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下列兩段資料,一段已用白話改寫,一段由外文譯成中文。 資料一:絲縷布帛這些,我們生產得不少,販賣到路 途頗遠,又有點危險的呂宋,就是為了換取  佛郎銀、佛郎錢。呂宋一帶地方,與我們的商民往來貿易,彼此頗為熟悉,相處融洽。 資料二:中國有的是過剩的貨物,他們從不向我們購 買任何物品,只把物品賣給我們,並專門索取錢幣為代價。為獲得銀幣,他們的貨物價格非常便宜,故我們向他們買的東西特別多。 這兩段資料描述的情景,應該屬於何時?
(A)南宋時期
(B)明朝後期
(C)五口通商之時
(D)天津條約簽訂後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
統計:A(1),B(7),C(0),D(0),E(0)

內容推薦

內容推薦