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丁、書生的氣概   吳 怡  記得清朝大學問家汪中在某次宴會上品評人物,他認為當代配稱為有學問的通人只有兩個半,當然他自己是其中的一個,其他的都是「不通之人」。在場諸人都慌忙的問,他們是什麼?汪中笑笑說:「你們不在『不通』之列。」在場諸人都鬆了一口氣,那料汪中接著正色的說:「不過,你們至少還要學十幾年,才配稱為不通之人。」  姑無論汪中是用什麼標準、什麼尺度,但他輕許人的態度,卻是值得讚美的。在今天,大家都義務的成為讀書人,因此感覺不出讀書人有些什麼特殊的意義。但在古代,既然被尊稱為讀書人,就負有特殊的使命,至於他能否貫徹始終,那又是另一個問題。所以讀書人有所謂「君子儒」、「小人儒」,有所謂「通」與「不通」了。
32.汪中指出當代配稱為有學問的人,連他在內只有兩個半,可見他的何種特質? 
(A)沽名釣譽 
(B)直言不諱 
(C)信口雌黃 
(D)食古不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
統計:A(2),B(3),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