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2.單光子電腦斷層造影進行影像重組時,所用的濾波器程式中截止頻率(cut-off frequency)愈低,則重組影像會?
(A)影像對比越強
(B)影像解析度越好
(C)影像越平滑
(D)沒有影響
(A)影像對比越強
(B)影像解析度越好
(C)影像越平滑
(D)沒有影響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非常簡單1
統計:A(0),B(0),C(3),D(0),E(0)
內容推薦
- 小容整理了有關「澶淵之盟」的史事,其中何者正確?(5-1)(A)訂立時間在宋太祖時(B)是宋遼間的盟約(C)遼每年給宋銀、絹(D)宋朝因而亡國。
- 如上圖一,以10公克重之力拉一固定在牆壁上的彈簧,彈簧伸長2公分。若彈簧的彈性限度是500公克重,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A)彈簧靜止不動,所以處於力平衡狀態,向左的作用力=向右的作用力(B)若將
- ()欲探討中國文明的起源,以下那一種資料最具公信力? (A)流傳後世的傳說 (B)古代文獻的紀錄 (C)三皇五帝的神話 (D)地下出土的遺物
- 131I的能峰值為364 keV,接收能量設定在33 keV到37 keV之間,其能窗應該為多少?(A)10%(B)15%(C)20%(D)30%
- 下列何者為執行劑量校正器(dose calibrator)品管作業之標準射源?(A)137Cs(B)131I(C)99mTc(D)67Ga
- 【題組】東周時期農業發達,乃因農耕技術精進、水利工程興建,請問甲國重用李冰父子於何處興建水利工程灌溉平原?該水利建設稱為何?(對一個得一分)
- 圖(六)是 年臺北市臺、日人每天工資比較表,從表中的數據看來,可知下列何事?(A)此圖代表工業日本,農業臺灣 (B)此圖代表工業臺灣,農業南洋(C)臺人就業多以勞工階級為主 (D
- ()孟子、韓非子有「深耕易耨」,「耕者且深,耨者熟耘」的說法,是戰國時期普遍推行深耕的確證。請問普遍進行「深耕」的原因為何? (A)利用牛來耕田 (B)青銅器的使用 (C)鐵器的使用 (D)耕作技
- 下列有關核醫造影品質的敘述何者錯誤?(A)能窗越大,其能量解析度越高(B)能窗越小,造影所需的時間越長(C)能窗越大,其背景雜訊越多(D)能窗可分為對稱型與非對稱型兩種
- 加馬造影儀(gamma camera)的針孔準直儀(pinhole collimator)選用孔徑越小時,會造成下列何種狀況?(A)計數率(count rate)下降,空間解析度變差(B)計數率
內容推薦
- 現有一 5 mCi 的99mTc射源,其在9小時之前的放射活度約為多少mCi?(A)33(B)14(C)87(D)73
- ( )發電廠為減少電能損耗,通常採用下列何種方式輸送電力至用戶端?(A)低電壓、高電流 (B)高電壓、低電流 (C)高電壓、高電流 (D)低電壓、低電流。
- 下列詩句所歌詠的對象,正確的是:(A) 去來固無跡,動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靜,為君起松聲─雨(B) 不是人間種,移從月窟來。廣寒香一點,吹得滿山開─桂(C) 春紅始謝又秋紅,息國亡來入楚宮。應是
- 99Mo與99mTc在99Mo/99mTc產生器中可達到何種平衡狀態?(A)暫態平衡(B)永久平衡(C)不平衡(D)與平衡無關
- ()以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剋的原理解釋人事政治,又對民間社會風俗造成影響,此為那一先秦學派的貢獻? (A)道家 (B)墨家 (C)法家 (D)陰陽家
- 核子反應器核心周圍的低能量中子會引起核反應。下列何者為(n, p)反應?(A)112Sn→113Sn(B)14N→14C(C)98Mo→99Mo(D)111Cd→111In
- 中國俗諺:「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這句話可能源自於哪一個朝代的政策所使然?(A)魏晉南北朝:世族子弟皆養尊處優,軍士多由寒門充任。(B)宋朝:執政者刻意提倡重文輕武、優禮士大夫,一般家庭多不願
- 下列對古典文學的體制或發展,敘述正確的是:(A) 《詩經》分風、雅、頌三種文體,句子大致整齊,以四言為主;《楚辭》多寫楚地風物,句子多參差不齊(B) 五言古詩產生於漢代,句數不拘,亦不刻意求對
- 核醫常用之試劑單位「比活度(specific activity)」定義為何?(A)試劑每單位體積的活度(B)試劑每一半衰期內的活度(C)試劑每單位時間的活度(D)試劑每單位質量的活度
- ()新石器時代被視為人類第一次產業革命的發生,這是因為由舊石器時代進入新時器時代後產生何種變化的結果? (A)原始人類開始使用火 (B)漁獵時期出現了游群的組織型態 (C)農業的產生 (D)普遍的
- 右(圖A)中, 清領後期清廷在臺灣地區首先開放通商的港口是哪四個?(A)甲乙丙丁 (B)乙丙丁戊 (C)甲乙丁戊 (D)丁戊己庚
- 文章敘寫感懷時,感懷者有時一方面看著眼前的人,一方面回想起此人的過往。下列文句,使用此種「今昔疊合」手法的是:(A) 他喝完酒,便又在旁人的說笑聲中,坐著用這手慢慢走去了。自此以後,又長久沒有
- 曲線擬合(curve fitting)技術通常會用來修正計算:(A)影像均勻度(B)影像對比度(C)平均穿流時間(D)活度降低至最大活度一半所需的時間
- ()請問下列何者的出現可以視為史前人類正由村落走向國家? (A)農業 (B)陶器 (C)半穴居 (D)城市
- 【題組】「每年7月,由於吸收了非洲中部豐富的季節性雨水,這條河流的水位逐漸升高,並溢出河床;她為下游地區帶來了大量的沃土及充足的水量,河岸旁的居民飲水、農業均仰賴此河,實為一條生命之河。20世紀
- ( )觀察附圖中的生物時,並不會在其身上發現下列哪一個構造? (A)孢子 (B)種子 (C)葉子 (D)根。
- ()殷人對祖先神靈敬畏,經常占卜請示以確保國運不墜;周人則認為欲保有天下,應效法文王之德。請問此轉變反映出何種思想變化? (A)不再相信鬼神的存在 (B)開始崇拜祖先 (C)群體意識覺醒 (D)
- 小丸子記錄了有關變法改革的史事,其中何者內容錯誤? (統整) (A)商鞅 (B)王莽 (C)王安石 (D)張居正。
- ()墨子說:「古之民,就陵阜而居」。孟子說:「得乎丘民而為天子」。這兩句話應如何理解? (A)古人多居於臺地或丘陵,說明文化起源於大河支流的高地 (B)中國古人居住在高山上,說明中國文化起源於華
- ()殷墟遺址中出土了一些象、貘、水牛等遺骨;甲骨文中有不少如「今月其雨,獲象」之類關於象的記載;呂氏春秋有「商人服象」的話,說明商人能夠馴服象。此外,考古學者也在龍山文化遺址中發現碳化的竹竿。這
- ()班固說:「古代天子建國,諸侯立家,從卿大夫到庶人,各有等差。人們遵奉並服事上級,而在下位的人也不會有踰越的念頭。」接著又說:「五霸,三王之罪人也;六國,五霸之罪人也;四豪(信陵君等四公子),
- ()某學者指出,西元前二世紀是值得紀念的,因為政府的一項詔令,使得比較完備的仕進途徑得以形成,並影響日後的選官制度。這裡所謂「比較完整的仕進途徑」是指 (A)察舉 (B)考試 (C)以吏為師 (
- ()匈奴一直是漢朝邊防外患,有關於漢匈之間的關係,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漢初採行和親政策,但匈奴仍不時侵擾邊境 (B)漢武帝採主動出擊,戰果輝煌,此後漢朝國勢蒸蒸日上,更顯富強 (C)漢匈和
- ()西元前221年,秦王嬴政擊敗六國,結束春秋戰國時代以來列國長期分割競爭的局面,建立大一統的秦帝國,然而治理天下時間卻不超過二十年。請問造成秦帝國速亡的原因有那些? (A)高壓統治,引發六國遺
- ()某學者主張「從道不從君,從義不從父,人之大行也」,強調「隆禮重法」,卻因弟子李斯「以其學亂天下」,而被認為與法家有密切關係。請問這是描述那位先秦思想家? (A)孔子 (B)孟子 (C)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