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清末國勢動盪不安,知識分子為了救亡圖存而有種種舉措,自1895年後出現兩種主要的救國模式, 一為立憲派,一為革命派,二者本互不相讓,但自何事發生後使立憲派與革命派合流?
(A)甲午戰爭時,清廷大敗使立憲派失望
(B)辛丑和約中喪權辱國的條款使立憲派失望
(C)清廷廢除科舉,使立憲派覺得前途無望
(D)清末雖成立責任內閣,但因成員中皇族比例過高,儼然形成「皇族內閣」
(A)甲午戰爭時,清廷大敗使立憲派失望
(B)辛丑和約中喪權辱國的條款使立憲派失望
(C)清廷廢除科舉,使立憲派覺得前途無望
(D)清末雖成立責任內閣,但因成員中皇族比例過高,儼然形成「皇族內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33333
統計:A(1),B(1),C(0),D(1),E(0)
內容推薦
- 清末某報發布一則專電:「鄂省城內新軍全行叛變,前日調防督署之馬步工兵,各一隊於轟攻督署時,倒戈而起,與署內防兵力戰,旋將防兵擊逃,署亦焚毀。」該電文應指哪一件史事? (A)捻亂 (B)戊戌政變
- 下圖為淡水區鄞山寺的平面圖,由其文字說明「供同鄉住宿的房舍」可知此寺之另一名稱最可能是下列何者?(A)汀州會館 (B)台茶行會 (C)怡和洋行 (D) 徽州茶館
- 甲午戰爭之後,「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成為流行用語,新式學堂及學會均以其作為辦學及創會的口號,然而新式學堂及學會的教學內容與發展目標,卻偏重於西學或新學。形成此一現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為新式學堂
- 明神宗時,朝廷正式將民間所崇奉的關聖帝君(關羽)與岳武穆王(岳飛)並列為武聖的地位。滿清入主中原後,卻獨尊關帝信仰,每縣所設武廟,均奉關帝為主神;同時將岳武穆王逐出武廟祭祀之列。請問,清初對於
- 如果你是一位元代的學者,在思想上深信「心」是世界的本源,而要了解宇宙的真相,只須向內探索,不必向外格物窮理。請問你會特別肯定何人的學說? (A)張載 (B)朱熹 (C)陸九淵 (D)王陽明
- 清末對外簽訂的條約對中國的領土、主權、經濟等皆造成重大影響,請問下列哪一條款對中國本土工業的打擊最深遠?(A) 中國開放五口通商(B)英法等國取得內河航行權 (C)外國公使入駐北京 (D) 外
- 19世紀末,一位來自蘇州的考生,到了京城參加科舉考試。這位考生可能經歷下列何事? (A)該生應是在江蘇省通過鄉試後,取得進士資格,獲准赴京城參加殿試 (B)在茶館裡聽到北京居民議論著官軍與日本
- 與洪秀全齊名的太平天國首領楊秀清,出身廣西,世代以燒炭種山為業,父母去世後,離家流浪,與人結夥護送洋貨,交結不少兩廣江湖豪客。後來因失業回到家鄉,仍作燒炭工人。楊秀清此時的「失業」,與某一城市
- 17世紀後中國人口大增,每人平均耕地也大為減少,其時政府曾採何種措施解決此問題?(A) 開始引進來自占城的稻種,以增加糧食產量(B)開始開發關中地區的丘陵地,築成梯田,以增加糧食生產面積 (C
- 9 下列那一個視圖為正立方體的等角投影圖?
內容推薦
- 已知1升水可溶解0 °C、1 atm氧8 mL,0 °C、1 atm氮4 mL,貝,丨0 °C 1 L水與0 °C、1 atm空氣長時間接觸 後,溶入水中的氧與氮之下列各項比值(氧:
- 一份文獻記錄乾隆年間一群西方人在北京的經歷,提到朝廷禮儀繁重,但使人感受到宗教式的肅靜。沒有人在典禮進行時竊竊私語,「這種肅靜莊嚴是本方的特色,歐洲文明還沒有達到這點。」這份文獻最可能是由以下
- 下列選項均出自中國近代涉外條約中的條款,其中何者是「片面最惠國待遇」的內容? (A)英人得在五口議定界址內,租借房屋,租地自建,自由居住,享有治外法權 (B)居住中國的美國人犯罪由美國領事審訊
- 裘莉是一位英國外交官的夫人,她在戊戌變法期間來到中國,直至辛亥革命爆發後才離開中國。請問下列哪些事項是她在駐華時期能看到或經歷到?(甲)得知慈禧太后向各國宣戰;(乙)在上海看到外國商人租賃土地
- 下列4圖,表示了裝填麻藥藥管之4個步驟,其正確順序應為何?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③→④→①→②(D)④→②→③→①
- 已知硫酸溶液的體積莫耳濃度為4 M,比重為84,下列濃度何者正確?( H2S04分子量為98) (A)重量百分 率濃度為98%(B)重量莫耳濃度為50m (C)硫酸濃度為8X105
- 由1800-1900年間白銀兌換銅錢數量的現象,可觀察到銀價呈現穩定上漲的趨勢,請問其主因應與下列哪一商品的貿易直接相關? (A)鴉片 (B)絲綢 (C)瓷器 (D)棉布
- 某位學者曾批評中國的一項傳統:「□□,為中國錮蔽文明之一大根源,行之數百年,使學者墜聰塞明,不識古今,不知五洲,其弊皆由於此。」請問他所批評的□□應是指下列何者? (A) 八股取士 (B)科舉
- 唐代的科舉未能明顯促成社會階級流動的主因為何?(A)應試者在複試時仍要試以身言書判,對寒門不利 (B)採彌封謄錄之法,對寒門不利 (C)以四書五經為考試內容,對寒門不利 (D)以八股文取士,對
- ※小綠的父親到中國北京出差,入住北方城郊的一間國際飯店(東經116度,北緯40度),他於當日下午6點入住(PM)。櫃臺上放放置了四個時鐘,代表四個當地標準時間,請問:櫃臺上方的時鐘,哪
- 根據統計,有清一代,光是徽州一地便有進士二百九十六人,其中狀元十五人,五十二人擔任高官。試問以下敘述中,何者可能為上述狀況的重要背景? (A)商人地位提升且經濟力強,多培養子弟參與科舉 (B)
- 中國在某個時期政府雖有詔令,但地方官員卻稱皇室詔令是被人脅持下的「矯詔、亂命」,其深知「若不量力而輕於一試,恐數千年文物之邦,從此已矣」,故稱「此亂命也,粵不奉詔」,並以為「亂民不可用、邪術不
- 以下是有關辛亥革命的資料。資料一:興中會是近代中國的革命團體,成立於夏威夷檀香山,後於香港成立總會,參加者以廣東人為主。資料二:同盟會主要由湖南、廣東、江浙等地的革命組織結合而成,先後於柏林、
- 鐵合金中所添加的鉻(Cr)含量約超過多少重量百分比(wt%)時,此鐵合金才能稱為不銹鋼(stainless steel)?(A)8%(B)12%(C)34%(D)40%
- 學者研究指出,唐末五代至宋朝初年是中國城市發展的一個關鍵時期,城市的生活環境起了重大變革,可以稱之為中國史上的「中古的城市革命」。請問,這時城市生活環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A)具有防禦功能城牆
- 太平天國起事後,英法等國初持中立態度,後轉而支持清朝,其態度明顯改變的主要因素是 (A)英法聯軍後,列強已從清廷得到他們所要求之利益,並想保有這些利益 (B)因不滿洪秀全稱耶穌為天兄,又自稱是
- 清代主流學術原為考據學,中期以後轉變為講求權宜救亂的經世致用之學。此轉變之主因為何? (A)反清復明思想復熾,學者轉趨宋明理學以替代考據學 (B)內亂始作,外患亦接踵而至,春秋經世思想隨之代興
- 不鏽鋼材質的抗蝕性質,是因為表面形成下列何種物質阻止了氧的擴散(oxygendiffusion)?(A)Cr2O3(B)(CrFe)4C(C)Fe2O3(D)Cr23C6
- 明代宰輔張居正改革時施行一條鞭法,是中國近代的重要稅制,請問下列相關敘述何者正確?(A)政府先授田給人民後,再向其徵稅,具有「為民置產」的美意 (B)規定以實物繳納賦稅,人民的負擔因而大為減輕
- 1874年,日本派兵侵略臺灣時,清廷之所以委曲求全與日本簽訂條約,甚至稱其為保民義舉,其主要原因除海防實力不足外,實因內陸發生何事急需解決? (A) 川楚教亂 (B)新疆回變 (C)捻亂擴大
- 明朝中期以後,中國的經濟與社會發生快速變遷。關於這個變動,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由於市場交易規模擴大,白銀漸增,形成「銀銅複本位」的貨幣制度 (B)因為經濟快速發展,紙幣從此成為主要貨幣
- 下列關於不銹鋼合金(stainless steel alloy)的敘述,何者錯誤?(A)沃斯田相(austenitic type)的18-8合金是最能抗拒腐蝕(corrosion)及生銹(tar
- 參考所附頭頸部深層結構的區域性淋巴結與淋巴管的圖示,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標示為2處可能是深頸淋巴結(deep cervical lymph nodes)(B)標示為4處可能是顎下淋巴結(s
- 長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後農業發達,一向是糧食輸出區;但明末以來,卻需仰賴外地輸入糧食。這種現象與下列何者最有關?(A)改種經濟作物,造成糧作不足 (B) 戰亂頻仍,農業生產遭到破壞(C)水利失修,
- 學者指出:宋元以來,閩浙沿海出現一些經濟繁榮的大城巿,如泉州;但是到了明清時期,這些大城巿陷入停滯,甚至倒退的狀態。然而同一時期的沿海地區卻出現了一些規模不大的城巿。關於這個現象,下列哪一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