含有抗蟲基因製造毒蟲蛋白使害蟲吃了致命,或轉殖入除草劑基因,來減少農藥用量。但近年出現具抗藥性的雜草,使農夫被迫噴灑更多除草劑,所以基改食品也常有農業殘留過量的問題。  那麼吃下這些東西對人體有沒有影響呢?1989年曾發生美國人喝了日本公司製造的口服液,死了37人,約1500人重病的事件。主因是該產品的色氨酸(一種蛋白質)是由基改菌製造的,色氨酸本身沒問題,是因基改菌體內色氨酸的濃度比原來增加20倍,所以細菌自動將體內過多的色氨酸略作轉化,成為具毒性的蛋白質,這是研發者無法事先知道的,而這種衍生物正是釀成慘劇的主因。然而無法讓人類來做基改食品試驗,因此用老鼠進行,而在相關試驗中老鼠的確發生諸多病變,包括內臟病變、生長遲緩、不孕症等。雖並無直接證據表示基改食品危害人體,但在老鼠身上的試驗仍需我們警惕。我國過去只要求包裝製品如豆漿、豆腐、豆干需標示為基改,但散裝食品沒要求摽示,因此大多豆漿店、市場板豆腐大多是基改的黃豆製成。好在2014年2月立法部份散裝豆製品也須加以標示,但最重要還是消費者自己的決心,選擇要將什麼吃下肚。
(1)關於此文章敘述何者正確?
(A)研發者可保證基改食品對人體安全無害
(B)基改作物具抗除草劑基因,可以大量噴灑農藥對消費者健康無影響
(C)造成基改食品疑慮主因為外來基因、未知蛋白質,但不會有農藥過量問題 
(D)因無法由外觀分辨出是否為基改食品,消費者可能不知不覺吃下肚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