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夫學者未始不為道,而至者鮮焉。非道之於人遠也,學者有所溺焉爾。蓋文之為言, 難工而可喜,易悅而自足。世之學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則曰:吾學足矣,甚 者至棄百事不關於心,曰:吾文士也,職於文而已。此其所以至之鮮也。昔孔子老 而歸魯,六經之作,數年之頃爾。然讀《易》者如無《春秋》,讀《書》者如無《詩》。 何其用功少而至於至也!聖人之文,雖不可及,然大抵道勝者文不難自至也。故孟 子皇皇不暇著書,荀卿蓋亦晚而有作。若子雲、仲淹,方勉焉以模言語,此道未足 而強言者也。後之惑者,徒見前世之文傳,以為學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 此足下所謂終日不出於軒序,不能縱橫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若道之充焉,雖 行乎天地,入於淵泉,無不之也。(歐陽修〈答吳充秀才書〉)
1歐陽修以為,文章要寫得好,關鍵在於:
(A)「道」充足而深入
(B)要能常常寫,多多寫,沈潛其中
(C)讀《易》就不要管《春秋》,一部書、一部書地閱讀
(D)做人的道德要修好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44737
統計:A(49),B(7),C(3),D(8),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