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4. 若擋土牆穩定分析後發現其抗滑力不足,可採用下列哪一項措施進行改善?
(A) 設置隔離縫
(B) 設置施工縫
(C) 設置集水井
(D) 設置牆基剪力榫
(A) 設置隔離縫
(B) 設置施工縫
(C) 設置集水井
(D) 設置牆基剪力榫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四種擋土牆之被填土,若均無凝聚力,下列哪一種的主動土壓力最大?(A) Φ =35° (B) Φ =32° (C) Φ =28° (D) Φ =25°
- 於地表施作平鈑載重試驗,版之尺寸為0.5m×0.5m,試驗後得極限承載力為10 t/m2。若此地盤為黏土( Φ =0,c≠0 ),求5m×5m之獨立基礎極限承載力?(A) 5 t/m2(B)
- 為減少基礎沉陷常應用地盤改良之工法,其中下列哪一種工法適用於砂質土壤?(A) 壓密排水工法 (B) 電滲透排水工法 (C) 化學排水工法 (D) 動力夯實工法
- 下列哪一種排水法屬於重力排水?(A) 深井排水工法 (B) 點井排水工法 (C) 壓密排水工法 (D) 電滲透排水工法
- 基礎載重所引起的沉陷中,哪一項是伴隨超額孔隙水壓力消散而產生之沉陷?(A) 差異沉陷 (B) 壓密沉陷 (C) 次壓縮沉陷 (D) 瞬時沉陷
- Newmark應力增量影響圖中,每一格所代表的應力增量為何?(A) q / 100 (B) q / 150 (C) q / 200 (D) q / 250
- 對於取樣及試驗困難的砂性土壤,常用標準貫入試驗N值來推估淺基礎之承載力,下列何者不是修正項目?(A) N值修正 (B) 能量修正 (C) 地下水位 (D) 基礎尺寸
- 若基礎受到偏心荷重時,須對承載力公式進行修正,則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若於黏土層中極限承載力將降低 (B) 若於砂土層中極限承載力將增加(C) 會形成不對稱之滑動弧 (D) 因滑動弧縮短造成
- 淺基礎下方的地下水位若因故而升高,則基礎之承載力將會?(A) 不變 (B) 降低 (C) 提高 (D) 依基礎型式而異
- 淺基礎的破壞型式與土壤的緊密程度有關,其中全面剪力破壞較易發生於下列哪一種土層?(A) 緊密土壤 (B) 中等緊密砂土或正常壓密黏土(C) 極疏鬆砂土 (D) 高靈敏性黏土
內容推薦
- 選用淺基礎型式時,若外柱載重與內柱載重比值介於 0.5 ~ 2 之間,則下列哪一種形式之基礎較適合?(A) 獨立基腳 (B) 連梁基腳 (C) 矩形聯合基腳 (D) 梯形聯合基腳
- 以一基礎版支承兩支或兩支以上之柱,使其載重傳佈於基礎底面之地層,此類之基礎稱為?(A) 聯合基礎 (B) 連續基礎 (C) 筏式基礎 (D) 沉箱基礎
- 下列哪一項對連梁基腳的描述不正確?(A) 連梁基腳又稱懸臂基腳 (B) 連梁負責傳遞彎距和剪力(C) 設計時應避免產生彎距 (D) 連梁負責將荷重傳佈至地層
- 設計筏式基礎時,若建築物之重量等於挖除之土重,則此為哪一類之筏式基礎?(A) 全補償式基礎 (B) 部份補償式基礎 (C) 過補償式基礎 (D) 無補償式基礎
- 下列何者不是聯合基腳的使用時機?(A) 基地受地權建築線限制 (B) 相鄰兩獨立基腳過於接近(C) 土壤強度較佳 (D) 建築物載重較大
- 下列哪一種擋土牆後排水層之佈設方式,其排水效果最佳?(A) 全填式排水層 (B) 貼牆式排水層 (C) 煙囪式排水層 (D) 水平式排水層
- 下列何者不是建築物基礎構造設計規範中,擋土牆穩定性檢核的項目?(A) 抗滑之穩定性 (B) 牆底承載力之安全係數(C) 沉陷量之檢核 (D) 整體滑動之穩定性
- 土壤因側向解壓,使得側向土壓力逐漸減小,當達到極限平衡狀態時,其側向土壓力稱之為?(A) 靜止土壓力 (B) 主動土壓力 (C) 被動土壓力 (D) 覆土壓力
- 有一無凝聚性土壤,若其主動土壓力係數為0.25,則其被動土壓力係數應為?(A) 4 (B) 2 (C) 0.5 (D) 0.25
- 下列哪一種土壤之滲透性最佳?(A) 砂土 (B) 粉土 (C) 黏土 (D) 粉土質黏土
- 以下哪個不是鋼筋混凝土結構材料?(A) 粗骨材 (B) 鋼筋 (C) 水泥 (D) 環氧樹脂砂漿
- 對於鋼筋混凝土的特性,何者有誤?(A) 價格便宜 (B) 耐候性高(C) 防火性能較差 (D) 高抗壓與抗拉能力
- 在建築技術規則中有關教室樓板活載重之規定,應為下列何者?(A) 200 kgf/m2(B) 250 kgf/m2(C) 300 kgf/m2(D) 350 kgf/m2
- 對於鋼筋混凝土使用D25的可銲竹節鋼筋材料性質,下列何者錯誤?(A) 大多為SD420 (B) 標稱直徑為5 cm(C) 大多應用於主筋 (D) 破壞前可產生大應變
- 若鋼筋混凝土構件承受自重2 t/m及活載重5t/m,其載重組合為何?(A) 5 t/m (B) 9 t/m (C) 4 t/m (D) 05 t/m
- 有關鋼筋混凝土梁的破壞歷程,下列何者有誤?(A) 當梁最外緣彎矩尚未達到開裂彎矩時,應力為非線性變化,應變為線性變化(B) 當梁最外緣彎矩達到開裂彎矩但小於彎矩計算強度時,裂縫逐漸向上延伸,使
- 若鋼筋混凝土單筋矩形梁斷面寬度為30cm,有效深度為50cm,混凝土強度為 fc'=280kgf/cm2,鋼筋強度為fy=4200 kgf/ cm2,Mu=0 tf-m,則須排
- 若鋼筋混凝土梁之拉應變為0.006,則強度折減因數為何?(A) 0.9 (B) 0.817 (C) 0.7 (D) 0.65
- 鋼筋混凝土梁之分析大多以等值矩形應力分布法,若矩形應力塊分布深度為 a,中性軸深度為c,深度折減因數 β1,下列敘述何者有誤?(A) a=β1×c(B) 等值矩形應力分布法係將混凝土受壓側應力
- 若鋼筋混凝土之混凝土強度為 fc' = 420 kgf/ cm2,則等值矩形應力分布法中的深度折減因數 β1為何?(A) 0.85 (B) 0.80 (C) 0.75 (D) 0.6
- 若鋼筋混凝土梁鋼筋比為 ρ,平衡鋼筋比為 ρb,在設計實務上設計成 ρ<ρb之主要理由,下列何者正確?(A) 無法提供適當的預警(B) 配筋時所選用的鋼筋量會小於需求量(C) 無法提供更多的韌
- 若鋼筋混凝土矩形梁斷面寬度為 30 cm,深度為 50 cm,有效深度為 40 cm,混凝土強度為fc'=280 kgf/ cm2,鋼筋強度為fy=4200 kgf/ cm2,則最小
- 若鋼筋混凝土矩形梁斷面寬度為 30 cm,深度為 60 cm,有效深度為 50 cm,混凝土強度為 fc' = 280 kgf / cm 2,鋼筋強度為 fy = 4200 kgf
- 若複筋矩形梁斷面寬度 b 為 30 cm,深度 h 為 70 cm,有效深度 d 為 60 cm,拉力筋最外層鋼筋中心距梁下表面為 5 cm,壓力筋其中心距梁上表面 d' = 6
- 有關單筋梁與複筋梁之設計原則敘述,下列何者有誤?(A) 單筋梁之壓應力由混凝土承擔,拉應力由拉力筋承擔(B) 複筋梁之壓應力由混凝土與壓力筋承擔,拉應力由拉力筋承擔(C) 單筋梁之拉力筋在混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