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神鬼觀念隨文明的興起產生,源於對生命消逝的恐懼與未知。《禮記‧祭義》云:「人生有氣有魄。氣者,神之盛也。眾生必死,死必歸土,此謂鬼;魂氣歸天,此謂神。」人死後向上揚起,成為善「神」,另一個歸於地下,變成惡「鬼」,合稱為「神鬼」。  中國神鬼信仰於夏、商、周時期已展開。秦 漢時受宗教影響,神仙修道的觀念漸植人心。魏、晉、南北朝,因政治混亂,國家分裂,朝代更迭,掀起列異搜神的風潮,其中《列異傳》描寫各種的神怪異獸,結合神話、傳說與現實。唐代以來,載入神魔故事的筆記、小說頻增,如唐《酉陽雜俎》、宋《太平廣記》、明《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等,並伴隨著八仙、麻姑等傳說興盛,構成一個複雜的神仙與鬼怪世界。  描繪神鬼的繪畫作品,起源甚早,戰國時的《韓非子》已提到鬼魅無形,故畫鬼魅最易。秦 漢時期流行乘龍飛升圖像,到了唐代,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已將神鬼列為繪畫題材。吳道子在長安 景雲寺畫〈地獄變相圖〉,描寫墮入地獄後的種種酷刑,據載畫成後讓觀者皆心生畏懼。著名捉鬼大神鍾馗的繪畫也源自唐代,至五代更多方繪製以求趨吉避邪,明 清時期再加入寓意祥瑞的八仙、壽星、採芝仙、麻姑等,也展出在文學中出現的神仙鬼怪,如洛神、山鬼等,更集結許多鍾馗及其與鬼怪間互動的作品,展現各種神鬼的傳奇形象意趣。──節錄自故宮博物院網站
31. 根據本文內容,下列說明何者正確?
(A)展出文物中外皆有,包括來自埃及的木乃伊
(B)五代時始有人畫鍾馗,並用畫像來趨吉避凶
(C)展覽中運用數位特效,使參觀者可與鍾馗互動
(D)要看入地獄的種種酷刑可看〈地獄變相圖〉。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
統計:A(0),B(0),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