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0. 歷史圖五呈現某一時期中外交流概況,下列何者符合該時期的往來情形?
(A)雙方以紙幣作為交易的媒介
(B)伊斯蘭教隨著商人傳入中國
(C)西方出口玉米、番薯等作物
(D)中國以絲綢為主要輸出商品。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 2020 年 11 月 9 日因東北季風增強,巨浪捲起,拍擊臺灣龍洞灣岬的海濱步道,形成瘋狗浪波及行人,有八人不幸罹難。」上述新聞中遭瘋狗浪襲擊的海岸最可能為下列何者?(A) (B) (
- 「中國史上,某位皇帝考量原根據地的農業生產落後,且北方外族威脅漸弱,為有效擴張勢力,因此將都城向南遷徙到漢文化的重鎮。遷都後,因貴族與大臣反彈,甚至起而叛亂,皇帝剷除反對勢力後,更加大力推行漢
- 鶯鶯小姐是洛陽人氏,長大後嫁給張生。張家世代經商,鶯鶯希望張生能當官,鼓勵張生進入學校就讀,研習經學,張生不負期望,成績優良果然擔任官職。請問︰鶯鶯與張生最可能生活在哪一朝代?(A)戰國 (B
- 阿英翻閱歷史書籍看到一個圖表,如歷史圖四所示。請問:西周到戰國時期,貴族和平民地位曲線的變化,是下列何種因素所造成? (A)各國國君強調「用人唯才」 (B)郡縣制度的推行(C)科舉制度的實施
- 「這項制度分成『禮』和『樂』兩個部分。前者主要從形式上規範人的行為舉止,指定每種身分應履行的禮儀和義務,最終形成等級制度。後者則是經由制定典範的詩歌曲目,和舉行集體奏樂等活動方式,締造統一和諧
- 「在唐朝首都長安(位於黃河中游)可以見到各式各樣來自西域諸國的商品,而且婦女的穿著打扮較為開放,許多婦人穿著胡裝,甚至騎馬在大街上遊覽,街上還可以看到許多金髮碧眼的外國人。」這個首都應位於歷史
- 若 7052=7002+52+n,則 n 的值為何? (A) 0 (B)350 (C) 700 (D) 7000
- 若 x 的多項式(ax2 − 3x + c) − (4x2 + bx − 9)的結果為 0,則a + b + c =?(A) −8 (B) −16(C) 8 (D) 16
-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的平方根為 5 與-5 (B) -52=-25,所以-5 是-25 的平方根(C) 若(-29)2=a,則 a 的正平方根為 29 (D) 若 a 是 26 的平方根,
- 假設 A 和 B 為相異的 x 三次多項式,則下列敘何者正確? (A)A + B必為x的三次多項式(B) A − B必為x的零次多項式(C) A × B必為x的九次多項式(D) A ÷ B必為x的
內容推薦
- 臺灣的海岸線長達 1,341 公里,因此各地海岸景觀相當多元化,形成不同景點。附圖為瀕臨崩壞的野柳女王頭,造成其前後變化的主要原因為下列何者? (A)風力吹蝕 (B)雨水溶蝕 (C)風沙堆積 (
- 臺灣東部海岸陡直少曲折,平原很少,唯一較大的一處沿海平原是下列何者?(A)嘉南平原 (B)宜蘭平原 (C)屏東平原 (D)彰化平原。
- 設 A 為多項式,若,則多項式 A 為何? (A) 6x2 + 8x − 7(B) 6x2 + 8x − 8 (C) −3x − 1 (D) 5x+2
- 臺灣周圍的離島約有 80 多個,然而各島嶼的形成原因不盡相同。附圖為某種島嶼的成因示意圖,此圖可以用來說明下列哪一個島嶼的形成? (A)金門列嶼 (B)澎湖群島 (C)蘭嶼 (D)東沙島。
- 依玲利用假日到朋友家拜訪,朋友請她吃當地有名的特產—虱目魚粥、碳烤生蠔等,並向她介紹這一類養殖漁業的分布地區。請問:她的朋友家應位於何處?(A)花蓮 (B)臺北 (C)嘉義 (D)臺東。
- 平原地形通常成為人口集中的精華區,上完地理課以後四個同學分別對於平原的敘述,其中何者的說法最為正確?(A)柯南:「板塊撞擊後地層張裂,之後向下陷落形成平原。」(B)基德:「平原地形因為地勢高而平
- 【題組】之後,他們來到了宜蘭,順著北宜高速公路前往臺北。請問:北宜高速公路貫穿下列哪一座山脈?(A)中央山脈 (B)雪山山脈 (C)玉山山脈 (D)阿里山山脈。
- 【題組】到了臺北後,他們發現臺北非常的悶熱,爸爸說這是受到地形的影響。請問:臺北是屬於哪一種地形?(A)台地 (B)平原 (C)丘陵 (D)盆地。
- 【題組】最後,他們從臺北沿著高速公路南下回到臺南,沿途會依序經過下列哪些地方? (甲)宜蘭平原(乙)桃園台地(丙)苗栗丘陵(丁)花東縱谷平原(戊)嘉南平原。正確的有哪些?(A)甲乙丁 (B)乙
- 有一本歷史書籍記載:「鄭成功來臺灣經營,帶來很多士兵及眷屬,為解決糧食問題而實施『寓兵於農』的屯田制度,今天可以從臺灣南部地區的地名,看出屯田的影子。」下列哪一個地名與屯田有關?(A)高雄市美
- 下表是某一組織的重要事件整理,根據內容判斷,下列何者最適合放入表中的「?」處? (A)從印度輸出大量瓷器販賣至中國(B)以白銀吸引中國商人至馬尼拉交易(C)以澳門為據點,推動亞洲傳教事業(D)
- 臺灣目前找到的考古遺址中,最古老的是位於臺東的長濱文化,請問長濱文化有何特色?(A)已經開始使用文字紀錄 (B)已懂得燒製陶器來裝水(C)已經知道用火烹煮食物 (D)使用磨製石器打獵維生
- 農業出現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發展過程中的一大突破,對於人類生活有何重大意義?(A)能夠獲得穩定的食物來源 (B)已經完全不必仰賴採集、 漁獵活動(C)顯示人類正式進入歷史時代 (D)代表人類懂得使
- 稻米一直以來多是臺灣人民的主食,請問哪一個文化遺址是目前臺灣所發現的遺址中,最早懂得種植稻米的文化遺址?(A)大坌坑 (B)圓山 (C)卑南 (D)南關里
- 十三行文化遺址出土了許多玻璃珠、瑪瑙珠飾、銅錢等外來物品,由此可看出十三行文化有何特色?(A)製作飾品的技術高超 (B)已經發展出海外貿易(C)證明臺北湖曾經存在 (D)可能是西拉雅的祖先
- 臺灣原住民的稱呼,隨著統治政權不同而有所不同。請問有關於西拉雅族描述,下列何者最為正確?(A)屬於南島語族,祖先在數千年前來到臺灣 (B)清帝國時期歸順朝廷, 被稱為「生番」(C)多住在山區,
- 由邵族的白鹿傳說,可以知道邵族最後選擇定居於臺灣何處?(A)阿里山 (B)日月潭 (C)花東縱谷平原 (D)蘭嶼
- 16 世紀起,歐洲人展開海外探險活動,陸續來到亞洲。請問歐洲人來到亞洲的最主要目的為何?(A)發展貿易活動 (B)宣傳基督宗教(C)開拓戰略據點 (D)進行文化交流
- 明、清兩代分別在臺灣都有實施海禁政策,請問實施海禁政策的目的為何?(A)明朝是為了防止倭寇騷擾 (B)清朝是為了和荷蘭進行貿易競爭(C)明朝是為了幫鄭氏反清復明 (D)清朝是為了反對日本鎖國政
- 17 世紀初期荷蘭佔領臺灣,一直等到鄭成功進攻臺灣,才迫使荷蘭退出臺灣。請問荷蘭在台灣發展的狀況為何?(A)主要佔領臺灣北部,如雞籠、蛤仔難等地 (B)建立普羅民遮城,吸引中日等商人來貿易(C
- 鄭成功攻下臺灣後,發現糧食不足,請問鄭氏政權如何解決糧食問題?(A)大量從中國大陸走私進口稻米 (B)重視土地拓墾活動,實施軍屯(C)在臺灣推動海禁,禁止商品外銷 (D)成立東印度公司和英國做
- 16 世紀,臺灣附近不僅海商聚集,甚至之後連荷蘭、西班牙都對臺灣深感興趣,其主要原因是因為臺灣具備了哪一項優勢?(A)物產豐饒 (B)民風純樸 (C)資源豐富 (D)位置優越
- 【題組】在一番廝殺後, 善逸在此山的最高處和鬼進行決鬥,請問圖中最高點的高度應為多少公尺?(A) 2,010 公尺 (B) 1,910 公尺(C) 1,880 公尺 (D) 1,780 公尺。
- 【題組】在決鬥的過程中,太陽竟然緩緩升起了,但是禰豆子不能曬到太陽,請問炭治郎要把禰豆子藏到哪一個點,才能暫時躲避陽光的直接照射?(A)a (B)b (C)c (D)d
- 下列各組形似字,何者讀音相同?(A)粗「獷」不文/「曠」日廢時(B)轉「捩」點/風聲鶴「唳」(C)「泠」泠作響/「伶」牙俐齒(D)畫「舫」/工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