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 )舒米恩將學過的原住民族群歷史做一個整理,下列是他所整理的內容,何者有誤?
(A)泰雅族──父系社會
(B)阿美族──母系社會
(C)噶瑪蘭族──漁團組織
(D)排灣族──貴族社會。
(A)泰雅族──父系社會
(B)阿美族──母系社會
(C)噶瑪蘭族──漁團組織
(D)排灣族──貴族社會。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 )依照清朝對原住民的劃分標準來看,下列哪些人最可能屬於熟番? (甲)住在阿里山的阿丁 (乙)按時繳稅的巴布 (丙)在衙門服勞役的火旺 (丁)髮型與漢人一樣的阿保 (A)甲乙丙丁 (B)乙丙
- ( )關於臺灣平埔族的敘述,下列何者正確? (A)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丘陵地帶和蘭陽平原 (B)大約在四百年前移居至臺灣 (C)目前臺灣政府認可的為魯凱、布農等族 (D)漢化較淺,生活習慣至今
- ( )下列關於臺灣原住民族與其主要分布地的配對,何者正確? (A)魯凱族:新竹、苗栗山區 (B)噶瑪蘭族:蘭陽平原及花東海岸等地 (C)達悟族:中央山脈南段兩側的山區 (D)鄒族:日月潭一帶。
- ( )日本統治臺灣以後,將臺灣的原住民族分為哪些種類? (A)高砂族與平埔族 (B)生番與熟番 (C)平地原住民與山地原住民 (D)山地同胞與平地山胞。
- ( )台灣是多元族群的社會,除了閩南人、客家人,還有遍布各地的原住民族。請問臺灣原住民的祖先屬於哪個語族?(A) 南亞語族 (B)印歐語族 (C) 漢藏語族 (D)南島語族。
- ( )老師請同學們發表臺灣新石器時代人類的生活方式。甲:「人們使用的石器主要是用敲擊製成。」乙:「已經有大型村落的出現,可推測當時已有初步的社會組織了。」丙:「人們開始農耕,使得生產量大為提高
- ( )臺灣史前文化遺址常常在工程建造的過程中意外被發現,考古學家為搶救古蹟,花費很多心力。請問:考古學家之所以要極力搶救古蹟,其主要目的為何? (A)可以向世人炫耀 (B)能發一筆觀光橫財(C)
- ( )來自台東母系社會部落的原住民歌手「阿妹」,其高亢的嗓音,受到許多歌迷的喜愛。請問:「阿妹」應是下列哪一族的原住民? (A)鄒族 (B)卑南族(C)賽夏族 (D)泰雅族。
- ( )由卑南文化遺址出土的人獸型玉質耳飾、石板棺,及豐富的陪葬品,說明卑南文化可能具有何種特色? (A)卑南文化人普遍愛美 (B)與外地的商業發達 (C)已初具宗教觀念 (D)已會使用金屬器具。
- ( )臺灣流傳一首歌謠,歌詞內容提到:「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請問:阿里山上的原住民族群應是下列哪一族? (A)達悟族 (B) 鄒族 (C)泰雅族 (D)卑南族
內容推薦
- ( )臺灣某一原住民族多分布於花東縱谷平原及海岸山脈山麓,早期是母系社會,婚俗上以男子入贅於女方家為原則,並有義務為女方家工作。請問:此一原住民族群指的是下列為何? (A)阿美族 (B)布農族
- ( )有關原住民歲時祭儀的文化活動中,下列何者配對正確? (A)泰雅族:猴祭 (B)太魯閣族:飛魚祭(C)西拉雅族:打耳祭 (D)阿美族:豐年祭。
- ( )「矮黑人幫助我們,卻又凌辱我們的女子,所以策畫計謀,使其跌入山谷中,然而他們也留下了狠毒的詛咒,使我們農作連年歉收,生活困頓,因此必須藉由祭典來祈求他們的原諒。」以上敘述最有可能是哪個原
- ( )如果想要了解達悟族的文化特色,可以從下列哪一本書中找到最多的訊息? (A)《百合花與百步蛇圖紋的意義》 (B)《矮靈祭的傳說》 (C)《蘭嶼島上的原住民》 (D)《認識臺灣平埔族》。
- ( ))這個族群是臺灣真正擁有長久紋面文化基礎的,不同於漢文化中「黥面」有刑罰的意涵,紋面在這個臺灣原住民族群文化中則有下列象徵:《驅除邪魔的作用。美麗雅觀的效果。族系的識別。4
- ( )阿德的家鄉在臺南,那裡有個叫做「公廨」的場所,大家聚集在公廨前祀拜祖靈「阿立祖」,供桌上沒有神像,卻有著許多插上草葉的壺罐。請從這種信仰活動判斷,阿德應有哪個族群的血統? (A)西拉雅族
- ( )分析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文物的特色,可由哪些部分了解,此文化與其他地區有貿易往來及交流?(A)出土的石器不多 (B)懂得使用鐵器等金屬 (C)發現瑪瑙珠飾、玻璃手環及銅錢等器物 (D)經濟
- ( )十二世紀時,已有漢人移居澎湖;十三世紀後期,中國政權在澎湖設官管理,這時的政府是下列何者? (A)元政府 (B)明政府 (C)清政府 (D)宋政府。
- ( )十七世紀初,中國海商逐漸轉移到臺灣,下列史蹟中,何者能反映當時海商轉移到臺灣的史實? (A)台南市的大天后宮 (B)鹿港鎮新祖宮石刻碑文(C)雲林縣北港鎮的顏思齊登陸紀念碑 (D)新北市
- ( )明代時,中國沿海活動的海盜起初以澎湖、金門作為走私與劫掠的據點,後因什麼原因轉移到臺灣?(A)明代政府派兵進駐澎湖 (B)澎湖缺乏資源 (C)明代實行海禁政策 (D)臺灣有豐富的資源。
- ( )明代實行海禁政策,不准百姓到海上活動,主要原因為何? (A)防備海盜的劫掠 (B)防止暴亂的發生 (C)防止鴉片的走私 (D)防止傳染病在沿海蔓延。
- ( )荷蘭的商隊占領澎湖受挫後,年撤離澎湖轉往臺灣,由臺南登陸,在現在的安平建造了下列哪一座城堡? (A)熱蘭遮城 (B)普羅民遮城 (C)聖多明哥城 (D)紅毛城。
- ( )十七世紀時,歐洲國家紛紛來亞洲設立貿易據點。當時的荷蘭東印度公司總部,設在今日的何處?(A)東京 (B)澳門 (C)馬尼拉 (D)雅加達。
- ( )凱達格蘭族是早期位於臺灣北部的平埔族原住民,根據該族群分布的位置判斷,在十七世紀時可能與下列哪兩個國家有過政治或經貿的接觸? (甲)葡萄牙 (乙)西班牙 (丙)荷蘭 (丁)英國 (A)甲
- ( )西班牙人進攻臺灣,在占領要地後,逐步將其勢力範圍擴及臺灣北部,並興築城堡,傳播宗教等。請問:西班牙人當時占據臺灣北部主要目的為何?(A)作為與日本貿易的據點 (B)作為與荷蘭貿易的據點
- ( )目前被列為國家一級古蹟的赤崁樓,歷經荷治、鄭氏、清領與日治時期的變革,已不復見最早期荷蘭時代的樣貌。請問:赤崁樓的前身原為荷蘭人興建的哪座城堡? (A)熱蘭遮城 (B)聖薩爾瓦多城(C)
- ( )荷蘭人統治臺灣期間,招募漢人來臺開墾土地,請問當時臺灣的土地所有權屬於何人所有? (A)漢人 (B)原住民 (C)傳教士 (D)東印度公司。
- ( ))十七世紀初期,曾經在基隆、淡水等地築城的海洋強權國家為何? (A)葡萄牙 (B)日本 (C)西班牙(D)英國。
- ( )阿翔選擇到淡水從事臺灣歷史的考察,他參觀了紅毛城,也在附近觀察遺留的聖多明哥城遺跡,決定針對這兩個古蹟進行研究。請問:下列何者最有可能是他研究的主題? (A)荷蘭人與西班牙在北臺灣的防禦
- ( )在澎湖馬公天后宮現存一石碑,碑文為「沈有容諭退紅毛番韋麻郎等」。此碑的發現,證明了哪一歷史意義? (A)荷蘭人曾想要占領澎湖 (B)鄭成功曾在澎湖與荷蘭人交戰 (C)明朝為了阻止日本軍隊
- ( )臺灣民謠「安平追想曲」中有「身穿花紅長洋裝,風吹金髮思情郎」等歌詞,根據歌詞中的女主角是「金髮」又穿「洋裝」來判斷,這首歌的場景應該是發生在哪一時空背景? (A)西班牙人統治下的安平港邊
- ( )麗君在《臺灣記略》一書中讀到一段文字:「西元1652年,土民郭懷一反……戮於赤崁城,民被土番混殺。」。荷蘭人統治台灣期間,發生「郭懷一事件」,其原因可能為下列者? (A)荷蘭人 強迫漢人
- ( )荷蘭統治時期,對原住民的統治方式,是採取下列何種方式? (A) 間接統治,授權原住民各社的長老治理 (B)直接統治,在臺灣長官直接統治 (C)民主政治,原住民與荷蘭人有一樣權力 (D)代
- ( )荷蘭與西班牙皆曾統治過台灣,貿易與傳教是他們在台灣的重要活動。請問:荷蘭與西班牙在台灣所傳播的宗教是信仰為何? (A)皆天主教 (B)荷蘭人信仰天主教,西班牙信仰基督教 (C) 荷蘭人信
- ( )國際競逐時代臺灣的國際貿易發達,當時荷蘭人從臺灣輸出的商品主要有哪些? (甲)蔗糖 (乙)軍火(丙)稻米 (丁)茶葉 (A)甲乙 (B)甲丙 (C)乙丙(D)丙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