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 ) 「唐山過台灣,沒半點錢,煞忙打拼耕山耕田,咬薑脫醋幾十年,毋識埋怨。世世代代就恁樣勤儉傳家,兩三百年沒改變,客家精神莫豁忒,永遠永遠」。這首耳熟能詳的「客家本色」一曲道盡了客家人渡台後的辛苦與奮鬥,在各行各業中任勞任怨的打拼也為台灣的發展與進步貢獻極大的心力。回溯台灣的客家文化歷史,哪些敘述為真?
(A) 康熙60年,客家移民協助政府對抗朱一貴,而有「六堆」聚落的形成
(B) 清代道光年間,粵籍的姜紹祖及閩籍的林德修、周邦正在官方支持下共組金廣福公館,為台灣閩粵族群之合作立下典範
(C) 三山國王是發源於中國粵東地區之神衹,是客家移民的重要信仰
(D) 乙未抗日時,竹苗一帶的客家人吳湯興、徐驤、姜秀巒均有壯烈的抗日行動
(E) 鍾肇政與葉石濤合稱「北鐘南葉」,皆為台灣客家文學的大師。

參考答案

答案:A,C
難度:非常困難0
統計:A(0),B(1),C(1),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