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顧炎武〈廉恥〉 《五代史① ‧馮道傳》論曰:「『禮義廉恥,國之四維② ;四維不張,國乃滅亡。』善乎,管生③ 之能言也!禮、義,治人之大法;廉、恥,立人之大節;蓋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人而④ 如此,則禍敗亂亡,亦無所不至。況為大臣而無所不取,無所不為,則天下其⑤ 有不亂,國家其有不亡者乎?」然而四者之中,恥尤為要。故夫子⑥ 之論士,曰:「行己有恥。」孟子曰:「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⑦ ,無恥矣。」又曰:「恥之於人大矣!為機變之巧者,無所用恥焉。」所以然者,人之不廉而至於悖⑧ 禮犯義,其原⑨ 皆生於無恥也。故士大夫之無恥,是謂國恥。
① 《五代史》:為歐陽脩所撰寫。 ② 四維:中國立國的綱維。 ③ 管生:管仲。 ③ 而:如果。 ⑤ 其:豈。⑥ 夫子:孔子。 ⑦ 無恥之恥:以無恥為羞恥。 ⑧ 悖:違背。⑨ 原:根源。
6.「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段話是誰提出的呢?
(A) 歐陽脩。
(B) 管仲。
(C) 孟子。
(D) 孔子。
① 《五代史》:為歐陽脩所撰寫。 ② 四維:中國立國的綱維。 ③ 管生:管仲。 ③ 而:如果。 ⑤ 其:豈。⑥ 夫子:孔子。 ⑦ 無恥之恥:以無恥為羞恥。 ⑧ 悖:違背。⑨ 原:根源。
6.「禮義廉恥,國之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段話是誰提出的呢?
(A) 歐陽脩。
(B) 管仲。
(C) 孟子。
(D) 孔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01575
統計:A(19),B(51),C(14),D(25),E(0)
內容推薦
- 古往今來在文句的表達上,常使用代稱詞、慣用語、借代等用法,就以下的描述,請選出錯誤的部分:(A) 翁森身處於對讀書人不友善的時代裡,仍能堅守信念,在鄉里講學。因其學問淵博,真可謂是「有腳書櫥」。
- 下列成語「」中的字義,何者有誤?(A) 萬念「俱」灰:都、皆。(B) 運籌「帷幄」:軍中帳幕。(C) 道貌「岸然」:高傲威嚴的樣子。(D) 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被。
- 從本文推論,怎麼樣可以讓生命保持快樂?(A) 懂得適可而止的滿足,不要有炫耀虛榮的心理。(B) 二十四小時不斷工作,追求功名富貴。(C) 拚命工作的成果,如果別人不知道要趕緊展現出來。(D
- 一個被形容為「受大而不茍取,力裕而不逞」的人應該要有怎樣的作為?(A)潔身自愛 (B)見風轉舵 (C)驕傲自滿 (D)豁達大度。
- 以下對大明湖一課的描述,請找出正確的選項:(A) 湖岸邊種植著蘆葦,開著粉紅色的花,正好夾在千佛山與其倒影山中間,因此作者將之比為粉紅絨毯,十分貼切。(B) 老殘在登上千佛山後,眼見梵宇僧樓、蒼
- 陳冠學認為在荒野中遇見西北雨,情緒變化的順序是什麼?(A)匍匐不起膽破魂奪逐漸蘇醒恢復生機(B)膽破魂奪逐漸蘇醒恢復生機匍匐不起(C)膽破魂奪恢復生機逐漸蘇醒匍匐不起(D)膽破魂
- 陳火泉〈積極創造青春〉生命只有在活動、運動和工作的地方才會蓬勃生長。 英國詩人白朗寧的一首詩說:「人心和石磨一樣永遠在轉著,轉著如果沒有什麼好磨他們就磨自己」 人類具有永遠使用不完的潛能,但幾乎所有的
- 1 有關正確選用縱火現場物證包裝方法的描述,下列何者最適當?(A)鐵罐因為是無機材質且易生銹導致檢體受汙染,不宜包裝火場採取的可燃性液體殘跡(B)聚乙烯塑膠材質適宜包裝火場採取的可燃性液體殘跡(C)聚
- 下列詞語,有幾個是形容時間短暫?(甲)彈指(乙)終日(丙)轉瞬(丁)須臾(戊)霎時間(已)逐日(庚)俄頃(A)三個 (B)四個 (C)五個 (D)六個。
- 依據<張釋之執法>一文所反映的道理,何者並無包括在內? (A)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B)執法者若執法不公,百姓將無所適從 (C)法律之前,人人平等 (D)治國之道須依賴嚴刑峻法。
內容推薦
-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意謂一個人不能沒有羞恥之心。此句話同於下列何者?(A) 對於不知恥的人,要盡力的改變他、教導他。(B) 親近無恥之徒,且不以為恥,便成為無恥之人。(C)
- 下列對於「恥」的敘述,何者錯誤?(A) 士大夫是國之棟梁,若身為士大夫還無恥,那就是國家的恥辱。(B) 禮、義、廉、恥是國家的四條綱維,這四條綱維要是鬆掉,國家就會滅亡。(C)「恥」是治理
- 劉墉〈什麼是價值〉 畢卡索生前在一張報紙空白處畫的速寫,居然拍賣到十幾萬美金。「這速寫不過草草幾筆,根本沒有什麼藝術價值。」有評論家說:「有的話,只是市場價值。」四十年代的中國,政經混亂、通貨膨脹,百
- 句子是由「主語」和「謂語」兩個部分構成。下列選項何者不屬於句子?(A)萬象更新 (B)三更半夜(C)花兒很美 (D)人非聖賢。
- 作者提出了「生命的價值」,下列哪一段文字最能涵蓋作者的看法?(A)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B) 看重生命,懷抱希望。(C) 全力以赴,累積財富。(D) 不擇手段,勇往直前。
- 2 這個故事反映了哪一種法治觀念? (A)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B)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C)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D)法網恢恢,疏而不漏。
- 二﹑ 門諾醫院院長黃勝雄說:「人生就像一場球賽,年輕的時候打上半場,全力奔向一壘、二壘,那時拚學業,拚事業,為的是『小我』;中年之後,打下半場,拚的是『大我』,最後總要跑回本壘,『才會得分』。」黃勝雄
- 三﹑ 生活裡的種種,隱含著無限的哲思。食衣住行,日常的細節,都可以觸發靈感,就看你是否善於觀察,善於體會。 有人從炒菜的油鍋裡,領悟出君子與小人的道理。油的滑膩濃稠是小人,水的清白恬淡是君子。水可
- 有一石塊在空氣中重 10N,沉入水中重 6N,那麼該石塊在水中的浮力為多少?(A)4N (B)6N (C)8N (D)15N
- 下列哪一項最能看出張釋之理直氣壯,堅持法律的公正? (A)一人犯蹕,當罰金 (B)法者,天子所與天下公共也 (C)今法如此而更重之,是法不信於民也 (D)廷尉,天下之平也,一傾而天下用法皆為輕重
- 8 下列「」中的字,何者「不作」動詞用? (A)若「杖」之 (B)吾「緩」其事 (C)人皆不「曉」 (D)未嘗「妄」斬人。
- 5 由第三段可知,作者認為讀書做事應持的態度是什麼? (A)專心一志 (B)迎接挑戰 (C)循序漸進 (D)劍及履及。
- (甲)屬「之」廷尉 (乙)今法如此而更重「之」 (丙)上使立誅「之」 (丁)唯陛下察「之」 (戊)乃當「之」罰金。以上五個「之」字指犯人的有哪些? (A) 甲丙戊 (B)乙丙戊 (C)乙丙丁 (
- 9 文中曹彬為何如此執法? (A)因為小吏新婚,顧其顏面 (B)怕小吏的舅姑會認為新娘太可惡了 (C)怕小吏的媳婦被認為是掃把星 (D)急事必須緩辦。
- (2)當醫師為她吊點滴時,所滴入的液體會經由何種血管進入心臟? (A)動脈(B)靜脈(C)微血管(D)淋巴管。
- 6 本文的主旨是在勉人如何? (A)安於平凡生活 (B)樂於和而不同 (C)勇於克服困難 (D)善於即事生悟。
- 為表示恭敬、尊重,不直接稱呼對方的用詞,稱為「敬稱詞」;為表示謙遜的自稱之詞,則稱為「謙稱詞」。下列「」中的詞語,何者使用正確? (A)我們這幾個大學同學裡,只有「陛下」的成就最好—不到三十歲,
- 下列各句和「句型」的配對,何者不正確?(A)相對無言,唯有淚千行/有無句(B)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敘事句(C)主義是從/判斷句(D)白雲千載空悠悠/表態句。
- 關於「」中成語的運用,何者是不正確的?(A)看到蟑螂就嚇得「昏天黑地」,太誇張了吧(B)連續走了五個小時,已「殆欲斃然」,你居然還要我用跑的(C)科技時代要講究效率,做事不可「拖泥帶水」(D)考
- 四﹑ 曹彬侍中,為人仁愛多恕。平定數國,未嘗妄斬人。嘗知徐州,有小吏犯罪,即立案,逾年然後杖之。人皆不曉其旨。彬曰:「吾聞此人新娶婦,若杖之,彼其舅姑必以此婦為不利而惡之,朝夕答罵,使不能自存。吾緩
- 10由曹彬處理小吏案件來看,他是位怎樣的人? (A)猶疑不決 (B)不分緩急 (C)仁厚公正 (D)喜怒不定。
- 下列各選項「」中的部分,何者不是該句的主語? (A)這些「藝術品」都是有感情的 (B)「他們」簡直是無法無天 (C)「屋頂」上的雨水滴落下來 (D)「教育」是孔子心愛的職業。
- 陸、閱讀測驗:10%一﹑ 衛鞅卒定變法之令(1)……太子犯法,衛鞅曰:「法之不行(2),自上犯之。」將法(3)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4)公子虔,黥(5)其師公孫賈。 (史記 商君列傳
- 8 如圖所示之電路,其共振頻率約為何? (A) 4 Hz(B) 4 Hz(C) 4 Hz(D) 4 Hz
- 下列哪一選項的雙音節衍聲複詞因聲母相同,屬於雙聲複詞?(A)徬徨 (B)齷齪 (C)猶豫 (D)忐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