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多選題
35. 《臺灣民報》刊載一篇文章,「作者」提到:我昨日在友人處,懷抱著滿腔的熱望,把他送給我的那個雜誌讀了好幾處,但我終於失望了。……我想把他(雜誌)的妙論抄在下面來與諸位一同笑:「今之學子,口未讀六藝之書,目未接百家之論,耳未聆離騷樂府之音,而囂囂然曰:漢文可廢。甚而提倡新文學,鼓吹新體詩,粃糠故籍,自命時髦。吾不知其所謂新者何在?」……然而我最不滿意的,是他把「漢文可廢」和「提倡新文學」混做一起。不但如此,若照他的意思是「提倡新文學」之罪甚於「漢文可廢」。一笑!有關這篇文章,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作者」應該是儒家學說的擁護者,主張學子要研讀六藝
(B)從文章內容判斷,這位「作者」應是支持臺灣新文學運動
(C)這篇文章刊載在《臺灣民報》,應是宣傳皇民文學的言論
(D)這篇文章所持的觀點,與新文化運動時期胡適的主張類似
(E)「作者」認為「提倡新文學」與「漢文可廢」無必然關係

參考答案

答案:B,D,E
難度:困難0.243
書單: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