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題:雛菊模式-全球暖化的複雜性
 對於地球氣候未來的發展及這樣的發展對人類和其他地球生物的衝擊,仍存在著數種不同的說法。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蓋婭 Gaia 假說」,認為地球會有一種自我調整的行星機制,這樣的機制會自然地維持氣候穩定的長期變化。此理論是 James Lovelock 所提出,他透過一種「雛菊模式」來說明地球的生物圈並不是有意識的行動,而是會經由大自然的變化過程來被動地調整生長、繁殖或毀滅。簡單地說,生物對環境是有極大的影響。在雛菊模式中整個世界只有反射陽光較強的白雛菊和吸收較強的黑雛菊。雛菊在低溫時生長緩慢,溫度高時生長較快,但當溫度過高則會死亡。從一開始光照不足時雛菊十分稀少,而隨著日照的增加,黑雛菊慢慢地成為優勢種;相對地,為達到熱量平衡,白雛菊則會從熱帶地區開始發展。接下來,因為黑雛菊吸收過多能量而過熱而慢慢停止發展,這段期間溫度十分穩定,雖然陽光逐漸增強但星球溫度卻只有緩慢上升或下降,這種平衡能來回持續上一大段時間直到超越臨界點;接著黑雛菊慢慢消失,只剩白雛菊,因為過強的陽光殺死了所有黑雛菊,但白雛菊也岌岌可危;接著所有雛菊都滅絕了,星球的反照率下降,溫度逐漸上升,最後星球將會被老化的太陽吞噬消失。相關的說明可以參見 Lovelock 之《蓋婭,大地之母》,(台北:天下遠見,2002 年,2 版)。然而,在地球科學的領域中,我們也可以用北半球森林面積變化與地表反照率之關係來做說明。請回答下列各題。
假設北半球的寒帶森林面積增減,對氣候的可能影響途徑,推理如下圖所示,圖中?????部分,填入下列選項較為恰當
(A)地表反射增加
(B)氣溫降低
(C) 溫室效應增強
(D)暖化效應增強。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
統計:A(7),B(1),C(1),D(1),E(0)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