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8下列哪一項不是造成船舶沉沒的主要原因之ㄧ?
(A)因貨艙大量進水而形成自由液面
(B)因大量貨物移動而使船舶橫搖角度過大
(C)在惡劣海況中頂風緩航時,因大浪抨擊船艏而喪失穩度
(D)因船舶橫搖週期近波浪週期而喪失復原力距
(A)因貨艙大量進水而形成自由液面
(B)因大量貨物移動而使船舶橫搖角度過大
(C)在惡劣海況中頂風緩航時,因大浪抨擊船艏而喪失穩度
(D)因船舶橫搖週期近波浪週期而喪失復原力距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計算中-1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內容推薦
- 下列有關船上防火措施之敘述,哪一項是錯誤的?(A)氯化物應避免與乙炔氣或氣態氨接觸,以免形成自燃火災(B)粉狀或薄片狀的鈉和鉀等鹼性金屬,均應儲放在乾燥的艙間(C)散裝的紫苜宿粉和玉米粉等農產
- 依SOLAS 74/78國際公約對於滅火設備器材之維修和保養規定,下列哪一項敘述是正確的?(A)各類型滅火設備系統和器具每年至少應檢查一次(B)二氧化碳滅火器鋼瓶每隔兩年應試壓一次(C)二氧化碳
- 下列哪一項國際公約或章程,不屬於要求實施港口國管制(PSC)的主要法源之ㄧ?(A)國際安全管理(ISM)章程(B)SOLAS 74/78國際公約(C)MARPOL 73/78國際公約(D)國際避
- 下列何者不是船上安全管理系統(SMS)所應具有之功能?(A)執行安全與管理政策(B)制定船上作業程序書(C)研定船員薪資與福利改善方案(D)制定內部稽核與審查程序
- 海上人命安全公約(SOLAS)規定何處不應使用手提式二氧化碳滅火器?(A)住艙(B)駕駛台(C)機艙(D)機艙控制室
- 依MARPOL公約附錄五之定義,所謂已磨碎之食物殘渣,係指該食物殘渣直徑不應超過多大?(A)8mm(B)15mm(C)25mm(D)50mm
- 依我國海商法第62條規定,運送人或船舶所有人於發航前及發航時,對於下列何者應為必要之注意及措施?(A)使船舶有安全航行之能力(B)配置船舶相當船員、設備及供應(C)使貨艙冷藏室及其他供載運貨物部
- 散裝船裝載煤炭時,當貨艙之溫度達攝氏幾度以上,應立即通知公司並且尋求解決之道?(A)38(B)45(C)50(D)60
- 38下列有關船體規格之敘述,何者是錯誤的?(A)MeasurementTonnage 以40立方尺為一計算單位(B)同一艘船之BaleCapacity大於GrainCapacity(C)Length
- 目前我國所發給之船舶國籍證書(Certificate of Vessel'sNationality)有效期限為何?(A)5年(B)10年(C)15年(D)永久有效
內容推薦
- 船舶緊急逃生呼吸面罩之英文簡寫代碼為何?(A)SEAC(B)SSAS(C)EEBD(D)ODS
- 附圖為19世紀初的一則諷刺漫畫,是指有個地方戰亂衝突不斷,像沸騰的熱鍋,一不小心就波及介入的列強。請問:漫畫中的熱鍋是指下列何地? (A)阿拉伯半島 (B)巴爾幹半島 (C)義大利半島 (D)伊
- 他是歐洲史上少數真正明瞭戰爭是政治延伸的人,他總是朝著其能夠達成的目標而努力,並善用各種軍事外交政策促成國家統一,而他也被稱為「鐵血宰相」。請問:上述的「他」可能是下列哪一位歷史人物? (A)查理
- 歷史課時,老師請同學說出19世紀德國與義大利統一的過程,下列何人的敘述錯誤? (A)湘婷:「兩者統一皆受民族主義的影響。」 (B)儒雅:「兩者皆透過戰爭而完成統一。」 (C)惠玲:「兩者皆成立關稅
- 16世紀末,已有日本人到臺灣本島活動。然而17世紀中期,荷蘭、西班牙等海權國家相繼在臺灣競逐時,何以不見日本蹤跡? (A)清廷驅逐日本勢力 (B)鄭氏時期實施海禁政策 (C)日本實施鎖國政策 (
- 寫實主義是19世紀文藝發展主要派別之一,其興起背景為何? (A)科學革命 (B)工業革命 (C)美國獨立 (D)啟蒙運動。
- 「帝國主義」通常是指一種政治主張與實踐,在歷史上曾出現新、舊帝國主義的說法,下列有關這兩者的比較,何者有誤? (A)甲 (B)乙 (C)丙 (D)丁
- 西元1914年發生於歐洲的「塞拉耶佛事件」,原為奧、塞之間的區域衝突,結果卻演變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線,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為何? (A)不同國家結盟對立 (B)國際姑息主義高漲 (C)美國實行孤
-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戰勝國成立維持永久和平的國際組織是下列何者? (A)國際聯盟 (B)聯合國 (C)歐洲聯盟 (D)美洲聯盟。
- 雖然第一次世界大戰為人類文明帶來了巨大的破壞,但也帶來了哪一方面的正面影響?(甲)確保永久和平(乙)婦女地位的提升(丙)文學藝術的反思(丁)新帝國主義的興起 (A)乙丙 (B)甲丁 (C)丙丁
- 清領時期,臺灣社會常常發生械鬥的情事或官逼民反的事件,因此常造成社會動盪不安。請問:引起上述情況的主要因素應為何? (A)漢人的本性勇武好鬥,引起社會動盪 (B)移墾社會的生存競爭激烈,利益衝突
- 資料顯示:「臺灣有史以來第一次選舉,包括州、市會議員與街庄協議會員。這是臺灣住民初次擁有選舉權,投票率高達96%。」其上述的時間背景為何? (A)1870年代 (B)1900年代 (C)1930
- 中國史上某一時期的史料提及當時的社會概況:有一種身分的人,他們的父祖輩從未擔任過政府中大小官吏,他們靠軍功、改朝換代、君王恩倖而居朝廷顯貴地位,但仍為世族所輕貶。請問:這段史料應該是在記錄下列哪
- 小芬到國外旅行,參觀了:(甲)金字塔(乙)帕德嫩神廟(丙)聖索菲亞大教堂。以上古蹟如依建造時間排列,其順序應為何者?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甲乙 (D)丙乙甲
- 亞歷山大稱霸希臘半島後,率兵征服波斯、埃及等地,建立起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並致力促進各地文化融合,締造出歷史上著名的「希臘化時代」。這個時代的代表精神為何? (A)世界一家 (B)民主思
- 1959年秋,考古學家徐旭生的團隊在河南偃師二里頭發現一個很大的古代遺址,此後隨著考古發掘工作的不斷深入,此遺址中的宮殿和各種作坊陸續被發現(如附圖)。請問:上述可能是下列哪一時代的遺址? (A
- 小艾急急忙忙的衝進教室,不慎將老師準備好的教具撞散了,好不容易在上課前將四大古文明從西到東排好,並與它們的特色搭配,請幫她挑出「錯誤」:(甲)埃及古文明─通過死後審判的死者可以復活;(乙)西亞古
- 孫中山領導國民革命,在武昌起義一舉成功。民國初建,民初共和政體卻連遭兩次劫難。請問:民國建立後,共和政體所遭遇的兩次劫難是指什麼?(甲)二次革命(乙)護法運動(丙)洪憲帝制(丁)溥儀復辟 (A)
- 清領後期,茶葉取代糖成為首要的外銷產品,主要顯示的意義為何? (A)臺灣糖產量銳減 (B)臺灣經濟重心逐漸北移 (C)清廷重視北臺灣的政經地位,致力加以提升 (D)臺灣以外銷茶葉來換取軍用物資
- 自古以來,地震常為人類帶來災害,中國在哪個朝代時,張衡即已發明「地動儀」,可以測知地震發生的方位? (A)西漢 (B)東漢 (C)西周 (D)東周。
- 附表為臺灣在不同政權統治下官方的重要教育措施,若按其施行的時間先後排列,下列何者正確? (A)甲乙丙 (B)乙甲丙 (C)丙甲乙 (D)甲丙乙
- 依附圖資料所述,其所指的是哪一原住民族? (A)阿美族 (B)卑南族 (C)邵族 (D)達悟族。
- 現代的小說、漫畫常以古埃及文化為背景,其中「法老」被描述為具有神性的帝王,因為對古埃及人民而言,法老是哪一種神祇的化身? (A)尼羅河神 (B)陰間之神 (C)雨神 (D)太陽神。
- 歷史老師在黑板上寫下中國歷代選拔人才方式比較表(如附表)。請問:表中哪一項正確? (A)甲 (B)乙 (C)丙 (D)丁
- 附表是歷史上某人在臺灣旅遊的部分行程,依內容判斷,此人最可能是下列何者? (A)日本統治下訪臺的國會議員 (B)清代開港時來臺的外國商人 (C)跟隨鄭成功來臺的明朝文人 (D)荷蘭聯合東印度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